Win7下硬碟安裝CentOS6.2
一、準備工作:劃出磁碟空閒空間和準備安裝檔案
參考文獻:
【Win7下硬碟安裝Linux總結(CentOS)】來源:Linux社群 作者:lixianlin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3/56636.htm
相關常識:
Windows分割槽命名規則:(hdX,Y),其中X表示硬碟編號,從0開始;Y表示分割槽編號,從0開始,因為限定最多4個主分割槽,所以0~3表示第一到第四主分割槽,邏輯分割槽編號從4開始;如:(hd0,0)表示第一塊硬碟的第一主分割槽,(hd1,4)表示第二塊硬碟的第一邏輯分割槽。
Linux分割槽命名規則:/dev/sdaX,其中X表示分割槽編號,從1開始。所以Windows下的(hd0,0)在Linux下為/dev/sda1,依此類推。
安裝前首先使用工具Paragon Partiition Manager分出一塊80G左右的空閒空間:
上圖圖中顯示為77.1G,這是因為我要劃分出一個5G大小的Fat32分割槽存放系統ISO檔案:
圖中顯示已經使用了3.5G,是因為我已經將CentOS的ISO映象拷貝進去了,分配的碟符是Z。我們使用DiskGenius工具檢視分割槽的情況:
※注意:一定要將自由空間從Windows擴充套件分割槽裡劃分出去,這是因為Linux的分割槽格式和Windows並不完全相容。如果Linux所使用的磁碟空間屬於Windows擴充套件分割槽,就會導致“水土不服”。很多朋友反映裝上了Linux以後,發現Windows速度變得奇慢,就會歸咎於Linux,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分割槽的時候沒有將自由空間從擴充套件分割槽裡剝離出去。
未剝離前,它仍然屬於擴充套件分割槽的:
剝離:
檔案系統選擇不格式化,分配碟符Y:
點選應用:然後,
選擇是,此時圖中顯示Y已經從擴充套件分割槽中剝離出來了
但是我們還沒將更改應用,點選左上方的應用按鈕,應用更改,
最後結果是:
現在我們已經成功將80G大小的自由空間從Windows 7擴充套件分割槽中剝離出來了。
然後我們使用Paragon Partiition Manager工具和DiskGenius工具再次檢視目前分割槽的情況:
注:我們看到自由空間(Y盤)已不再屬於擴充套件分割槽了
注意這裡,在Windows 資源管理中還能夠看到Y,為了避免使用者不小心格式化該盤,我們最好刪除這個分割槽,使其成為未分配的。如下:
點選應用後,要求重啟
選擇重啟,但程式出錯,系統沒有重啟,只有重新啟動工具:
再次刪除Y分割槽,
成功:
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空間
在上圖中,我們看到Z盤是Fat32格式,它的序號是8,這會在menu.lst中用到,因為我們要確定存放安裝檔案ISO映象的分割槽是該用(hd0,1)還是(hd1,0)或是其他?
1、這裡C盤是主分割槽,裝有Windows7,序號是0,我的機器只有一塊硬碟,因此C盤就是(hd0,0)。
2、圖中的序號3對應的是“未格式化(3)”這個分割槽,它也是主分割槽,為什麼?我們藉助Partiition Manager檢視,它是聯想的OEM分割槽,預設隱藏保留的,大小25G。如圖:
3、序號1對應的是擴充套件分割槽,現在我們已經佔掉3個主分割槽,因為限制只有4個主分割槽,我現在剛好剩一個可以用來安裝Linux。
4、序號2對應的是未格式化的Y盤,它是主分割槽,如圖:
最後,我們將CentOS光碟下的vmlinuz. initrd.img檔案以及images資料夾解壓到Z:\CentOS6.2中,系統安裝檔案ISO映象也在此資料夾中:
這裡,我們根據上面介紹確定Z盤的分割槽號是:(hd0,8)
二、安裝Linux系統
參考《http://www.linuxsight.com/blog/3012 Windows7硬碟安裝Fedora16圖文教程 》
先備份bcd,然後新增新條目:
點選“配置”,在memu.lst文件後面新增如下圖所示的三行文字:
重啟電腦,選擇NeoGrub進入Linux系統安裝。
這裡不多做介紹了。
安裝linux成功後的硬碟佈局:
三、安裝完成後的設定,新增Linux啟動專案
裝完後,重啟電腦到window7,開啟EasyBCD,點add new entry,選Linux/BSD系統,找到剛才安裝Linux的分割槽,填入自己的Linux名稱(我這裡是YHLinux),然後點選新增就可以了。
點選“儲存設定”,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