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部署war專案到tomcat9和啟動原理講解(第五章)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部署war專案到tomcat9和啟動原理講解(第五章)

一 .SpringBoot啟動方式講解和部署war專案到tomcat9

簡介:SpringBoot常見啟動方式講解和部署war專案Tomcat   1.springboot啟動有多中啟動方式,前幾節課我們用了直接啟動主程式類Application.java即可

還有打jar包之後 java -jar xxx 方式啟動,今天我們講另外的一種方法。

2、war包方式啟動: 這種啟動springboot用的少,但是開發中可能也用到         1)在pom.xml中將打包形式 jar 修改為war  <packaging>war</packaging>

      2)構建專案名稱 <finalName>xdclass_springboot</finalName>

    3)生成war包:工程右鍵Run As   Maven install  在target下即可生成war包

4)修改我們的啟動類

5)此時再Maven clean 一下,我們的target就空的了,再  Maven install

     6)去下載tocmat: https://tomcat.apache.org/download-90.cgi          

7)下載之後,解壓進入webapps 將裡面的檔案刪除

8)將我們做好的war包放進來

9) 進入bin目錄雙擊startup.bat 即可,

注意如果出現閃退 說明配置不對

解決:開啟startup.bat檔案在最後一行加上pause 暫停就不必閃退

啟動之後會將war解壓

10)訪問一下打war時裡面的controller 方法

11)結果如下

補充:啟動容器介紹和第三方測試資料講解

  使用Jmter測試工具測試效能,QPS,TPS,RT

Tomcat vs. Jetty vs. Undertow:Spring Boot嵌入式Servlet容器的比較

 網站:  https://examples.javacodegeeks.com/enterprise-java/spring/tomcat-vs-jetty-vs-undertow-comparison-of-spring-boot-embedded-servlet-containers/  

二 ,啟動原理分析

  關於springboot啟動原理部分我這裡引用簡書上一個大神寫的

正文

我們開發任何一個Spring Boot專案,都會用到如下的啟動類

         從上面程式碼可以看出,Annotation定義(@SpringBootApplication)和類定義(SpringApplication.run)最為耀眼所以要揭開SpringBoot的神祕面紗,我們要從這兩位開始就可以了。

雖然定義使用了多個Annotation進行了原資訊標註,但實際上重要的只有三個Annotation:

  • @Configuration(@SpringBootConfiguration點開檢視發現裡面還是應用了@Configuration)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 @ComponentScan

所以,如果我們使用如下的SpringBoot啟動類,整個SpringBoot應用依然可以與之前的啟動類功能對等:

      每次寫這3個比較累,所以寫一個@SpringBootApplication方便點。接下來分別介紹這3個Annotation。

                                       @Configuration

       這裡的@Configuration對我們來說不陌生,它就是JavaConfig形式的Spring Ioc容器的配置類使用的那個@Configuration,

         SpringBoot社群推薦使用基於JavaConfig的配置形式,所以,這裡的啟動類標註了@Configuration之後,本身其實也是一個IoC容器的配置類

舉幾個簡單例子回顧下,XML跟config配置方式的區別:

     表達形式層面      基於XML配置的方式是這樣:

任何一個標註了@Configuration的Java類定義都是一個JavaConfig配置類。

  • 註冊bean定義層面 基於XML的配置形式是這樣

  •    如果一個bean的定義依賴其他bean,則直接呼叫對應的JavaConfig類中依賴bean的建立方法就可以了。

                                @ComponentScan

         @ComponentScan這個註解在Spring中很重要,它對應XML配置中的元素,@ComponentScan的功能其實就是

           自動掃描並載入符合條件的元件(比如@Component和@Repository等)或者bean定義,最終將這些bean定義載入到IoC容器中。

    我們可以通過basePackages等屬性來細粒度的定製@ComponentScan自動掃描的範圍,如果不指定,則預設Spring框架實現

    會從宣告@ComponentScan所在類的package進行掃描。

注:所以SpringBoot的啟動類最好是放在root package下,因為預設不指定basePackages。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個人感覺@EnableAutoConfiguration這個Annotation最為重要,所以放在最後來解讀,大家是否還記得Spring框架

            提供的各種名字為@Enable開頭的Annotation定義?比如@EnableScheduling、@EnableCaching、@EnableMBeanExport等,

             @EnableAutoConfiguration的理念和做事方式其實一脈相承,簡單概括一下就是,藉助@Import的支援,收集和註冊特定場景相關的bean定義。

  • @EnableScheduling是通過@Import將Spring排程框架相關的bean定義都載入到IoC容器。

  • @EnableMBeanExport是通過@Import將JMX相關的bean定義載入到IoC容器。

            而@EnableAutoConfiguration也是藉助@Import的幫助,將所有符合自動配置條件的bean定義載入到IoC容器,僅此而已!

@EnableAutoConfiguration作為一個複合Annotation,其自身定義關鍵資訊如下:

其中,最關鍵的要屬@Import(Enabl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藉助Enabl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

@EnableAutoConfiguration可以幫助SpringBoot應用將所有符合條件的@Configuration配置都載入到當前SpringBoot建立並使用的IoC容器,就像一隻“八爪魚”一樣。

         藉助於Spring框架原有的一個工具類:SpringFactoriesLoader的支援,@EnableAutoConfiguration可以智慧的自動配置功效才得以大功告成!

自動配置幕後英雄:SpringFactoriesLoader詳解

        SpringFactoriesLoader屬於Spring框架私有的一種擴充套件方案,其主要功能就是從指定的配置檔案META-INF/spring.factories載入配置。

       上圖就是從SpringBoot的autoconfigure依賴包中的META-INF/spring.factories配置檔案中摘錄的一段內容,可以很好地說明問題。

       所以,@EnableAutoConfiguration自動配置的魔法騎士就變成了:從classpath中搜尋所有的META-INF/spring.factories配置檔案,並將其中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EnableutoConfiguration對應的配置項通過反射(Java Refletion)例項化為對應的標註了@Configuration的JavaConfig形式的IoC容器配置類,然後彙總為一個並載入到IoC容器。

                         深入探索SpringApplication執行流程

SpringApplication的run方法的實現是我們本次旅程的主要線路,該方法的主要流程大體可以歸納如下:

1) 如果我們使用的是SpringApplication的靜態run方法,那麼,這個方法裡面首先要建立一個SpringApplication物件例項,然後呼叫這個建立好的SpringApplication的例項方法。在SpringApplication例項初始化的時候,它會提前做幾件事情:

  • 根據classpath裡面是否存在某個特徵類(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figur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來決定是否應該建立一個為Web應用使用的ApplicationContext型別。

  • 使用SpringFactoriesLoader在應用的classpath中查詢並載入所有可用的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

  • 使用SpringFactoriesLoader在應用的classpath中查詢並載入所有可用的ApplicationListener。

  • 推斷並設定main方法的定義類。

2) SpringApplication例項初始化完成並且完成設定後,就開始執行run方法的邏輯了,方法執行伊始,首先遍歷執行所有通過SpringFactoriesLoader可以查詢到並載入的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呼叫它們的started()方法,告訴這些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嘿,SpringBoot應用要開始執行咯!”。

3) 建立並配置當前Spring Boot應用將要使用的Environment(包括配置要使用的PropertySource以及Profile)。

4) 遍歷呼叫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environmentPrepared()的方法,告訴他們:“當前SpringBoot應用使用的Environment準備好了咯!”。

5) 如果SpringApplication的showBanner屬性被設定為true,則列印banner。

6) 根據使用者是否明確設定了applicationContextClass型別以及初始化階段的推斷結果,決定該為當前SpringBoot應用建立什麼型別的ApplicationContext並建立完成,然後根據條件決定是否新增ShutdownHook,決定是否使用自定義的BeanNameGenerator,決定是否使用自定義的ResourceLoader,當然,最重要的,將之前準備好的Environment設定給建立好的ApplicationContext使用。

7) ApplicationContext建立好之後,SpringApplication會再次藉助Spring-FactoriesLoader,查詢並載入classpath中所有可用的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然後遍歷呼叫這些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的initialize(applicationContext)方法來對已經建立好的ApplicationContext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8) 遍歷呼叫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contextPrepared()方法。

9) 最核心的一步,將之前通過@EnableAutoConfiguration獲取的所有配置以及其他形式的IoC容器配置載入到已經準備完畢的ApplicationContext。

10) 遍歷呼叫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contextLoaded()方法。

11) 呼叫ApplicationContext的refresh()方法,完成IoC容器可用的最後一道工序。

12) 查詢當前ApplicationContext中是否註冊有CommandLineRunner,如果有,則遍歷執行它們。

13) 正常情況下,遍歷執行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finished()方法、(如果整個過程出現異常,則依然呼叫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finished()方法,只不過這種情況下會將異常資訊一併傳入處理)

去除事件通知點後,整個流程如下:

總結

        到此,SpringBoot的核心元件完成了基本的解析,綜合來看,大部分都是Spring框架背後的一些概念和實踐方式,

         SpringBoot只是在這些概念和實踐上對特定的場景事先進行了固化和昇華,而也恰恰是這些固化讓我們開發基於Sping框架的應用更加方便高效。

參考

       本章節啟動原理大部分參考了《SpringBoot揭祕快速構建為服務體系》這本書的第三章,個人看過的幾本書就感覺這本書介紹原理的章節最為透徹,

       本章也算 這本書最精華的部分。所以我沒忍住就分享出來給大家學習。當然主要是我也沒有這本書的電子版,無法分享給大家了,深表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