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AI將帶我們走向何方?

AI將帶我們走向何方?

建造者 谷歌 效果 路由 用戶 不想 臺詞 www 解讀

  AI即人工智能,對科幻著迷的博主對此認知頗深,打算從科幻電影入手,先講下未來的AI將給人類帶來哪些變化,哪些思考。
  
  從最初的《星際航行》中的各種星球、地形等的介紹,到各個鑒於的探索,以及其中問題的出現和解決,Data即是AI的一個結果,存儲大量信息、力量大、對人類好感、趨向人類情感的進化、舍己為人等行為和特征,具備定位和數據傳輸功能,成為人類向外星球傳播文明的最佳夥伴。這其中介紹的宇宙飛船,以及其他輔助裝置,必須有AI的元素在內,但DATA成為大多數人身邊可能存在的對象,而給人印象深刻,它會不會成為未來伴隨著我們的那個機器人呢?接下來,請繼續!
  
  《火星救援》中人們對重力等各種宇宙存在力場的應用,介紹人類組織的功能,互幫互助,不拋棄不放棄,如果這次丟下他,那麽下次就是丟下你,戰爭同樣如此,遺棄受傷的戰士會極大削弱軍隊的戰鬥力;而《人類簡史》介紹,人類之所以成長為今天的人類,區別於其他人種和物種,最基本的區別就是組織,其他人種和特種只具備100人左右的組織能力,而人類越大到無限,因此即使對方很強大,也會被擊敗,想想恐龍時代,想想幾噸重的帝鍔,人類的強大不在於自身能力的強大,而在於組織能力的強大,團結成為人類走到今天的最終極力量;而《聖經》有講,人類最初要建造一個通天塔,來跟上帝進行直接交流,上帝為跟人類保持距離,派天使使建造者的人類語言變的不通,溝通成本變大後,建造成本也逐漸升高,人類不得不放棄這個計劃。這個故事說明組織力量的強大,另一方面也說明人類的傲慢,要與跟自然界和神做鬥爭,缺失敬畏心,而人類想和自然和諧相處,保持敬天愛人的習性是必須做到的,而且說明上帝要維持其尊嚴,就需要與民眾保持距離,減少日常生活的融合。中庸之道存在方方面面,人類一開始的無知無畏,到後來的強大的影響環境,甚至上帝,人類需要學會停滯,需要學會思考,需要做出調整,堅持還是改變原來的信念。
  
  其中到《機器人總動員》介紹人類經歷政治、民族沖突後,爆發核戰爭,導致地球不再適宜人類生存,建造巨大飛船,生活在太空中,有大賣場、人造沙灘、薯片可樂無限制供應,人類只剩下吃喝玩樂,一個個變成大胖子,生育集中處理,往來均有無人車,吃喝拉撒、光線和水等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講述人類實現社會主義之後的情況,恐怕也是人類的美好理想,如果地球無紛爭恐怕也是如此,如果地球有紛爭,到達一個飛船後是不是也會繼續呢?這很難講。說了這麽多,進入主題,瓦力和伊芙成為AI的代言人,分別負責執守地球,對垃圾進行分類,監測核汙染情況,由太陽光供電,是不是跟京東的倉庫機器人很像,伊芙成為檢查瓦力工作的一個角色,共同發生的若幹美好事情。但這部影片也說明一個問題,其中有一個沖突,地球宜居後,人類要不要回去,重新開始,還是像個機器一樣生老病死,重復很多不需要思考和創造的事情,這時人類已經成為胖子,行動不便,如果是AI啟動為人類更好生存的開關,那麽人類恐怕是難以返回的,因為返回意味著苦難,AI無法理解人類創造美好的願望,這個沖突在影片中確實發生了,而且如願人類戰勝AI,奪回選擇權,重返地球,重新種植植物,建造房子,尋找伴侶,生兒育女,享受陽光和水,大山和湖泊。
  
  最真切反映AI的是《機械公敵》這部影片,人類出現新的巨頭公司USR,替代微軟和谷歌,為人類提供基礎的看護、快遞、駕駛等重復而繁重的服務,人類似乎只剩下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機器人三定律:第一、不允許傷害人類,第二、聽從人類的命令,第三、不違反第一和第二條情況可,保證自身安全;看起來非常美好,人類似乎可以從此過上幸福的日子,但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地球上任意一個準則或者法律都是由軍隊最終來保證其效力,如果失去這一條,那麽一切法則均無法保證。該部影片的重點也在於此,軍隊由機器人組成,萬一叛變不受控制,那麽人類將掉入痛苦的深淵,如同《猿類崛起》中的猿對人的態度一樣,也即人類此時對猴子的態度一樣,失去的它將加倍拿回來,由自己的意願來管理人類。這又是不是AI可悲的一面?
  
  《攻殼機動隊》講的人是AI的另一部分:半自動化,即喜歡喝酒的人換個機器胃,想喝多少都沒問題;手臂無力或殘疾的換個手臂,力大無窮;想防彈連身體都換掉除了頭,少佐就是這樣;腦洞大開的你可以開啟想象之門,天馬行空的去想象。當AI的應用無處不在的時候,誰來保證它的安全性,什麽叫作永生,記憶+任意一個人的身體?這些概念都令人深思。
  
  總體來說AI的出現會帶來若幹問題,1、誰將成社會的主體,2、AI能否成為人,3、AI網絡的安全性,4、什麽叫對人類好。
  
  從這4個問題入手,我們可以接下來考慮,人類需要什麽樣的AI?AI應該先進到什麽地步?哪些領域可以使用AI而別的絕對不請允許?
  
  現在人們生活中已經出現很多半AI的制成品,電視、空調、手機、各種車、飛機等各種需要使用電或油等能源來驅動的設備,成為收集人類行為和喜好的終端設備,給人們的“聽、看、住、行”等領域或感官帶來長遠的擴展,使人類的組織和溝通更加縝密和細致,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但無論如何,選擇權在人類手中,我願意關就關,願意開就開;AI是什麽?只要它遵循存在的基本原則,就可以想幹什麽幹什麽,人類從此失去對它的控制,即選擇權的跌落,而這無疑是人類的巨大退步!從微AI、小AI時代增強人類的機能開始,如果一旦超越人類的本能,中國的中庸理論有這樣的一套說法:滿溢理論-滿招損、謙受益;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人不能太傲慢,將自己的偏見應用於AI,妄想建造新時代的“通天塔”,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實現半AI半,將選擇權留在人類手中,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智能指的是什麽?可以先講三本書,一本叫行為之書,一本叫有字之書,一本叫無字之書。行為之書最為常見,日常道德的約束,對美好的向往,即國人立德之說;有字之書,是對行為之書的記錄,使後世依然可以作榜樣,如古人記錄戰爭、耕作、婚喪嫁娶等的生活行為,《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本草綱目》等數不勝數,也有雕刻在巖石上的壁面,龍門、敦煌等石窟,無不在使用有字之書來記錄行為之書的行為,體現一個民族或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一生的計劃,對世界的認識,一生所追求,為後世留下寶貴財富;而無字之書,又是思想的體現,將有字之書提升到哲學角度,如蘇東坡的“匹夫之勇,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對韓信勇氣的描述和贊嘆,中國的中庸理論指導思想,亞裏士多德的哲學理論,以無形之手來約束人類的行為,同“以德治國”對“以法治國”具備更大意義,告訴人們行為導向,畏天憫人、子孝父慈、尊老愛幼、兄愛弟悌等,可以說思想之導向比法律之導向影響大的多。即無字之書為行為之書提供依據,即人類行為的標準,以此不斷循環,增強人類的美好,祛除人類的邪惡,使未來可以向往,人類更加同心協力,美好生活可以創造!
  
  再次講智能是什麽?講一個人做事靠譜,首要條件是考慮周全,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使用自己的經驗智慧分析清楚,將事情大體的邏輯固定,即先後順序,力度大小,將之寫為固定程序即為智能;如遙控器利用紅外線,對空調進行開關、溫度調節,如汽車的方向盤利用杠桿等復雜原理,將車頭向左或向右,又如淘寶購物利用用戶查看記錄、收藏行為、個人各種特征如年齡、城市、薪資、家庭等因此,來進行個性化推薦,再如手機通過無線電和基站,進行彼此之間的通信等。以上講的這些都是智能,通過對物理世界的認識,對器的制造和使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而莊子認為造器給人們帶來方便,會引導人類制造各種奇技淫巧,最終讓人類迷失在這上面。自然莊子的解讀主要是說,人類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將帶來巨大的破壞力,對照目前的種種行為,這又何嘗不是呢?因此,智能化帶來人類一種危機:如何控制人類自己的欲望?雖然莊子的無為而治的消極處世思維讓很多人不理解,但這在未來人類極速向前發展的道路上,可能是一劑良藥,讓人類停止下來思考的一劑猛藥,而人類會在什麽時候思考,是不是地球發生核戰爭之後呢,不得而知,但一定需要這樣一個關口,人類才可以平衡向前發展。
  
  想想一下,現在半智能化時代給人類生活帶來各種便利,人類便貪心的希望全部智能化,又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哪些改變?上文講到的《機器人總動員》和《機械公敵》有講,人類將生活在程序化的時代,各種生活不能自理,又胖又蠢,無美好可言;與此同時,繁重的任務由機器人承擔,做手術、送快遞、做飯等,機器人將人類經驗學到手中,不斷復制,不斷更新和進化,除了具備重復勞動的技能,逐漸擁有人類情感,終將形成智慧,擁有自主意識,成為人類社會的主體,將人類的選擇權剝奪,使人類成為二等公民。而以上僅是猜想,考慮到每個人一出生需要學習新的“三本書”,而機器人卻可以復制又復制,在這上面已經慢了一步,人類的優勢在於想象力和創造力,機器又何嘗不能呢?目前機器,不AI,已經在索尼公司被驗證,可以通過閱讀Beatles中“列儂“寫的音樂包括歌詞和旋律,創造出一首新歌,風格一致,版權歸誰?隨著IBM”深藍“打敗”象棋大師“之後,谷歌的AlphaGo打敗人類的”圍棋大師“,意味著AI在重復這一層次的逐漸強大,它可以閱讀人類的所有知識,同時不斷自我交互,使自己變的比人類強大的多;中國的從語言自動翻譯、飛機自動駕駛開始,到”訊飛語音輸入法“識別語音、高鐵等鐵路運行、”百度智能導航“+汽車巡航逐步實現,在AI的道路上實現一個又一個的突破,到現在為止可以說是人類之幸吧,未來呢?
  
  上面回答兩個問題:誰將成為社會主體-機器人,AI是否會成為人-會。這兩條在上文解讀的偏少,因此需要再次解讀,人類將經歷四個階段,人類80%的勞動+20%的享受,50%+50%,20%+80%,無限趨近於0%+無限趨近於100%,而這中間誰是促進因素,無疑是AI,AI將逐漸剝奪人類勞動的權利,將人類變的愚蠢而又懶惰,你說這是AI的時代還是人類的時代,不好說吧?而AI將經歷,從物理常識的使用,到物理常識應用增強,到物理常識的全應用,到物理常識的擴展,到物理常識的探索和自更新;讀過《三體》的朋友應該對此記憶深刻,一個水滴可以讓人類戰艦全部毀滅,光速飛船的創造讓太空失去生機,一片二向箔讓多維向低維坍塌,可怕之處就在這裏,人類不可能掌握的技術,AI卻有可能提前掌握,那時候誰將成為社會主體-機器人,AI是否會成為人-不僅會,而且更強大,更可怕。人類的繁衍生殖,不斷從頭再來,就是為了防止人類成長過快,不斷反思,不斷返璞歸真,來喚醒人類的本性,意識到自身的弱小,弱小即安全,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這麽說;《三體》有講黑暗森林體系,當你牛到一定程度,你可以發現別人,別人也可以發現你,每個人都是帶槍的獵人,當別人發現你的時候,會不加解釋的”砰“一槍結束你的生命,而其他人也同樣如此,在一個陌生的環境,生命顯得尤其弱小和不安,下意識就會采取這樣的操作,人類艦隊的互相殘殺,”藍色空間號“和”青銅時代號“飛船對同類的殘忍毀滅,”誰是英雄,活下來的!”,誰說不是呢?而弱小使得強大文明不屑一顧,或者無信號可發現,即可躲避災難的來臨,傻人有傻福,傻子天照顧,至少文明可以持久一些吧。
  
  講完前兩條,其實透露著一些悲觀思維,但“章北海”的悲觀卻給人類帶來過生機,悲觀在某些時候展示的弱小卻可以成為拯救人類文明的稻草!接下來,講講後兩條,AI的安全性和什麽是對人類好:首先就要考慮AI網絡的安全性,當AI無處不在,那麽網絡就成為戰爭的核心武器,核反應堆泄露、高鐵脫軌,未來人造太陽異常,都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人類強大的同時,也在消耗著人類的福祉,人與自然到底該怎樣的和諧共處不應該被每個人牢記心中嗎?相信每個人都記得下面這個影像:
  
  沒錯,就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被攻擊後,《速度與激情8》展示的汽車武器攻擊效果,可能無處不在的AI智能準備謀殺你,而人類此時顯得是那麽的脆弱,片中使用一個俄羅斯首相的無助展示給人們這種場景;無論是《速8》的汽車,還是《攻殼機動隊》的AI服務機器人,它們是無處不在的危險制造者,我們不能像《機械公敵》裏剛開頭的女人一樣相信機器人為她拿藥,而警察誤解它是搶包,如果天真,那必將是災難。再說網絡安全性,《欺騙的藝術》一書講最終人們通過破解賭場的賭博機來獲得收益,連網後“熊貓燒香”到最近的“比特幣病毒”,無時無刻不在昭示著網絡安全性的重要;說到這個,如何在互聯網通信的五層協議,應用層、網絡層、傳輸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對網絡進行防護,如何在路由層和主機層對廣域網和局域網進行監視和處理,將成為人類社會從業計算機行業同仁面臨的重要課題,如果對安全感興趣,推薦雲舒大神在杭州創立的“默安科技”。隨著電商時代的廝殺日漸減少,位置導航和移動支付的完成,說明這個時代的日趨完善,伴隨著大數據產生的智能時代和小微企業服務,日後將成為互聯網的主基調。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大英帝國船堅炮利的傳說似乎是在昨天,BAT、矽谷和國家科技的日益強盛引領世界的新未來。
  
  想象一下,你的汽車被人惡意控制、車門緊關,你的房門被鎖、家裏的家具揮舞著各種向你逼近,門外無時無刻的空中墜落物,你是否會感覺到害怕?無人機運輸確實可以降低勞動成本,而一切的AI都在降低著人類生活的成本,解放著人類的本能,但勞動的本質,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是否應該被每個人牢記心中?失去勞動,人類將失去一切,無勞動、不永生!
  
  說這麽多嚴肅的話題,稍微來點輕松的,這是昨天李開復先生的微博。朱先生講人類為生活本能而勞累著,但依然擁有希望,因為人類是美好的,明天是美好的,人性存在;李先生調笑到,其實我是AI,我不會累,潛臺詞是因為AI會幫我減少人類本能的勞動,甚至幫我自動發微博。AI確實強大,但李先生卻從未提過AI的危險性所在,作為一名技術領域的大咖,博主對他的尊敬大於懷疑,但往往名人會帶動更多的人去參與一項事業,李先生也同樣如此,幾乎是中國AI提出的最早一批人,大家最近熟悉的吳恩達先生等均回國準備大幹一場,為人類解脫為本能而生存的枷鎖而努力著,這非常好,生產力要優於生產關系先進行改造,讓人類盡可能脫離低級趣味,或者叫低級本能,向馬洛斯高級需求前進。然而博主並不想潑大家冷水,只是想讓大家知道並記住幾件事,人性、人類的選擇權等,靠機器可以解放人的”口眼耳鼻舌“,但不可以事事都依靠它,就像父母不會想你長大後就靠你養活一樣的道理,人因勞動而光榮,人因本性而偉大!
  
  最後講一下什麽叫對人類好?“你媽逼你穿秋褲”,“你媽覺得你餓”等種種的類似,一直存在於中國人民的心中,父母總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告訴人該怎樣怎樣,當你小的時候,他們負擔起對你養育和教育的責任,當你大的時候,他們的諄諄教導依然不絕於耳;為什麽會這樣?先天慣性,做什麽事都有慣性,直接你跟他們理論一場,他們終於明白自己老了,新時代人有新的觀念,人類有一個習慣是非常好的,叫作知錯能改!減少人們生活中大部分災難性的問題。同樣的,你這樣能跟AI講清楚嗎,它不是人或者它裝作不是人,又或者它不聽人話,你將如何跟它理論和鬥爭?你做不到,它是機器,它是程度,它雖然是你創造的,但未來卻不一定由你掌控,我就問你:你怕不怕?父母尚且有慣性思維,機器更加強烈,想象一樣,得如何的鬥爭才能讓AI明白,這恐怕又會是一陣巨痛!雖然機器人三定律,或者叫三原則可以規避一些問題,但上文已講到,這是靠武力作為後盾的,如果你的軍隊是AI,你的警察是AI,甚至你的武器是AI,你的後盾將如何存在?對,你的後盾是不存在的,即機器人三定律或許是它不遵守的,當它用機器手握住你的喉嚨時,你當作何感想?莊子的消極,章北海的悲觀,滿溢理論,人類的驕傲,世界的生與滅,whatever。
  
  因此,無論何種法則,不可以讓機器,或者說AI成為主宰,當從生活習慣上適應無AI存在的生活,雖然無法回到”男耕女織“的冷兵器時代,人人需要一個君主來定奪好壞,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將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中,就如美國的巡回法庭,普通老百姓行使監督權和決策權一樣,我們不能讓一個饑餓小孩的奶奶去超市偷面包的行為出現,這是人類的良知,這也是人類高明於其他物種,甚至AI的關鍵因素。而半智能時代,軍隊成為年輕人鍛煉身體和智商、情商的平臺,如以色列的軍隊參軍訓練,警察以人的姿態去處理人們的事務糾紛,駕駛由人類自主操控、AI輔助,將會是人類的最美好時代;而關於程序怎麽自動化生成,則無需關心,最終依然要通過人類的審核,房間溫度遠程控制、熱水器遠程打開,依然要通過人類的雙手去操作,這些仍舊需要發展和延深,但最終記住一件事,人之所以為人,因為選擇權在自己手中,無論古時代的巫婆-抓住與英俊健碩軍官關系情同兄弟的國王,要求軍官娶她為妻,問他喜歡自己白天漂亮還是晚上漂亮時,軍官說你自己選擇,於是她選擇白天黑夜都漂亮,還是現代的女性,都需要人們給她一個選擇權,拐賣婦女兒童違法是人類對弱者的尊重。對於AI,將選擇權留在人類手中,仍舊是AI對人類尊重的象征,也唯有此,人類文明才能得以持續向前發展;人類不因強大而文明,而因保護弱者而文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論在現在還是過去,依然具有深刻教育意義!
  
  作家往往可以預示著人類的未來,不僅僅是明朝人希望借助火炮讓人上天的理想,還是《海底兩萬裏》對地球內部結構的想象,
  
  又或者是《三體》預示著宇宙的毀滅,還是《北京折疊》預示著人類階級的固化,博主只想說一句,人類文明的前進,不可以缺少對
  
  文學的重視,尤其科技文學的重視,尤其對一個從事科技行業的工作者而言,讀讀這些作者的書,會讓你腦洞大開,對未來有個清醒
  
  的認識,理解自己為什麽而存在,又為什麽而去創造;人類因無知而無畏,而探索,而學習,而總結,而智慧,而強大,然而當人強
  
  大到一定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如同名人效應一般,因此每個人都需要註重自己的修養和學識,使人類向著更加文明
  
  的方向發展。
  
  作為一名科技行業從業者,講完理論,往往還要再說說實踐,自己是否會加入AI浪潮中去,如果機器語言C、Java、PHP盛行的
  
  年代,Android和iOS誕生,給予許多計算機專業的同學新的發展道路,而羅胖也曾經說過”現代人最強的方面不在於某方面一直強,
  
  而在於隨著時代的發展,哪塊土地水草豐茂,就往哪塊土地遷徙,使自己一直處在時代的風口浪尖,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因此做
  
  還是不做,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未來會不會從事該行業,需要看際遇,博主不是強烈的主觀主義者,在於非涉及原則的基礎上。但
  
  給予大家的建議,仍然是能轉就轉,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強大,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才可以迎戰一波又一波知識浪潮的侵襲,才能立
  
  於不敗之潮頭。而現如今,AI面向幾個方面,一個是區塊鏈(比特幣、萊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一個是智能語音(科大訊飛、
  
  百度等公司從事領域),一個是智能安居(小米、美的等公司所從事領域),一個是大數據(淘寶等電商公司所從事領域),一個
  
  是安全(默安、騰訊等公司從事領域),一個是駕駛(Tesla、百度等公司所從事領域)。虛擬貨幣記錄人們交易的各類,具備唯一
  
  標識性,減少犯罪的產生,使支付更加便捷;幾千行代碼控制的智能駕駛系統已經完成,通過大量的人類行為和交通法則,以及
  
  路況信息等的教育和學習,AI將對復雜事務的應對更加得心應手,減少人類的駕駛累、困、禁錮之苦;智能語音將各種語言自動
  
  讀取,並且自動翻譯,將上帝為人類混亂之語言再次整合,將是又一項創舉,共同的語言提升溝通效率,讓人類協作的成本更加
  
  低廉;智能家居讓人類的生活更加便利,通過溫度、濕度、位置、天氣、習慣等的感知,自動處理房間環境,幫助人們按時吃藥,
  
  使人們高效率的休息和學習成為可能;大數據通過識別人類的各種行為,通過身體和興趣特征的讀取,為人們快速選擇做出巨大
  
  貢獻,節省人們的時間,有利於人們將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面;安全,將監控和處理危害人類的行為,減少惡意行為的產生,
  
  凈化網絡環境,為人們的生命做保證。
  
  學習AI開發,數學和編程兩項技能缺一不可,數學好意味著你可以走更遠,編程好意味著你的程序簡單、可讀性高。兩者綜合
  
  起來,數學好+編程差意味著雖然當前工作做不好,但依然可以有巨大上升空間,數學差+編程好意味著當前工作雖然做的好,但AI
  
  之路卻不好走,唯有數學好+編程好,那麽你未來持之以恒將成為AI界的吳恩達。以上均從技術方面來考慮,數學好成為衡量的重要
  
  元素,但你依然可以編程好+數學差來做產品,指導AI向前發展,正可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無論好與不好,如果你想進這個行
  
  業,總有你可以切入的入口。人生就是一場不回頭的路,不要停好好幹,爭取百歲之後回首生活多姿多彩、妙趣橫生,那麽將不枉
  
  來世上這一遭!
  
  AI涉及到的技術有:Hadoop、Spark、HsF、Java、Go、R、android、Python、圖片識別、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等。
  
  AI學習推薦:http://www.lieqibiji.com/ http://www.fanku1.com

AI將帶我們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