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斜槓/分割的關鍵字


1.font

H2{
font:12px/100% sans-serif;
}

分割的分別是 字型大小 與 行高 ,其他關鍵是用空白符分割。

2.background

div{
background:#fff url(../images/xx.jpg) center center/50% 50%
}

分割的是background-position/background-size

3.border-radius

div{
border-radius: 30% / 20%;
}

分隔的是:水平半徑/垂直半徑

二.佈局


注意父元素的定位方式 是相對 還是靜態 這決定了其內部絕對定位與浮動元素

三.box-sizing


1.常規的盒模型: box-sizing : content-box(width == content 不包括padiing border)

2.box-sizing : border-box width == content + padiing + border(相當於低階瀏覽器的怪異模式)

四.圖片格式區別


格式 區別

jpg 有失真壓縮
png 無失真壓縮,透明圖
gif 動態影象
webp 支援有失真壓縮和無失真壓縮的圖片檔案,壓縮率極高,且畫面豐富(有瀏覽器相容性問題)

五.px,em,rem的區別


em,rem 相對大小

em相對父元素font-size

rem相對html根元素的font-size

px 絕對大小

六.不能繼承的屬性


多數邊框類屬性:如邊框,補白,背景等。

七.css中選擇器的權重


依次變小:id>class>標籤

八.css顏色的問題


儘量使用16進位制的顏色,類似#fff;一位內16進位制的顏色是確定的一個色值。

而red這類的顏色值不是確定的,可能會受到使用者代理即user agent stylesheet的影響。

九.text-align text-indent vertical-align


1.text-align:作用於塊級元素

  如果要使得img居中,使用text-align是不行的,因為img不是塊狀元素。只需要在img外面套一層div即可。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img src="XXX.jpg"/>
</div>

2.text-indent:作用於塊級元素

3.vertical-align:作用於行內元素,基於baseline的位置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