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厘清英漢差異,翻譯遊刃有余

厘清英漢差異,翻譯遊刃有余

asp health scale 條件 安裝 派生 科學 exp signed

翻譯第一步主要是對英語原文的準確理解,在於準確把握每個單詞的含義、每一層英語語法修飾關系;第二步要把理解準確的英語翻譯成通順、符合表達習慣的漢語。

  翻譯第一步主要是對英語原文的準確理解,在於準確把握每個單詞的含義、每一層英語語法修飾關系;第二步要把理解準確的英語翻譯成通順、符合表達習慣的漢語。每一位考生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一個英語句子,似乎已經理解其意思了,但動手譯成漢語時,卻不知如何表達,或者漢語譯文充滿了"英語腔"。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由英漢思維表達上的差別造成的。翻譯的過程不僅是語言形式的轉換,還是處理英漢差異進行思維轉換的過程,這就要求在漢譯表達時,要進行英漢語序調整。下面通過真題講解如何處理常見的英漢差異,並提出相應的翻譯技巧,如:定語從句的翻譯,被動語態的翻譯,轉換動詞等。

  1. 英語定語多後置,漢語定語多前置

  英語定語中,除了形容詞作定語修飾名詞時前置,大多數短語和句子作定語時基本是後置。而與此相反,漢語中,定語都要置於被修飾名詞的前面。定語位置反映了英漢語言的一個重大差別。一般來說,英語是"中心詞+修飾語"的語言(head-first language);漢語則是"修飾語+中心詞"的語言,即中心詞後置的語言(head-last language)。考生就應該遵循這個規律,在英譯漢時,理解了英語定語結構後,用漢語的定語表達習慣表達出來。每年英譯漢5 個句子中至少含有一個定語從句, 2003 年的試題中甚至有4 個定語從句。考生必須利用英漢定語差異把握定語從句的翻譯技巧。

  1.1 前置法

  我們知道,英語中的定語從句是在所修飾詞的後面,但在把英語翻譯成漢語時,可以直接把定語從句譯成"……的"的定語短語,放置於被修飾的名詞之前,這就是定語前置法。

  Eg. It tends to ignore, and thus eventually to eliminate, many elements in the land community that lack commercial value, but that are essential to its healthy functioning.

  解析:

  首先,該句由but連接兩個並列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many elements"許多因素"。其次,in the land community修飾many elements,可直譯為"土地群落中的很多因素",但是"土地群落"用專業術語表達應該是"陸地生物群落",這時,elements譯為"因素"不恰當,而是指陸生群落中的"物種"。最後,這個定語從句的意義和結構都較為簡單, 可用前置法組合成為"陸生群落中的很多缺乏商業價值但是對其健康機制至關重要的物種"。

  譯文: 這種保護體系往往會忽視,並因此最終消滅很多缺乏商業價值的但對其健康機制至關重要的物種。

  1.2 後置法

  定語從句較為復雜時,如果運用定語前置法,把定語從句譯成"……的",就過於冗長,意義較為繁雜或容易引起歧義、表達不清, 這時可用後置法。把定語從句單獨翻譯成一個句子, 放置於原來它所修飾的詞的後面, 關系代詞可以譯成先行詞, 或者與先行詞相應的代詞。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1)重復先行詞

  Eg. The second,by Joshua Greenberg, takes a more empirical approach to universality, identifying traits (particularly in word order) shared by many language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biases that result from cognitive constraints.

  解析:首先,which的先行詞是traits,"特點,特征"。幹擾詞是many languages,排除它是因為shared by many languages是過去分詞短語作定語,修飾前面的traits,說明which前面的中心詞是traits。其次,謂語動詞are considered to(被認為)在翻譯時可以轉化為主動的"人們認為"。最後, 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的先行詞是biases,該定語從句比較簡單,可采用前置法,修飾"偏見"。

  本題考查考生定語從句的翻譯技巧。本句帶有兩個較長的定語從句,不能兩個都譯成"……的"結構。本句可以重復which所指的先行詞"這些特征",並把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采用前置法放到前面修飾中心語,即"人們認為這些特征代表了由認知制約所產生的偏見"。

  譯文:作出又一貢獻的是喬舒亞?格林伯格,他運用了更為鮮明的經驗主義方法來研究這種普遍性,鑒別出多種語言的共同特征(特別是在詞序上的特征),而人們認為這些特征代表了由認知制約所產生的偏見。

  (2)代詞指代先行詞

  Eg. Whorf came to believe in a sort of linguistic determinism which, in its strongest form, states that language imprisons the mind, and that the grammatical patterns in a language can produc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culture of a society.

  解析:which, in its strongest form, states……是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首先,in its strongest form是插入結構,代詞its指代主句中的linguistic determinism(語言決定論),可以用漢語的特指"其"來代替,理解為"以其極端形式",插入語修飾整個定語從句,可以放在定語從句之前。其次,which的先行詞也是linguistic determinism,謂語動詞states "認為,宣稱"後接兩個並列賓語從句,這裏可以用代詞"其"來翻譯關系詞which,處理成一個獨立的句子"其極端說法是:……"。

  譯文:沃爾夫進而相信某種類似語言決定論的觀點,其極端說法是:語言禁錮思維,語言的語法結構能對一個社會的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3)省略關系詞

  如果把定語從句翻譯在先行詞後面,在保證句子"通順、完整"的前提下,有時可以不用重復先行詞。

  Eg. They are the possessions of the autonomous(self-governing)man of traditional theory, and they are essential to practices in which a person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his conduct and given credit for his achievements.(2002年真題英譯漢第64題)

  解析:in which a person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his conduct and given credit for his achievements是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首先,該定語從句有兩個並列謂語部分,結構比較復雜,根據後置法(1)重復先行詞可以直接把這個定語從句組合在先行詞後面。其次,which的先行詞是practices,介詞in與先行詞practices構成固定搭配,in which就相當於in practices, 可譯為"在實踐中,一個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因其成就而獲得信任",但在整個譯文中我們可以進行靈活的翻譯處理。由於整個定語從句修飾practices,所以可以把這個定語從句和practices結合在一起,利用後置法(3)省略關系詞進一步調整為"(它們)是要求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因其業績而接受肯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譯文:自由和尊嚴(它們)是傳統理論定義的自主人所擁有的,是要求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因其業績而接受肯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1.3 狀譯法

  有些定語從句在英語句子結構上是定語從句,但是,除了和先行詞之間有說明原因、結果的關系,也和主句之間構成條件、讓步、轉折、目的等關系。也就是翻譯成漢語時具有狀語從句的功能,與主句有邏輯意義上的狀語關系,說明原因、結果、讓步或條件等關系。因此,翻譯時應註意在英語的字裏行間發現這些邏輯語義關系,然後翻譯成漢語中的狀語。

  Eg. Now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ence is a comparative matter we must be sure that the scale with which we are comparing our subjects provides a "valid" or "fair" comparison. (1992年真題英譯漢第73題)

  解析:首先,the scale with which we are comparing our subjects由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the scale 作賓語從句的主語,介詞with與先行詞the scale構成固定搭配。該定語從句比較簡單,可采用前置法,翻譯為"我們用以比較我們對象的尺度"。其次,賓語從句的謂語部分provides a "valid" or "fair" comparison可直譯為"提供‘有效的‘或者是‘公平的‘比較"。最後,把整個賓語從句組合在一起,即"我們用以比較我們對象的尺度能提供‘有效的‘或者是‘公平的‘比較"。該譯文顯得過於冗長。回到英語原文中,發現定語從句與主句之間形成了條件關系,可進一步調整拆分為狀語從句加主語的形式,"在對我們的對象進行比較時,我們所使用的尺度能提供‘有效的‘或者是‘公平的‘比較"。

  譯文:既然對智力的評估是相比較而言的,在對我們的對象進行比較時,我們所使用的尺度能提供"有效的"或者是"公平的"比較。

  2. 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

  英漢兩種語言都有被動語態,相對於漢語來說,英語中的被動句比較多,而漢語則多用主動語態表達。因此,英譯漢時,進行語態轉換是十分必要的,即把英語中的被動譯成漢語的主動,以保證譯文通順流暢。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英語的被動語態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2.1 保留英語原文主語

  當英語被動句的主語是無生命的名詞,而且句中沒有介詞by引導的行為主體時,保留主語。

  Eg. Circumstances seem to be designed to bring out the best in us and if we feel that we have been "wronged" then we are unlikely to begin a conscious effort to escape from our situation.(2011年真題英譯漢第49題)

  解析:被動結構be designed to "被設計來……",主語circumstances是無生命的名詞,且無介詞by,符合被動語態第一種方法保留主語,被動結構進一步調整為"旨在……",第一個並列句的譯文為"環境似乎旨在激發我們最大的潛能"。

  譯文:環境似乎旨在激發我們最大的潛能,如果我們總感覺"上天不公",那麽就不太可能會自覺地努力擺脫現狀。

  2.2 主賓顛倒

  英語中很多被動句子都有標誌詞by,再加上行為主體,翻譯時可將by後的賓語行為主體譯成主語,而將原來的主語譯成賓語。

  Eg. During this transf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methods were augmented by additional methodologies designed to 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解析:謂語部分were augmented by是一個被動結構,根據被動結構主賓顛倒的翻譯方法,把by的賓語做主語,可以調整譯文為"新方法充實了傳統的歷史研究方法"。

  譯文:在這種轉變中,歷史學家研究歷史時,那些解釋新形式的歷史證據的新方法充實了傳統的歷史研究方法。

  2.3保留英文的被動結構

  有些英語被動句需要突出英語原文的被動意義,譯成漢語時也可保留被動形式的標記,漢語中被動標誌的詞主要包括"被""受""遭""讓""受到""為……所"等。

  Eg. In Europe, where forestry is ecologically more advanced, the non-commercial tree species are recognized as members of native forest community, to be preserved as such, within reason.

  解析:第一,主句的謂語部分是are recognized as"……被認為是……",突出強調主語the non-commercial tree species"沒有商業價值的樹種",該主語其實就是漢語中習慣說的"公益林"。第二,賓語members of native forest community"當地森林群落的成員",該句的主語是"林木",所以說"成員"不太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故譯文調整為:……是原始森林群落的一部分。第三,組合在一起是"公益林木被認為是原始森林群落的一部分。"

  譯文:在歐洲,其林業在生態上更加發達,公益林被認為是原始森林群落的一部分,得到相應的保護,在合理的範圍內。

  2.4 被動句型的慣用翻譯

  "It + 被動語態+that"被動句型中,it 是形式主語,that引導主語從句。翻譯時,需要增譯泛指性主語"我們""人們""大家""有人"等,有時可用"根據""據"。如:

  It is believed that…… 人們相信It is known to all that…… 眾所周知

  it is suggested that……有人建議it is supposed that……據推測

  Eg. It may be said that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 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

  解析:"It may be said that……",可以直接譯為"可以說……"。這種固定搭配的被動語態可以采用增詞法,加一個漢語表泛指的主語,譯為"我們可以說……"

  譯文:我們可以說,衡量任何社會機構價值的標準,在於它在豐富和完善人生經驗過程中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它原來就想要達到的。

  3. 英語多靜態,漢語多動態

  英語和漢語存在著文化的差異,還表現在英語多靜態,漢語多動態,這就要求英譯漢時常常註意進行詞性轉換,恰當的轉換可增強譯文的可讀性、流暢性。詞性轉換可在所有詞性中進行,下面介紹最常見的(名詞、形容詞、介詞)轉譯成動詞。

  3.1 名詞譯成動詞

  英語中有大量由動詞派生出的名詞及短語,這些詞可轉譯為漢語的動詞。這是譯文中最常見的翻譯方法。

  Eg. Scientists jumped to the rescue with some distinctly shaky evidence to the effect that insects would eat us up if birds failed to control them.

  解析:賓語the rescue 由動詞"營救、援救"轉換為名詞,在譯文中保留動詞的用法。主句 scientists jumped to the rescue可譯為"科學家們迅速趕來救援"或者"科學家們迅速趕來挽救這種局面"。

  譯文:科學家們迅速趕來挽救這種局面,他們使用的證據明顯站不住腳,其大意是:如果鳥類不能控制這些昆蟲,昆蟲就會把一切都吃光。

  3.2 形容詞譯成動詞

  英語中的形容詞與系動詞搭配構成"系表結構"作謂語,使這些形容詞有了動作的意味,翻譯時需要轉換為動詞。此類形容詞常常表示心理狀態的知覺、情感、欲望等,如:

  與知覺相關的形容詞:aware,conscious,certain,sure,ignorant,alert等。

  與情感相關的形容詞:happy,excited,confident,grate-ful,afraid,glad,angry等。

  與欲望有關的形容詞:desirous,hopeful,anxious,eag-er,enthusiastic,zealous等。

  Eg. (1)Now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ence is a comparative matter we must be sure that the scale with which we are comparing our subjects provides a"valid"or "fair"comparison.

  解析:主句謂語"be sure "系表結構中,形容詞sure 需轉譯成漢語動詞"確保"。

  譯文:既然對智力的評估是相比較而言的,那麽我們必須確保在對我們的對象進行比較時,我們所用的尺度能提供"有效的"或"公平的"比較。

  第二種形容詞轉換為動詞的情況在"do +形容詞+名詞"結構中。

  Eg. (2)In fact, it is difficult to see how journalists who do not have a clear grasp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Canadian Constitution can do a competent job on political stories.

  解析:主語從句的謂語can do a competent job on political stories中,形容詞competent意為"能幹的、勝任的",具有很強的動作意味,可以轉換為動詞"勝任",組合整個謂語可譯為"能夠勝任政治新聞的報道工作"。

  譯文:事實上,很難明白那些還沒有清晰地領會加拿大憲法基本特征的記者,如何能夠勝任政治新聞的報道工作。

  3.3 介詞譯成動詞

  有時,英語中介詞也體現了動態,而漢語中介詞的用法較少。

  Eg.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解析:There be 句型中的第二個並列主語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介詞with指物體具有的性質,"帶有,具有,安裝有"等意思。整個介詞短語with pollution monitors修飾cars,可譯為"安裝有汙染監控器的汽車"。

  譯文:將出現由機器人主持的電視談話節目以及裝有汙染監控器的汽車,一旦這些汽車排汙超標,監控器就會使其停駛。

  4. 結語

  英譯漢是譯者處理英漢差異,並進行英漢思維轉換的活動。在英漢翻譯過程中,考生對英漢差異要心中有數,靈活運用多種翻譯技巧,如定語從句的翻譯、被動結構的翻譯和轉換動詞的翻譯等。總之,翻譯時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受原文形式的束縛,要放開思路,按照漢語的規律和表達習慣從容自如地遣詞造句,避免"英語腔"的漢語譯文。

厘清英漢差異,翻譯遊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