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

學習機器學習和資料科學必看的十個資源

秋招已進入尾聲,網際網路行業也逐漸進入冬天,很多大廠都傳來了縮招或停止招聘的訊息。但由一些崗位仍然是求賢若渴,即人工智慧、大資料行業。在近日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這兩個也是熱門話題,可以預見到,這些行業在未來的

探索電腦科學前沿,賦能未來

2018年 11 月 6 日,北京 ——今天,由微軟亞洲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十屆“二十一世紀的計算”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微軟教育峰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在教育部國際司和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

最受歡迎的5種資料科學工具

資料和分析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燃料,而企業充分發揮這些燃料的唯一途徑是,為其統計學家、資料專家和企業分析專家提供正確的資料科學工具,從而為企業提供寶貴的洞察力。 無論是用於直接統計分析、機器學習建模

深度特徵合成:自動化特徵工程的運作機制

將機器學習的方法推廣到新問題仍然存在著不小的挑戰,其中最嚴峻的問題之一,就是人工提取特徵的複雜性和高時間耗費性,本文就將帶你瞭解自動化特徵提取方法。 機器學習演算法面臨的最大技術障礙就是它們

AI引發網路信任危機!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 快速發展的AI技術能夠自動建立虛假的視訊和音訊。通過社交媒體傳播這些有意製造出的虛假資訊,可能會對公共話語和政治穩定產生深遠影響。電腦科學家正在開發人工智

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在京開幕

光明網訊(記者 蔡琳)10月27日上午,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部主辦,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承辦。大會以“科學促進

1746041726.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