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

掌握TCP/IP的體系分層結構

掌握TCP/IP的各一層功能特點

掌握TCP/IP的資料在各層的名稱

掌握TCP/IP的體系資料的封裝和解封裝

1.TCP/IP協議的歷史

  TCP/IP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由美國國防部(DoD)高階研究計劃局(DARPA)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和七十年代早期進行的研究。

下面摘要列出了TCP/IP發展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

  1970年,ARPANET主機開始使用網路控制協議(NCP),這就是後來的傳輸控制協議(TCP)的雛形。

  1972年,Telnet協議推出。Telnet用於終端模擬以連線相異的系統。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期,這些系統使用不同型別的主機。

  1973年,檔案傳輸協議(FTP)推出。FTP用於在相異的系統之間交換檔案。

  1974年,傳輸控制協議(TCP)被詳細規定下來。TCP取代NCP,它為人們提供了更可靠的通訊服務。

  1981年,Internet協議(IP)(又稱IP版本4[IPv4])被詳細規定下來。IP為端到端傳遞提供定址和路由功能。

  1982年,國防通訊署(DCA)和ARPA建立了傳輸控制協議(TCP)和Internet協議 (IP)作為TCP/IP協議套件。 1983年,ARPANET將NCP替換為TCP/IP。 1984年,域名系統(DNS)推出。DNS可將域名(如www.example.com)解析為IP地址(如192.168.5.18)。

  1995年,Internet服務提供商(ISP)開始向企業和個人提供Internet接入。

  1996年,超文字傳送協議(HTTP)推出。全球資訊網使用HTTP。

  1996年,第一套IP版本6(IPv6)標準釋出

2.知名人物

  瑟夫和羅伯特·卡恩:設計TCP/IP協議的人。

3.TCP的分層結構

  

*RARP協議:反向地址轉換協議

4.TCP的包的封裝和解封裝

  

5.TCP/IP各層主要功能

  物理層和資料鏈路層: 把電訊號(電子脈衝)/光訊號(頻段)轉換成乙太網的資料幀。

  網路層:負責資料的包裝、定址和路由。

  傳輸層:提供了端到端的通訊服務。TCP協議(可靠), UDP協議(不可靠)。

  應用層: 提供給大家能看到的東西。 Telnet遠端終端協議 http超文字傳輸協議...等等。

6.資料各層的名稱

  物理層:位元流

  資料鏈路層:幀

   網路層:資料包

  傳輸層:資料段

  應用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