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你就可以做一個LOGO,一點不騙人!
微信說: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確實是這樣。 現在,不管你是寫文章做自媒體、玩微博、開抖音,還是開個淘寶店、玩電商、做平臺,或者是開個線下小店......等等,都可以經營自己的品
微信說: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確實是這樣。 現在,不管你是寫文章做自媒體、玩微博、開抖音,還是開個淘寶店、玩電商、做平臺,或者是開個線下小店......等等,都可以經營自己的品
2017年12月,在所有DDD (領域驅動設計) 專家及DDD愛好者們共同的努力下,首屆【 領域驅動設計中國峰會 】於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2017年的峰會成功吸引了海內外諸多DDD方法的領導者和實踐者參加,豐
C4D你沒看錯不是CAD,很多不認識C4D的人都以為是CAD,兩個軟體簡寫就差一個字,C4D也同樣是三維製作軟體。C4D是近期一個很流行的軟體,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用這個軟體做出來的作品,特別是電商很多海報都是用C4D
本文要點 現代體系結構和基礎設施是短暫的、動態的,不可預測的使用者行為與不可預見的事件交織在一起。我們的系統開始不再像可預測的金屬機器那樣工作,而更像具有突發行為的生物機器。
回想自己做開發的這八年多,我獲得了很多,技術能力、培訓、出國、大公司的,還記得剛剛出來第一年那段時間,太多東西不懂的,我都是一切聽從老大的安排,敲敲程式碼,看看資料庫,測試自己和別人的程式碼;這樣幹了一年
在先進製造、智慧製造的今天,大到飛機、航母,小到汽車、晶片甚至鞋子,依靠設計師的手和筆來完成已是不可能之事;產品研發的反覆迭代,每一步都離不開計算機輔助設計。但在工業設計、模擬輔助軟體(CAD/CAE)領域,中
編注:「今日事,今日畢」「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在追求效率的當下,這篇起名「明天做」的文章顯得非常獨特。閱讀後,我發現「明天做」絕非拖延,而是另一種高效的任務規劃方式。 本文作者有 2 年紙筆
微信號: 木木老賊(ID:mumuseo) 1、 經濟學裡有個很著名的邊際效應, 大意是消費者從某物品或事情連續增加投入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比如說,對於一個需要4個饅頭才
ARKit,Apple的虛擬現實(AR)技術,提供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的體驗,將虛擬物件與現實世界無縫融合。在AR應用程式中,裝置的相機會顯示物理世界的實時螢幕檢視。三維虛擬物件疊加在此檢視上,從而產生它
“一個優秀的文案足抵100個優秀的銷售代表,建議每一個大公司都去挖一個雜誌的總編去當公司的文案創意總監,年薪100萬也在所不惜。” 我們經常在朋友圈讀到的一句雞湯,就是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雖
宣告:↑照片來自 Internetwork,基於 CC0 協議,有一定幅度通過專業創意應用程式完成的更改。 輕觸下方聲音標識,即刻收聽語音版。 還可移步【喜馬拉雅 FM】、【網易雲音
今年 1 月的時候,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佈 Chronicle 專案已從 X 孵化器順利畢業。作為一款專注於網路安全的應用,它還納入了被谷歌在 2012 年收購的 VirusTotal
Singleton(單例模式)、倉儲模式(repository)、工廠模式(factory)、建造者模式(builder)、裝飾模式(decorator)……大概每個上課聽講的程式員都不會陌生——軟體的設計模式
工作了挺久,發現有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從程式員、高階程式設計師,到現在掛著架構師、專家之類的頭銜,伴隨著技術和能力的提高,想不明白的事情反而越來越多了。這些疑問有些來自於跟小夥伴交流,有些是我
所謂最優,就是從一堆不非最佳的方案中找到最好的一個,或者整合一個。 在我最近的三個專案裡,專案的週期都太短了,大抵都在 3~6 個月之間。短週期的專案裡,對於開發人員的能力增長並不是一件好事——我們所能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