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如何看懂總結

如何看懂總結

增加 反思 修改 線性表 樹和二叉樹 什麽 每一個 講解 如何


看總結流程指導:\
"第1章—概述"
" 1.明白數據結構的組成"
" 2.理解每一個組成結構(數據邏輯結構,物理結構,算法)的具體含義\n"
" 3.邏輯結構分了啥,物理結構分了啥\n
" 4.算法的理解,判斷算法好壞的標準\n"
" 小弟在這邊給小夥伴們來個簡單的總結:這一章其實就是給我們講解我們究竟學的是什麽,我們學的就是數據結構的具體組成,我們一個一個去學習不同的邏輯結構,然後為了特定的邏輯結構的實現是使用怎樣的物理結構,怎麽去使用該物理結構,在該結構上,我們需要進行基本算法的學習,不同的結構又有不同的基本算法,其實大概就這樣,這本書是學算法最基礎的書,我們需要學的紮實,之後研究各種算法就事半功倍了,所以小夥伴們好好加油喲~"
" "
"第2章至第6章—線性表,串,棧和隊列,數組和廣義表,樹和二叉樹,圖\n"
"統一套路:\n"
"1.了解每一個邏輯結構的一些基礎概念和內容\n"
"2.了解邏輯結構的邏輯\n"
"3.實現該邏輯的物理結構是啥,如何去實現\n"
"4.在該邏輯結構上有什麽基礎算法\n"
" 算法的研究基礎步驟:\n"
"1)了解該算法的邏輯\n"
"2)看代碼如何實現該邏輯\n"
"3)根據自己的理解修改和增加功能(目的是要會用)\n"
"5.該邏輯結構的抽象數據類(相當於總結歸納)\n"
"6.各種類的邏輯關系(繼承等)\n"
" "
"第8章查詢和第9章排序\n"
"本質:其是選擇合適結構並實現算法去解決問題的最基礎實戰,什麽叫做選擇合適結構,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可以利用多種邏輯結構,但是必定有個最適合的,該適合得綜合考慮,包括時間復雜度,空間復雜度等,但現在空間復雜度基本不用考慮了,因為現在我們能夠使用的空間太大,空間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是限制我們的因素,現在限制我們的因素只有時間復雜度,這個選擇是門學問,小弟還在探討,在此還無法給出小夥伴們一個滿意的答復,在此感到非常抱歉\n"
"研究步驟:\n"
"1.明白算法的邏輯\n"
"2.明白代碼的實現\n"
"3.該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n"
"4.反思為什麽選擇該結構\"
"5.是否可以完善該算法\n"

如何看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