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
df(disk free)
功能說明:顯示磁碟的相關資訊。
語 法:df [-ahHiklmPT][--block-size=<區塊大小>][-t <檔案系統型別>][-x <檔案系統型別>][--help][--no-sync][--sync][--version][檔案或裝置]
補充說明:df可顯示磁碟的檔案系統與使用情形。
參 數:
-a或--all 包含全部的檔案系統。
--block-size=<區塊大小> 以指定的區塊大小來顯示區塊數目。
-h或--human-readable 以可讀性較高的方式來顯示資訊。
-H或--si 與-h引數相同,但在計算時是以1000 Bytes為換算單位而非1024 Bytes。
-i或--inodes 顯示inode的資訊。
-k或--kilobytes 指定區塊大小為1024位元組。
-l或--local 僅顯示本地端的檔案系統。
-m或--megabytes 指定區塊大小為1048576位元組。
--no-sync 在取得磁碟使用資訊前,不要執行sync指令,此為預設值。
-P或--portability 使用POSIX的輸出格式。
--sync 在取得磁碟使用資訊前,先執行sync指令。
-t<檔案系統型別>或--type=<檔案系統型別> 僅顯示指定檔案系統型別的磁碟資訊。
-T或--print-type 顯示檔案系統的型別。
-x<檔案系統型別>或--exclude-type=<檔案系統型別> 不要顯示指定檔案系統型別的磁碟資訊。
--help 顯示幫助。
--version 顯示版本資訊。
[檔案或裝置] 指定磁碟裝置。
du
du(disk usage)
功能說明:顯示目錄或檔案的大小。
語 法:du [-abcDhHklmsSx][-L <符號連線>][-X <檔案>][--block-size][--exclude=<目錄或檔案>][--max-depth=<目錄層數>][--help][--version][目錄或檔案]
補充說明:du會顯示指定的目錄或檔案所佔用的磁碟空間。
參 數:
-a或-all 顯示目錄中個別檔案的大小。
-b或-bytes 顯示目錄或檔案大小時,以byte為單位。
-c或--total 除了顯示個別目錄或檔案的大小外,同時也顯示所有目錄或檔案的總和。
-D或--dereference-args 顯示指定符號連線的原始檔大小。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為單位,提高資訊的可讀性。
-H或--si 與-h引數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為換算單位。
-k或--kilobytes 以1024 bytes為單位。
-l或--count-links 重複計算硬體連線的檔案。
-L<符號連線>或--dereference<符號連線> 顯示選項中所指定符號連線的原始檔大小。
-m或--megabytes 以1MB為單位。
-s或--summarize 僅顯示總計。
-S或--separate-dirs 顯示個別目錄的大小時,並不含其子目錄的大小。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開始處理時的檔案系統為準,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檔案系統目錄則略過。
-X<檔案>或--exclude-from=<檔案> 在<檔案>指定目錄或檔案。
--exclude=<目錄或檔案> 略過指定的目錄或檔案。
--max-depth=<目錄層數> 超過指定層數的目錄後,予以忽略。
--help 顯示幫助。
--version 顯示版本資訊。
ln
ln(link)
功能說明:連線檔案或目錄。
語 法:ln [-bdfinsv][-S <字尾備份字串>][-V <備份方式>][--help][--version][原始檔或目錄][目標檔案或目錄] 或 ln [-bdfinsv][-S <字尾備份字串>][-V <備份方式>][--help][--version][原始檔或目錄...][目的目錄]
補充說明:ln指令用在連線檔案或目錄,如同時指定兩個以上的檔案或目錄,且最後的目的地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則會把前面指定的所有檔案或目錄複製到該目錄中。若同時指定多個檔案或目錄,且最後的目的地並非是一個已存在的目錄,則會出現錯誤資訊。
參 數:
-b或--backup 刪除,覆蓋目標檔案之前的備份。
-d或-F或--directory 建立目錄的硬連線。
-f或--force 強行建立檔案或目錄的連線,不論檔案或目錄是否存在。
-i或--interactive 覆蓋既有檔案之前先詢問使用者。
-n或--no-dereference 把符號連線的目的目錄視為一般檔案。
-s或--symbolic 對原始檔建立符號連線,而非硬連線。
-S<字尾備份字串>或--suffix=<字尾備份字串> 用"-b"引數備份目標檔案後,備份檔案的字尾會被加上一個備份字串,預設的字尾備份字串是符號"~",您可通過"-S"引數來改變它。
-v或--verbose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V<備份方式>或--version-control=<備份方式> 用"-b"引數備份目標檔案後,備份檔案的字尾會被加上一個備份字串,這個字串不僅可用"-S"引數變更,當使用"-V"引數<備份方式>指定不同備份方式時,也會產生不同字尾的備份字串。
--help 線上幫助。
--version 顯示版本資訊。
fdisk
fdisk
功能說明:磁碟分割槽。
語 法:fdisk [-b <分割槽大小>][-uv][外圍裝置代號] 或 fdisk [-l][-b <分割槽大小>][-uv][外圍裝置代號...] 或 fdisk [-s <分割槽編號>]
補充說明:fdisk是用來磁碟分割槽的程式,它採用傳統的問答式介面,而非類似DOS fdisk的cfdisk互動式操作介面,因此在使用上較為不便,但功能卻絲毫不打折扣。
參 數:
-b<分割槽大小> 指定每個分割槽的大小。
-l 列出指定的外圍裝置的分割槽表狀況。
-s<分割槽編號> 將指定的分割槽大小輸出到標準輸出上,單位為區塊。
-u 搭配"-l"引數列表,會用分割槽數目取代柱面數目,來表示每個分割槽的起始地址。
-v 顯示版本資訊。
mkfs
mkfs(make file system)
功能說明:建立各種檔案系統。
語 法:mkfs [-vV][fs][-f <檔案系統型別>][裝置名稱][區塊數]
補充說明:mkfs本身並不執行建立檔案系統的工作,而是去呼叫相關的程式來執行。
參 數:
fs 指定建立檔案系統時的引數。
-t<檔案系統型別> 指定要建立何種檔案系統。
-v 顯示版本資訊與詳細的使用方法。
-V 顯示簡要的使用方法。
mkswap
功能說明:設定交換區(swap area)。
語 法:mkswap [-cf][-v0][-v1][裝置名稱或檔案][交換區大小]
補充說明:mkswap可將磁碟分割槽或檔案設為Linux的交換區。
參 數:
-c 建立交換區前,先檢查是否有損壞的區塊。
-f 在SPARC電腦上建立交換區時,要加上此引數。
-v0 建立舊式交換區,此為預設值。
-v1 建立新式交換區。
[交換區大小] 指定交換區的大小,單位為1024位元組。
swapon
功能說明:啟動系統交換區(swap area)。
語 法:swapon [-ahsV][-p <優先順序>][裝置]
補充說明:Linux系統的記憶體管理必須使用交換區來建立虛擬記憶體。
-a 將/etc/fstab檔案中所有設定為swap的裝置,啟動為交換區。
-h 顯示幫助。
-p<優先順序> 指定交換區的優先順序。
-s 顯示交換區的使用狀況。
-V 顯示版本資訊。
swapoff
功能說明:關閉系統交換區(swap area)。
語 法:swapoff [裝置]
補充說明:swapoff實際上為swapon的符號連線,可用來關閉系統的交換區。
mke2fs
mke2fs(make ext2 file system)
功能說明:建立ext2檔案系統。
語 法:mke2fs [-cFMqrSvV][-b <區塊大小>][-f <不連續區段大小>][-i <位元組>][-N <inode數>][-l <檔案>][-L <標籤>][-m <百分比值>][-R=<區塊數>][ 裝置名稱][區塊數]
補充說明:mke2fs可建立Linux的ext2檔案系統。
參 數:
-b<區塊大小> 指定區塊大小,單位為位元組。
-c 檢查是否有損壞的區塊。
-f<不連續區段大小> 指定不連續區段的大小,單位為位元組。
-F 不管指定的裝置為何,強制執行mke2fs。
-i<位元組> 指定"位元組/inode"的比例。
-N<inode數> 指定要建立的inode數目。
-l<檔案> 從指定的檔案中,讀取檔案西中損壞區塊的資訊。
-L<標籤> 設定檔案系統的標籤名稱。
-m<百分比值> 指定給管理員保留區塊的比例,預設為5%。
-M 記錄最後一次掛入的目錄。
-q 執行時不顯示任何資訊。
-r 指定要建立的ext2檔案系統版本。
-R=<區塊數> 設定磁碟陣列引數。
-S 僅寫入superblock與group descriptors,而不更改inode able inode bitmap以及block bitmap。
-v 執行時顯示詳細資訊。
-V 顯示版本資訊。
fsck
fsck(file system check)
功能說明:檢查檔案系統並嘗試修復錯誤。
語 法:fsck [-aANPrRsTV][-t <檔案系統型別>][檔案系統...]
補充說明:當檔案系統發生錯誤四化,可用fsck指令嘗試加以修復。
參 數:
-a 自動修復檔案系統,不詢問任何問題。
-A 依照/etc/fstab配置檔案的內容,檢查檔案內所列的全部檔案系統。
-N 不執行指令,僅列出實際執行會進行的動作。
-P 當搭配"-A"引數使用時,則會同時檢查所有的檔案系統。
-r 採用互動模式,在執行修復時詢問問題,讓使用者得以確認並決定處理方式。
-R 當搭配"-A"引數使用時,則會略過/目錄的檔案系統不予檢查。
-s 依序執行檢查作業,而非同時執行。
-t<檔案系統型別> 指定要檢查的檔案系統型別。
-T 執行fsck指令時,不顯示標題資訊。
-V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badblocks
功能說明:檢查磁碟裝置中損壞的區塊。
語 法:badblocks [-svw][-b <區塊大小>][-o <輸出檔案>][磁碟裝置][磁碟區塊數][啟始區塊]
補充說明:執行指令時須指定所要檢查的磁碟裝置,及此裝置的磁碟區塊數。
參 數:
-b<區塊大小> 指定磁碟的區塊大小,單位為位元組。
-o<輸出檔案> 將檢查的結果寫入指定的輸出檔案。
-s 在檢查時顯示進度。
-v 執行時顯示詳細的資訊。
-w 在檢查時,執行寫入測試。
[磁碟裝置] 指定要檢查的磁碟裝置。
[磁碟區塊數] 指定磁碟裝置的區塊總數。
[啟始區塊] 指定要從哪個區塊開始檢查。
mount
名稱 : mount
使用許可權 : 系統管理者或/etc/fstab中允許的使用者
使用方式 :
mount [-hV]
mount -a [-fFnrsvw] [-t vfstype]
mount [-fnrsvw] [-o options [,...]] device | dir
mount [-fnrsvw]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說明 :
將某個檔案的內容解讀成檔案系統,然後將其掛在目錄的某個位置之上。當這個命令執行成功後,直到我們使用 umnount 將這個檔案系統移除為止,這個命令之下的所有檔案將暫時無法被呼叫。
這個命令可以被用來掛上任何的檔案系統,你甚至可以用 -o loop 選項將某個一般的檔案當成硬碟機分割掛上系統。這個功能對於 ramdisk,romdisk 或是 ISO 9660 的影像檔之解讀非常實用。
引數
-V
顯示程式版本
-h
顯示輔助訊息
-v
顯示較訊息,通常和 -f 用來除錯。
-a
將 /etc/fstab 中定義的所有檔案系統掛上。
-F
這個命令通常和 -a 一起使用,它會為每一個 mount 的動作產生一個行程負責執行。在系統需要掛上大量 NFS 檔案系統時可以加快掛上的動作。
-f
通常用在除錯的用途。它會使 mount 並不執行實際掛上的動作,而是模擬整個掛上的過程。通常會和 -v 一起使用。
-n
一般而言,mount 在掛上後會在 /etc/mtab 中寫入一筆資料。但在系統中沒有可寫入檔案系統存在的情況下可以用這個選項取消這個動作。
-s-r
等於 -o ro
-w
等於 -o rw
-L
將含有特定標籤的硬碟分割掛上。
-U
將檔案分割序號為 的檔案系統掛下。-L 和 -U 必須在/proc/partition 這種檔案存在時才有意義。
-t
指定檔案系統的型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會自動選擇正確的型態。
-o async
開啟非同步模式,所有的檔案讀寫動作都會用非同步模式執行。
-o sync
在同步模式下執行。
-o atime
-o noatime
當 atime 開啟時,系統會在每次讀取檔案時更新檔案的『上一次呼叫時間』。當我們使用 flash 檔案系統時可能會選項把這個選項關閉以減少寫入的次數。
-o auto
-o noauto
開啟/關閉自動掛上模式。
-o defaults
使用預設的選項 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o dev
-o nodev-o exec
-o noexec
允許執行檔被執行。
-o suid
-o nosuid
允許執行檔在 root 許可權下執行。
-o user
-o nouser
使用者可以執行 mount/umount 的動作。
-o remount
將一個已經掛下的檔案系統重新用不同的方式掛上。例如原先是唯讀的系統,現在用可讀寫的模式重新掛上。
-o ro
用唯讀模式掛上。
-o rw
用可讀寫模式掛上。
-o loop=
使用 loop 模式用來將一個檔案當成硬碟分割掛上系統。
範例
將 /dev/hda1 掛在 /mnt 之下。
#mount /dev/hda1 /mnt
將 /dev/hda1 用唯讀模式掛在 /mnt 之下。
#mount -o ro /dev/hda1 /mnt
將 /tmp/image.iso 這個光碟的 image 檔使用 loop 模式掛在 /mnt/cdrom之下。用這種方法可以將一般網路上可以找到的 Linux 光 碟 ISO 檔在不燒錄成光碟的情況下檢視其內容。
#mount -o loop /tmp/image.iso /mnt/cdrom
相關命令umount
umount
功能說明:卸除檔案系統。
語 法:umount [-ahnrvV][-t <檔案系統型別>][檔案系統]
補充說明:umount可卸除目前掛在Linux目錄中的檔案系統。
參 數:
-a 卸除/etc/mtab中記錄的所有檔案系統。
-h 顯示幫助。
-n 卸除時不要將資訊存入/etc/mtab檔案中。
-r 若無法成功卸除,則嘗試以只讀的方式重新掛入檔案系統。
-t<檔案系統型別> 僅卸除選項中所指定的檔案系統。
-v 執行時顯示詳細的資訊。
-V 顯示版本資訊。
[檔案系統] 除了直接指定檔案系統外,也可以用裝置名稱或掛入點來表示檔案系統。
dump
功能說明:備份檔案系統。
語 法:dump [-cnu][-0123456789][-b <區塊大小>][-B <區塊數目>][-d <密度>][-f <裝置名稱>][-h <層級>][-s <磁帶長度>][-T <日期>][目錄或檔案系統] 或 dump [-wW]
補充說明:dump為備份工具程式,可將目錄或整個檔案系統備份至指定的裝置,或備份成一個大檔案。
參 數:
-0123456789 備份的層級。
-b<區塊大小> 指定區塊的大小,單位為KB。
-B<區塊數目> 指定備份卷冊的區塊數目。
-c 修改備份磁帶預設的密度與容量。
-d<密度> 設定磁帶的密度。單位為BPI。
-f<裝置名稱> 指定備份裝置。
-h<層級> 當備份層級等於或大雨指定的層級時,將不備份使用者標示為"nodump"的檔案。
-n 當備份工作需要管理員介入時,向所有"operator"群組中的使用者發出通知。
-s<磁帶長度> 備份磁帶的長度,單位為英尺。
-T<日期> 指定開始備份的時間與日期。
-u 備份完畢後,在/etc/dumpdates中記錄備份的檔案系統,層級,日期與時間等。
-w 與-W類似,但僅顯示需要備份的檔案。
-W 顯示需要備份的檔案及其最後一次備份的層級,時間與日期。
restore
功能說明:還原(Restore)由傾倒(Dump)操作所備份下來的檔案或整個檔案系統(一個分割槽)。
語 法:restore [-cCvy][-b <區塊大小>][-D <檔案系統>][-f <備份檔案>][-s <檔案編號>] 或 restore [-chimvy][-b <區塊大小>][-f <備份檔案>][-s <檔案編號>] 或 restore [-crvy][-b <區塊大小>][-f <備份檔案>][-s <檔案編號>] 或 restore [-cRvy][-b <區塊大小>][-D <檔案系統>][-f <備份檔案>][-s <檔案編號>] 或 restore [chtvy][-b <區塊大小>][-D <檔案系統>][-f <備份檔案>][-s <檔案編號>][檔案...] 或 restore [-chmvxy][-b <區塊大小>][-D <檔案系統>][-f <備份檔案>][-s <檔案編號>][檔案...]
補充說明:restore 指令所進行的操作和dump指令相反,傾倒操作可用來備份檔案,而還原操作則是寫回這些已備份的檔案。
參 數:
-b<區塊大小> 設定區塊大小,單位是Byte。
-c 不檢查傾倒操作的備份格式,僅准許讀取使用舊格式的備份檔案。
-C 使用對比模式,將備份的檔案與現行的檔案相互對比。
-D<檔案系統> 允許使用者指定檔案系統的名稱。
-f<備份檔案> 從指定的檔案中讀取備份資料,進行還原操作。
-h 僅解出目錄而不包括與該目錄相關的所有檔案。
-i 使用互動模式,在進行還原操作時,restore指令將依序詢問使用者。
-m 解開符合指定的inode編號的檔案或目錄而非採用檔名稱指定。
-r 進行還原操作。
-R 全面還原檔案系統時,檢查應從何處開始進行。
-s<檔案編號> 當備份資料超過一卷磁帶時,您可以指定備份檔案的編號。
-t 指定檔名稱,若該檔案已存在備份檔案中,則列出它們的名稱。
-v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x 設定檔名稱,且從指定的儲存媒體裡讀入它們,若該檔案已存在在備份檔案中,則將其還原到檔案系統內。
-y 不詢問任何問題,一律以同意回答並繼續執行指令。
mkisofs
mkisofs(make iso file system)
功能說明:建立ISO 9660映像檔案。
語 法:mkisofs [-adDfhJlLNrRTvz][-print-size][-quiet][-A <應用程式ID>][-abstract <摘要檔案>][-b <開機映像檔案>][-biblio <ISBN檔案>][-c <開機檔名稱>][-C <盤區編號,磁區編號>][-copyright <版權資訊檔案>][-hide <目錄或檔名>][-hide-joliet <檔案或目錄名>][-log-file <記錄檔案>][-m <目錄或檔名>][-M <開機映像檔案>][-o <映像檔案>][-p <資料處理人>][-P <光碟發行人>][-sysid <系統ID >][-V <光碟ID >][-volset <卷冊集ID>][-volset-size <光碟總數>][-volset-seqno <卷冊序號>][-x <目錄>][目錄或檔案]
補充說明:mkisofs可將指定的目錄與檔案做成ISO 9660格式的映像檔案,以供燒錄光碟。
參 數:
-a或--all mkisofs通常不處理備份檔案。使用此引數可以把備份檔案加到映像檔案中。
-A<應用程式ID>或-appid<應用程式ID> 指定光碟的應用程式ID。
-abstract<摘要檔案> 指定摘要檔案的檔名。
-b<開機映像檔案>或-eltorito-boot<開機映像檔案> 指定在製作可開機光碟時所需的開機映像檔案。
-biblio<ISBN檔案> 指定ISBN檔案的檔名,ISBN檔案位於光碟根目錄下,記錄光碟的ISBN。
-c<開機檔名稱> 製作可開機光碟時,mkisofs會將開機映像檔案中的全-eltorito-catalog<開機檔名稱>全部內容作成一個檔案。
-C<盤區編號,盤區編號> 將許多節區合成一個映像檔案時,必須使用此引數。
-copyright<版權資訊檔案> 指定版權資訊檔案的檔名。
-d或-omit-period 省略檔案後的句號。
-D或-disable-deep-relocation ISO 9660最多隻能處理8層的目錄,超過8層的部分,RRIP會自動將它們設定成ISO 9660相容的格式。使用-D引數可關閉此功能。
-f或-follow-links 忽略符號連線。
-h 顯示幫助。
-hide<目錄或檔名> 使指定的目錄或檔案在ISO 9660或Rock RidgeExtensions的系統中隱藏。
-hide-joliet<目錄或檔名> 使指定的目錄或檔案在Joliet系統中隱藏。
-J或-joliet 使用Joliet格式的目錄與檔名稱。
-l或-full-iso9660-filenames 使用ISO 9660 32字元長度的檔名。
-L或-allow-leading-dots 允許檔名的第一個字元為句號。
-log-file<記錄檔案> 在執行過程中若有錯誤資訊,預設會顯示在螢幕上。
-m<目錄或檔名>或-exclude<目錄或檔名> 指定的目錄或檔名將不會房入映像檔案中。
-M<映像檔案>或-prev-session<映像檔案> 與指定的映像檔案合併。
-N或-omit-version-number 省略ISO 9660檔案中的版本資訊。
-o<映像檔案>或-output<映像檔案> 指定映像檔案的名稱。
-p<資料處理人>或-preparer<資料處理人> 記錄光碟的資料處理人。
-print-size 顯示預估的檔案系統大小。
-quiet 執行時不顯示任何資訊。
-r或-rational-rock 使用Rock Ridge Extensions,並開放全部檔案的讀取許可權。
-R或-rock 使用Rock Ridge Extensions。
-sysid<系統ID> 指定光碟的系統ID。
-T或-translation-table 建立檔名的轉換表,適用於不支援Rock Ridge Extensions的系統上。
-v或-verbose 執行時顯示詳細的資訊。
-V<光碟ID>或-volid<光碟ID> 指定光碟的卷冊集ID。
-volset-size<光碟總數> 指定卷冊集所包含的光碟張數。
-volset-seqno<卷冊序號> 指定光碟片在卷冊集中的編號。
-x<目錄> 指定的目錄將不會放入映像檔案中。
-z 建立通透性壓縮檔案的SUSP記錄,此記錄目前只在Alpha機器上的Linux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