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種植服務觀察_wtg1

微服務容器化構建改造(1)--整體方案

大規模推進微服務的背景下,大量應用切分粒度更細。為大量應用服務的部署及機器資源的分配使用帶來了繁雜而高昂的成本。 在Serverless大潮下,傳統應用的容器化改造成了標準的跨入門檻。 目標:

微服務體系和雲原生架構的區別

1 雲原生架構簡介 CloudNative 直譯過來是雲原生,是面向雲環境而設計的軟體架構。雲原生並不是新的技術,它是基於微服務架構思想、以容器技術為載體,一種產品研發運營的全新模式。詳細資

使用gRPC構建實際的微服務

【51CTO.com快譯】早期的微服務實現利用了代表性狀態傳輸(REST)架構作為事實上的通訊技術。然而,充分利用REST的服務常常適用於面向外部的服務,這些服務直接暴露給消費者。由於它們基於傳統的基於文字的訊

python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一.行為型模式 建立型模式基於物件的建立機制,隔離了物件的建立細節,使程式碼能夠與要建立的物件的型別相互獨立 結構型模式用於設計物件和類的結構,使它們可以相互協作以獲得更大的結構

產品規劃思考(12.1)

離18年結束還有最後1個月了,在整個18年從大專案售前和簽單來看很不理想,但是從移動大專案本身的專案實施和執行來說還算另人滿意。在最近幾年寫了不少的微服務架構和傳統企業IT架構轉型的文章,從實際接觸到的一些客戶來看,

程式設計思想之訊息機制

1.程式設計思想之訊息機制什麼是訊息? 何為訊息?訊息就是帶有某種資訊的訊號,如你用滑鼠點選一個視窗會產生滑鼠的訊息,鍵盤輸入字元會產生鍵盤的訊息,一個視窗大小的改變也會產生訊息。  訊

觀察者模式 vs 釋出訂閱模式

有一回面試,面試官問: 觀察者模式,和釋出訂閱模式,有什麼區別? 我腦海中立刻閃現了《Head First設計模式》裡講的: Publishers + Subscribers = Observer

網易雲基於 Prometheus 的微服務監控實踐

在過去數年裡,微服務的落地一直都是業界重點關注的問題。與傳統監控相比,微服務監控面臨著更多難點。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網易雲輕舟微服務平臺是如何做監控的。 當監控遇上微服務 在過去數年裡,微服

隨行付微服務之資料同步Porter

Porter是一款資料同步中介軟體,主要用於解決同構/異構資料庫之間的表級別資料同步問題。 背景 在微服務架構模式下深刻的影響了應用和資料庫之間的關係,不像傳統多個服務共享一個數據庫,微服務架構下每個服

1746078663.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