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性能常見術語

性能常見術語

完成 分享 一個 相對 如果 負載 平均值 內存大小 錯誤

前方

並發跟壓力和負載這三個前面介紹了,不多講了

事務

  性能測試當中,事務指的是端到端,就好比:一次登錄,一次支付

吞吐量

  這詞估計大多都聽過吧,就是指一次測試過程中網絡上傳輸的數據量的總和,也可以這樣說客戶端與服務器端進行的數據交互總量

①上升階段:吞吐量隨著負載的增加而增加,吞吐量和負載成正比;

②平穩階段:吞吐量隨著負載的增加而保持穩定,無太大變化或波動;

③下降階段:吞吐量隨著負載的增加而下降,吞吐量和負載成反比;

如圖:

技術分享

吞吐率

  吞吐率是傳輸時間,單位時間內處理客戶請求數量,它是衡量網絡性能的重要指標

TPS

  指服務器在單位時間內(秒)可以處理的事務數量,一般以request/second為單位

QPS

  指服務器在單位時間內(秒)處理的查詢請求速率

TPS與QPS區別

TPS和QPS都是衡量系統處理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和並發結合起來判斷系統的處理能力,TPS是事務,而QPS應該是TPS的子集

PV

  衡量一個頁面甚至網站流量的重要指標

RT/ART

  響應時間/平均響應時間,指一個事務花費多長時間完成,性能測試中平均響應時間更有代表意義

Thinking Time

  性能測試中,模擬用戶的真實操作場景,操作的事務與事務之間是有一定間隔的

連接池

  連接池是一個進程,多個連接在一個進程中存儲、管理,它是共享、可復用的(先檢查是否有閑置連接,如果沒有,則請求進入等待隊列)

資源使用率

技術分享

資源指標:

  CPU使用率:指用戶進程與系統進程消耗的CPU時間百分比,長時間情況下,一般可接受上限不超過85%;

  內存利用率:內存利用率=(1-空閑內存/總內存大小)*100%,一般至少有10%可用內存,內存使用率可接受上限為85%;

磁盤I/O: 磁盤主要用於存取數據,因此當說到IO操作的時候,就會存在兩種相對應的操作,存數據的時候對應的是寫IO操作,取數據的時候對應的是是讀IO操作,一般使用% Disk Time

系統指標:

  並發用戶數:單位時間內與系統發生交互的用戶數

  在線用戶數:某段時間內訪問系統的用戶數,這些用戶並不一定同時向系統提交請求

  平均響應時間:系統處理事務的響應時間的平均值;事務的響應時間是從客戶端提交訪問請求到客戶端接收到服務器響應所消耗的時間

  事務成功率:性能測試中,定義事務用於度量一個或者多個業務流程的性能指標

  超時錯誤率:主要指事務由於超時或系統內部其它錯誤導致失敗占總事務的比率;

性能常見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