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個人作業3——個人總結(Alpha階段)

個人作業3——個人總結(Alpha階段)

view 做成 名詞 估算 支持多語言 擴展 常用模塊 不同的 日誌

1.說到軟件工程作業,很多同學都曾經苦惱過,想放棄。可是,當你堅持寫完的時候,突然間心情大好,發現原來自己能做得到。我也是這樣,缺乏自信心了,沒有人在後面推一把,就很難前進。框架吧,是用來打破的。我們不能僅局限於現在所學的,不去嘗試新的事務。剛開始的角色扮演環節,就從沒寫過項目的大多數人來說,決定它是相當麻煩。免不了相互推諉,到最後,一言堂,匆忙定案。事實證明太過草率了。項目進行中,成員間缺乏一定的溝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惱,比如說抱怨工作分配不均等等。

2.進行需求分析時,受困於課程作業多,還有同學普遍不懂市場調研,做的不到位。這導致後期原型設計時,只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去構思,一定程度上結果與客戶真實需求偏差了很多。Alpha沖刺階段時,由於在原型設計耗費了太多時間,沒有事先搭建好環境,就一周時間,只好簡陋地完成了第一個版本,一些功能尚待改進,原本計劃好的閃光點只能留到之後完成了。

3.很抱歉,沒能做成很象話的項目。不過,確實收獲很多,發現自己不會的地方、獲悉了項目開發的流程、掌握了簡單的方法收集信息、介紹成品等等。

4.自我評價表:

(c) 1.保持高標準,不要受制於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i]。 當你看到不靠譜的設計、糟糕的代碼、過時的文檔和測試用例的時候,不要想 “既然別人的代碼已經這樣了,我的代碼也可以隨便一點啦。”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我就是這樣隨便過來的;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2. 主動解決問題。當看到不靠譜的設計,糟糕的代碼的時候,不要想“可能別人會來管這個事情” ,或者“我下個月發一個郵件讓大家討論一下”。要主動地把問題給解決了[ii]

a) 不懂啥是靠譜的設計; b) 隨便應付一下即可;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3. 經常給自己充電,身體訓練是運動員生活的一部分,學習是軟件工程師職業的伴侶。每半年就要了解和學習一些新的相關技術。通過定期分享(面對面的分享,寫技術博客等)來確保自己真正掌握了新技術。

a) 從來不看書; b) 看了就忘; c) 有時分享。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4. DRY (Don‘t Repeat Yourself)——別重復。在一個系統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有一個無異議的、正規的表現形式。

a) 從來沒聽說過; b) 聽說過,但是認為意思不大; c) 這要講場合。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5. 消除不相關模塊之間的影響,在設計模塊的時候,要讓它們目標明確並單一,能獨立存在,沒有不明確的外部依賴。

a) 從來沒聽說過; b) 出了問題再說吧; c) 想做,但是不知道怎麽衡量效果。 d) 能夠在多種語言和架構中做到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6. 通過快速原型來學習,快速原型的目的是學習,它的價值不在於代碼,而在於你通過快速原型學到了什麽。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把原型直接用於產品,不然就浪費了; c) 不用原型,一直在產品中直接改。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d) 7. 設計要接近問題領域,在設計的時候,要接近你目標用戶的語言和環境。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按我的想法設計,用戶以後會適應的; c) 大概同意,但是怎麽接近用戶呢?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b) 8. 估計任務所花費的時間,避免意外。在開始工作的時候,要做出時間和潛在影響的估計,並通告相關人士,避免最後關頭意外發生。工作中要告知可能的時間變化,事後要總結。

a) 做完了,就知道花費了,不用事先估計; b) 大概估一下,不必在意時間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9. 圖形界面的工具有它的長處,但是不要忘了命令行工具也可以發揮很高的效率,特別是可以用腳本構建各種組合命令的時候。

a) 一直用鼠標和GUI; b) 到時候問牛人; c) 正在學習命令行工具。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10. 有很多代碼編輯器,請把其中一個用得非常熟練。讓編輯器可以實現自己的定制,可以用腳本驅動,用起來得心應手。

a) 只用老師教的一個; b) 隨意; c) 沒有任何定制。 d) 會定制,並且分享給其他人 e) 還會學習和使用各種編輯器的擴展。

(d) 11. 理解常用的設計模式,並知道擇機而用。設計模式不錯,更重要的是知道它的目的是什麽,什麽時候用,什麽時候不用。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模式沒用; c) 每寫100行程序,我就盡量用一個模式。 d)有實際使用的經驗 e) 能用具體代碼說明模式的利弊

(a) 12. 代碼版本管理工具是你代碼的保障,重要的代碼一定要有代碼版本管理。

a) 從來沒聽說過; b) 用QQ,u盤即可; c) 領導要求才用。 d) 經常用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b) 13. 在debug的時候,不要驚慌,想想導致問題的原因可能在哪裏。一步一步地找到原因。要在實踐中運用工具,善於分析日誌(log),從中找到bug。同時,在自己的代碼裏面加 log.

a) 從來沒聽說過; b) 只會printf; c) 加log 太麻煩,我的代碼不會有bug 的。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14. 重要的接口要用形式化的“合同”來規定。用文檔和斷言、自動化測試等工具來保證代碼的確按照合同來做事,不多也不少。使用斷言 (assertion) 或者其他技術來驗證代碼中的假設,你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現實世界中往往會發生。

a) 從來沒聽說過; b) 太麻煩,不用; c) 想用,但沒有時間。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d) 15. 只在異常的情況下才使用異常 (Exception), 不加判斷地過多使用異常,會降低代碼的效率和可維護性。記住不要用異常來傳遞正常的信息。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抓住所有異常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16. 善始善終。如果某個函數申請了空間或其他資源,這個函數負責釋放這些資源。

a) 從來沒聽說過; b) 隨緣; c) 有時這樣做。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17. 當你的軟件有多種技術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要采用松耦合的配置模式,而不是要把所有代碼都混到一起。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沒有實踐的機會; c) 代碼都在一起比較好管理。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18. 把常用模塊的功能打造成獨立的服務,通過良好的界面 (API) 來調用不同的服務。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拷貝代碼過來用也可以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d) 19. 在設計中考慮對並行的支持,這樣你的API 設計會比較容易擴展。

a) 從來沒聽說過; b) 並行不會出錯的; c) 任何代碼都應支持並行。 d) 考慮在適當的層次支持並行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d) 20. 在設計中把展現模塊 (View) 和實體模塊 (Model) 分開,這樣你的設計會更有靈活性。

a) 代碼都在一起比較好改; b) 隨緣啦; c) 沒搞清楚啥是V,啥是M。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b) 21. 重視算法的效率,在開始寫之前就要估計好算法的效率是哪一個數量級上的(big-O)。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我的數據量不大,無所謂; c) 不會有效率問題的,現在CPU 都快了。 d) 主動測試程序效率,以驗證估算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b) 22. 在實際的運行場景中測試你的算法,不要停留在數學分析層面。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實際因素 (是否支持大小寫敏感的排序,數據是否支持多語言)會導致算法效率的巨大變化。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想用,但不知道工具 c) 主要靠肉眼觀察算法效率。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a) 23. 經常重構代碼,同時註意要解決問題的根源。

a) 從來沒聽說過; b) 任何修改都可以叫重構; c) 每天應該重構兩次。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24. 在開始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如何測試 ,如果代碼出了問題,有log 來輔助debug 麽? 盡早測試,經常測試,爭取實現自動化測試,爭取每一個構建的版本都能有某些自動測試。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我的代碼不會出問題的; c) 項目沒有安排時間,我也沒有提這事。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b) 25. 代碼生成工具可以生成一堆一堆的代碼,在正式使用它們之前,要確保你能理解它們,並且必要的時候能debug 這些代碼。

a) 從來沒聽說過; b) 從來不看那些代碼; c) 那些代碼沒有bug。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26. 和一個實際的用戶一起使用軟件,獲得第一手反饋。

a) 從來沒聽說過; b) 用戶太蠢,不值得聽反饋; c) 想做但是沒有機會。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27. 在自動測試的時候,要有意引地入bug,來保證自動測試的確能捕獲這些錯誤。

a) 沒聽說過; b) 不必這麽麻煩;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d) 28. 如果測試沒有做完,那麽開發也沒有做完。

a) 從來沒聽說過; b) 簽入代碼,就是做完了; c) 。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a) 29. 適當地追求代碼覆蓋率:每一行的代碼都覆蓋了,但是程序未必正確。要確保程序覆蓋了不同的程序狀態和各種組合條件。

a) 從來沒聽說過; b) 覆蓋20% 就好了; c) 要覆蓋至少60%。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d) 30. 如果團隊成員碰到了一個有普遍意義的bug, 應該建立一個測試用例抓住以後將會出現的類似的bug。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每個bug都是特殊的; c) 測試用例不值得加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31. 測試:多走一步,多考慮一層。如果程序運行了一星期不退出,如果用戶的屏幕分辨率再提高一個檔次,這個程序會出什麽可能的錯誤?

a) 從來沒聽說過; b) 如果有問題,用戶會報告的,我們不用測這些;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32. (帶領團隊)了解用戶的期望值,稍稍超出用戶的期望值,讓用戶有驚喜。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我們決定用戶的期望;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33. (帶領團隊) 不要停留在被動地收集需求,要挖掘需求。真正的需求可能被過時的假設、對用戶的誤解或其他因素所遮擋。

a) 從來沒聽說過; b) 用戶不說的,我們不做; c) 如果有明確要求,我可以做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34. (帶領團隊)把所有的術語和項目相關的名詞、縮寫等都放在一個地方。

a) 從來沒聽說過; b) 都記在我腦子裏; c) 大家看代碼就好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c) 35. (帶領團隊)不要依賴於某個人的手動操作,而是要把這些操作都做成有相關權限的人士都能運行的腳本。這樣就不會出現因為某人休假而項目被卡住的情況。

a) 從來沒聽說過; b) 我們沒有休假的,沒關系; c) 出了問題再說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b) 36. (帶領團隊)要讓重用變得更容易。一個軟件團隊要創造一種環境,讓大家有輕松的心態來嘗試各種想法 (例如,模塊的重用,效能的提升,等)。

a) 都聽領導的; b) 團隊嚴肅緊張最好; c) 不必嘗試,失敗的可能性太大。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d) 37. (帶領團隊)在每一次叠代之後,都要總結經驗,讓下一次叠代的進度安排更可靠,質量更高。

a) 沒有時間總結,直接做下一版; b) 總結用處不大; c) 如果上級有要求,就做一下; d) 一直主動這樣做 e) 不但主動做, 還會影響同事一起做好

個人作業3——個人總結(Alpha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