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磁盤管理詳解

磁盤管理詳解

磁盤管理、fdisk、gdisk

一、簡介

對Linux而言,其哲學思想之一就是一切皆文件,因此Linux之上的所有設備都是通過文件接口來實現的,也就是說在訪問設備的時候就如同訪問一個文件一樣,因為它們使用的都是文件系統接口。

那我們要向設備中寫入數據是怎樣操作的?首先硬件設備在系統上會映射成一個一個文件,那我們在向硬件中寫入數據就相當於在文件中寫入數據。

二、設備文件

1.設備類型

塊設備:Block,其存取單位是“塊”,如硬盤;

字符設備:char,其存取單位是“字符”,如鍵盤;

2.設備文件

每一個設備都有一個文件作為它的訪問入口,此文件稱之為設備文件;該文件關聯至一個設備驅動程序,進而能夠跟與之對應的硬件設備進行通信。

3.設備號碼

用來標識設備,不同類別的設備用不同的設備號,同一類別的設備有不同的設備或多個設備,因此就有了主設備號和次設備號。

主設備號:major number,標識設備類型;

次設備號:minor number,標識同一類型下的不同設備;

可以通過ls -l /dev來查看設備文件的設備號碼,主設備號和次設備號通過逗號隔開,前面為主設備號,後面為次設備號,如下圖所示:

技術分享

三、磁盤設備的設備文件命名

1.硬盤接口類型

並行:數據傳輸有n根線並行傳輸

IDE:133MB/s

SCSI:640MB/s

串口:數據傳輸有一根線按照順序傳輸

SATA:6Gbps

SAS:6Gbps

USB:480MB/s

2.磁盤設備的設備文件命名:/dev/DEV_FILE

IDE:/dev/hd

SCSI,SATA,SAS,USB:/dev/sd

2.1.不同設備表示方法:在設備文件名後面追加一些字母a-z來表示:

/dev/sda,/dev/sdb,/dev/sdc

2.2.同一設備上的不同分區:采用數字遞增方式,如1,2...

/dev/sda1,/dev/sda2,/dev/sda3...

四、硬盤存儲術語

1.head:磁頭

2.track:磁道,存儲數據的地方

3.cylinder:柱面,一個柱面為8MB

4.secotr:扇區,512bytes

五、磁盤分區

1.磁盤兩種分區方式:

MBR:

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導記錄,使用32位表示扇區數,分區不超過2T。

GPT:

GPT:GUID patition table 支持128個分區,使用64位,支 持8Z( 512Byte/block )64Z ( 4096Byte/block);

使用128位UUID 表示磁盤和分區 GPT分區表自動備份在頭和尾兩份,並有CRC校驗位;

UEFI (統一擴展固件接口)硬件支持GPT;

2.0磁道0扇區

該扇區大小為512bytes,專門用來存儲MBR,MBR即主引導記錄,MBR又分為三部分:

446bytes:存儲boot loader,引導加載器;

64bytes:存儲分區表,有多少個分區,每個分區從哪裏開始到哪裏結束;其中每16bytes標識一個分區,因此一塊硬盤最多只能用4個主分區;

2bytes:前面信息的有效性標識(或者叫做結束標誌),用四個16進制數來表示55AA,表示前面510bytes是有效的;

註:①一塊磁盤要麽最多劃分4個主分區,要麽劃分成3個主分區+1個擴展分區(N個邏輯分區);

②當磁盤容量超過2T的時候,現在的MBR機制是沒辦法識別2T以後的磁盤空間的,此時就是要使用GPT機制來進行分區

六、管理分區

1.磁盤分區管理工具:fdisk、gdisk,parted

fdisk:創建MBR分區,交互式操作

gdisk:創建GPT分區,交互式操作

parted:高級分區操作(創建、復制、調整大小等等),非交互式操作,謹慎使用;

七、使用fdisk劃分分區

1.查看:fdisk -l [DEVICE]...,例如:fdisk -l /dev/sda;

2.創建分區:fdisk [DIVICE]...,例如:fdisk /dev/sda;

3.fdisk創建分區是一個交互式界面,有許多子命令:

p:顯示磁盤分區表;

n:創建新分區;

d:刪除分區;

t:修改分區的系統ID;

l:查看支持哪些分區ID;

w:保存並退出

q:不保存退出

註:centos6劃分分區是按柱面來劃分的;centos7是按扇區劃分的,在centos7上要以柱面方式顯示則可以使用fdisk -l -u=cylinder

    4.在Linux系統上增加硬盤後默認不會生效,使用以下命令使其生效: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
            
    5.查看/dev/sda硬盤512bytes的內容
    
            hexdump -C -v -n 512 /dev/sda;
    6.備份MBR
            dd if=/dev/sda of=/root/mbr bs=1 count=512;
            
    7.用mbr恢復分區信息
            dd if=mbr of=/dev/sdb;
            fdisk -l /dev/sdb;
            
    8.清零引導加載器
            dd if=/dev/zero of=/dev/sdb bs=1 count=446;
            hexdump -C -v -n 512 /dev/sdb;
            
    9.清零分區表
            dd if=/dev/zero of=/dev/sdb bs=1 count=64 skip=446 seek=446;
            hexdump -C -v -n 512 /dev/sdb;

八、同步分區表

1.查看內核是否識別新的分區:

(1)cat /proc/partitions;

(2)lsblk;

(3)ll /dev/sd*

2.對於已經有分區處於使用狀態的磁盤來講,新建分區後需要讓內核重新讀其分區表;

2.1新增分區:

格式: partx -a -n M:N /dev/DEVICE ;

kpartx -a /dev/DEVICE -f: force ;

centos6系列:partx -a /dev/DEVICE;例如:partx -a /dev/sda;

centos5,7系列:partprobe [/dev/DEVICE];


2.2刪除分區:

格式:partx -d -n M:N /dev/DEVICE;

centos6系列:partx -d --nr 7-8 /dev/DEVICE;

centos5,7系列:partprobe [/dev/DEVICE];

九、parted命令

parted的操作都是實時生效的,小心使用

用法:parted [選項]... [設備 [命令 [參數]...]...]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msdos

parted /dev/sdb print

parted /dev/sdb mkpart primary 1 200

parted /dev/sdb rm 1

parted -l








本文出自 “亞成-另一個LINUXER”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yacheng0316.blog.51cto.com/11878883/1958976

磁盤管理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