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nm產能嚴重吃緊,Intel打算外包Atom和晶片組給臺積電生產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Intel的10nm還未能量產,導致現在大量的產品都要使用14nm工藝生產,而最近市場需求旺盛,Intel把14nm的生產線全開也滿足不了,近段時間Intel處理器的漲價很大原因就是受到缺貨影響,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Intel的10nm還未能量產,導致現在大量的產品都要使用14nm工藝生產,而最近市場需求旺盛,Intel把14nm的生產線全開也滿足不了,近段時間Intel處理器的漲價很大原因就是受到缺貨影響,
10月30日訊息,據臺灣媒體報道,訊息人士透露,鑑於其晶片供應短缺問題,英特爾已開始計劃將入門級Atom處理器和部分晶片組的生產外包給臺積電生產,但利潤率高的Xeon和Core CPU仍由自己生產。 訊息人
【51CTO.com原創稿件】如今,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遙遠的概念,正在影響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2年,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商業價值,將高達3.9萬億美元。對於如此大的一座金礦,
為了差異化和區分度,今年9代酷睿中的i7-9700K被砍成了8核8執行緒,同時風冷下的單核最高加速頻率也卡在4.9GHz。 當然,Intel出貨的CPU中也有“體質”一說,進而帶來不同的效能天花板高度。
網易科技訊10月30日訊息,據臺灣媒體報道,訊息人士透露,鑑於其晶片供應短缺問題,英特爾已開始計劃將入門級Atom處理器和部分晶片組的生產外包給臺積電生產,但利潤率高的Xeon和Core CPU仍由自己生產。
英特爾的九代酷睿處理器雖然只有酷睿i9-9900K、酷睿i7-9700K及酷睿i5-9500K三款,而且售價不菲,國內價格分別是4999、3499及2699元,不過對喜歡超頻的玩家來說這代處理器迴歸了釺焊導熱,還是有
公眾號/AI前線 作者|Sebastian Ruder 譯者|小大非 編輯|Debra AI 前線導讀:這篇文章中作者嘗試將 15 年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發展史濃縮為 8 個高度相關的里
從4月到現在,AMiner一共發了13期報告,現在小編將報告連結彙總整理如下,有需要的小夥伴可自取,我們也會繼續釋出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報告,敬請關注。 1.《自動駕駛與人工智慧研
AMD上週釋出的財報雖然實現了連續5個季度的營收增長,同比淨利潤大漲67%,不過營收同比只增長了4%,業績也沒有達到分析師預期,導致AMD股價大跌。對AMD來說,核心問題還是產品競爭力問題,特別是在下一代7nm工藝的
2018年10月19日,第十七屆中國計算語言學大會(CCL2018)在長沙召開,追一科技團隊作為中文機器閱讀理解(CMRC2018)評測任務的冠軍隊伍,在評測研討會上分享了本次參賽系統的報告。 機器閱讀理解
上週有多家科技公司釋出了Q3季度的財報,英特爾Q3季度中倒是來了一次大爆發,營收19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9%,西數公司相比之下慘得多,營收、盈利都在下滑,HDD硬碟出貨量減少了810萬部,NAND價格也跌了16%。
今年中IDC、Gartner釋出的統計資料顯示PC市場六年來首次出現正增長,這對PC行業來說是一件大事,因為二季度都能增長,那麼年底的三季度、四季度是旺季,進一步增長是沒跑了。 可惜PC行業的廠商高興太早了
作為資料科學家,你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應該是為你的問題選擇正確的建模技術和演算法。幾個月前,我試圖解決文字分類問題,即分類哪些新聞文章與我的客戶相關。 我只有幾千個標記的例子,所以我開始使用簡單的經典
Intel日前釋出了 第二代X系列發燒處理器 ,或者叫第九代酷睿X。雖然工藝、架構、最多核心數都沒變,但頻率普遍明顯提升,部分型號也有了更多核心與執行緒,並換上了散熱更好的釺焊材質,價格也有所降低。 旗
不算不知道,有時候會覺得我們的記憶還停留在夏天,那時候我們還在猜測即將到來的新顯示卡架構到底是圖靈還是安培;新卡的命名到底是GeForce 20、還是叫做GeForce 11系列。而隨著八月底的到來,一塊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