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3、函數

python--3、函數

{} 變參 否則 最大 一點 為什麽 fun 接口 cit

定義:

定義函數時,也相當於定義變量。會把函數體內的代碼存入開辟的內存空間中。使用函數時,通過func() 聲明是函數,其對應的值為代碼。函數是指將一組語句的集合通過一個名字(函數名)封裝起來,要想執行這個函數,只需調用其函數名即可。

特性:

  1. 減少重復代碼
  2. 使程序變的可擴展
  3. 使程序變得易維護

在Python中,定義一個函數要使用def語句,依次寫出函數名、括號、括號中的參數和冒號:,然後,在縮進塊中編寫函數體,函數的返回值用return語句返回。

函數中傳入的參數,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的值。參數分為實參和形參。

實參和形參

形參變量只有在被調用時才分配內存單元,在調用結束時,即刻釋放所分配的內存單元。因此,形參只在函數內部有效。函數調用結束返回主調用函數後則不能再使用該形參變量

實參可以是常量、變量、表達式、函數等,無論實參是何種類型的量,在進行函數調用時,它們都必須有確定的值,以便把這些值傳送給形參。因此應預先用賦值,輸入等辦法使參數獲得確定值

我們以自定義一個求絕對值的func函數為例:

def func(x):
    if x >= 0:
        return x
    else:
        return -x

註:函數體內部的語句在執行時,一旦執行到return時,函數就執行完畢,並將結果返回。因此,函數內部通過條件判斷和循環可以實現非常復雜的邏輯。

如果沒有return語句,函數執行完畢後也會返回結果,只是結果為None

return None

可以簡寫為return

return返回多個值

return x,y

返回值會是一個tuple!但是,在語法上,返回一個tuple可以省略括號,而多個變量可以同時接收一個tuple,按位置賦給對應的值,所以,Python的函數返回多值其實就是返回一個tuple,但寫起來更方便。

空函數及其作用

def func1():
    pass

pass即執行時什麽也不做。但缺少了pass,代碼運行就會有語法錯誤。

定義空函數的意義在於寫程序框架時屢清楚需要的各個功能。

小結

定義函數時,需要確定函數名和參數個數;

如果有必要,可以先對參數的數據類型做檢查;

函數體內部可以用return

隨時返回函數結果;

函數執行完畢也沒有return語句時,自動return None

函數可以同時返回多個值,但其實就是一個tuple。

函數的參數

除了正常定義的必選參數外,還可以使用默認參數、可變參數和關鍵字參數,使得函數定義出來的接口,不但能處理復雜的參數,還可以簡化調用者的代碼。

參數檢查

調用函數時,如果參數個數不對,Python解釋器會自動檢查出來,並拋出TypeError。

但是如果參數類型不對,Python解釋器就無法幫我們檢查。

默認參數

我們仍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如何定義函數的默認參數。先寫一個計算x2的函數:

def power(x):
    return x * x

當我們調用power函數時,必須傳入有且僅有的一個參數x

>>> power(5)
25
>>> power(15)
225

現在,如果我們要計算x3怎麽辦?可以再定義一個power3函數,但是如果要計算x4、x5……怎麽辦?我們不可能定義無限多個函數。

你也許想到了,可以把power(x)修改為power(x, n),用來計算xn,說幹就幹:

def power(x, n):
    s = 1
    while n > 0:
        n = n - 1
        s = s * x
    return s

對於這個修改後的power函數,可以計算任意n次方:

>>> power(5, 2)
25
>>> power(5, 3)
125

但是,這時調用代碼只輸入x的值就會失敗,因為增加了一個參數,導致無法正常調用。

這個時候,默認參數就排上用場了。由於我們經常計算x2,所以,完全可以把第二個參數n的默認值設定為2:

def power(x, n=2):
    s = 1
    while n > 0:
        n = n - 1
        s = s * x
    return s

這樣,當我們調用power(5)時,相當於調用power(5, 2)

>>> power(5)
25
>>> power(5, 2)
25

而對於n > 2的其他情況,就必須明確地傳入n,比如power(5, 3)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默認參數可以簡化函數的調用。設置默認參數時,有幾點要註意:

一是必選參數在前,默認參數在後,否則Python的解釋器會報錯(思考一下為什麽默認參數不能放在必選參數前面);

二是如何設置默認參數。

當函數有多個參數時,把變化大的參數放前面,變化小的參數放後面。變化小的參數就可以作為默認參數。

使用默認參數有什麽好處?最大的好處是能降低調用函數的難度。

有多個默認參數時,調用的時候,既可以按順序提供默認參數。

默認參數有個最大的坑,演示如下:

先定義一個函數,傳入一個list,添加一個END再返回:

def add_end(L=[]):
    L.append(‘END‘)
    return L

當你正常調用時,結果似乎不錯:

>>> add_end([1, 2, 3])
[1, 2, 3, ‘END‘]
>>> add_end([‘x‘, ‘y‘, ‘z‘])
[‘x‘, ‘y‘, ‘z‘, ‘END‘]

當你使用默認參數調用時,一開始結果也是對的:

>>> add_end()
[‘END‘]

但是,再次調用add_end()時,結果就不對了:

>>> add_end()
[‘END‘, ‘END‘]
>>> add_end()
[‘END‘, ‘END‘, ‘END‘]

很多初學者很疑惑,默認參數是[],但是函數似乎每次都“記住了”上次添加了‘END‘後的list。

原因解釋如下:

Python函數在定義的時候,默認參數L的值就被計算出來了,即[],因為默認參數L也是一個變量,它指向對象[],每次調用該函數,如果改變了L的內容,則下次調用時,默認參數的內容就變了,不再是函數定義時的[]了。

所以,定義默認參數要牢記一點:默認參數必須指向不變對象!

註:設計str、None這樣的不變對象的意義:因為不變對象一旦創建,對象內部的數據就不能修改,這樣就減少了由於修改數據導致的錯誤。此外,由於對象不變,多任務環境下同時讀取對象不需要加鎖,同時讀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們在編寫程序時,如果可以設計一個不變對象,那就盡量設計成不變對象。

可變參數

在Python函數中,還可以定義可變參數。顧名思義,可變參數就是傳入的參數個數是可變的,可以是1個、2個到任意個,還可以是0個。

我們以數學題為例子,給定一組數字a,b,c……,請計算a2 + b2 + c2 + ……。

要定義出這個函數,我們必須確定輸入的參數。由於參數個數不確定,我們首先想到可以把a,b,c……作為一個list或tuple傳進來,這樣,函數可以定義如下: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但是調用的時候,需要先組裝出一個list或tuple:

>>> calc([1, 2, 3])
14
>>> calc((1, 3, 5, 7))
84

如果利用可變參數,調用函數的方式可以簡化成這樣:

>>> calc(1, 2, 3)
14
>>> calc(1, 3, 5, 7)
84

所以,我們把函數的參數改為可變參數: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定義可變參數和定義list或tuple參數相比,僅僅在參數前面加了一個*號。在函數內部,參數numbers接收到的是一個tuple,因此,函數代碼完全不變。但是,調用該函數時,可以傳入任意個參數,包括0個參數:

>>> calc(1, 2)
5
>>> calc()
0

如果已經有一個list或者tuple,要調用一個可變參數怎麽辦?可以這樣做:

>>> nums = [1, 2, 3]
>>> calc(nums[0], nums[1], nums[2])
14

這種寫法當然是可行的,問題是太繁瑣,所以Python允許你在list或tuple前面加一個*號,把list或tuple的元素變成可變參數傳進去:

>>> nums = [1, 2, 3]
>>> calc(*nums)
14

這種寫法相當有用,而且很常見。

關鍵字參數

可變參數允許你傳入0個或任意個參數,這些可變參數在函數調用時自動組裝為一個tuple。而關鍵字參數允許你傳入0個或任意個含參數名的參數,這些關鍵字參數在函數內部自動組裝為一個dict。請看示例:

def person(name, age, **kw):
    print ‘name:‘, name, ‘age:‘, age, ‘other:‘, kw

函數person除了必選參數nameage外,還接受關鍵字參數kw。在調用該函數時,可以只傳入必選參數:

>>> person(‘Michael‘, 30)
name: Michael age: 30 other: {}

也可以傳入任意個數的關鍵字參數:

>>> person(‘Bob‘, 35, city=‘Beijing‘)
name: Bob age: 35 other: {‘city‘: ‘Beijing‘}
>>> person(‘Adam‘, 45, gender=‘M‘, job=‘Engineer‘)
name: Adam age: 45 other: {‘gender‘: ‘M‘, ‘job‘: ‘Engineer‘}

關鍵字參數有什麽用?它可以擴展函數的功能。比如,在person函數裏,我們保證能接收到nameage這兩個參數,但是,如果調用者願意提供更多的參數,我們也能收到。試想你正在做一個用戶註冊的功能,除了用戶名和年齡是必填項外,其他都是可選項,利用關鍵字參數來定義這個函數就能滿足註冊的需求。

和可變參數類似,也可以先組裝出一個dict,然後,把該dict轉換為關鍵字參數傳進去:

>>> kw =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 person(‘Jack‘, 24, city=kw[‘city‘], job=kw[‘job‘])
name: Jack age: 24 other: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當然,上面復雜的調用可以用簡化的寫法:

>>> kw =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 person(‘Jack‘, 24, **kw)
name: Jack age: 24 other: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參數組合

在Python中定義函數,可以用必選參數、默認參數、可變參數和關鍵字參數,這4種參數都可以一起使用,或者只用其中某些,但是請註意,參數定義的順序必須是:必選參數、默認參數、可變參數和關鍵字參數。

比如定義一個函數,包含上述4種參數:

def func(a, b, c=0, *args, **kw):
    print ‘a =‘, a, ‘b =‘, b, ‘c =‘, c, ‘args =‘, args, ‘kw =‘, kw

在函數調用的時候,Python解釋器自動按照參數位置和參數名把對應的參數傳進去。

>>> func(1, 2)
a = 1 b = 2 c = 0 args = () kw = {}
>>> func(1, 2, c=3)
a = 1 b = 2 c = 3 args = () kw = {}
>>> func(1, 2, 3, ‘a‘, ‘b‘)
a = 1 b = 2 c = 3 args = (‘a‘, ‘b‘) kw = {}
>>> func(1, 2, 3, ‘a‘, ‘b‘, x=99)
a = 1 b = 2 c = 3 args = (‘a‘, ‘b‘) kw = {‘x‘: 99}

最神奇的是通過一個tuple和dict,你也可以調用該函數:

>>> args = (1, 2, 3, 4)
>>> kw = {‘x‘: 99}
>>> func(*args, **kw)
a = 1 b = 2 c = 3 args = (4,) kw = {‘x‘: 99}

所以,對於任意函數,都可以通過類似func(*args, **kw)的形式調用它,無論它的參數是如何定義的。

小結

Python的函數具有非常靈活的參數形態,既可以實現簡單的調用,又可以傳入非常復雜的參數。

默認參數一定要用不可變對象,如果是可變對象,運行會有邏輯錯誤!

要註意定義可變參數和關鍵字參數的語法:

*args是可變參數,args接收的是一個tuple;

**kw是關鍵字參數,kw接收的是一個dict。

以及調用函數時如何傳入可變參數和關鍵字參數的語法:

可變參數既可以直接傳入:func(1, 2, 3),又可以先組裝list或tuple,再通過*args傳入:func(*(1, 2, 3))

關鍵字參數既可以直接傳入:func(a=1, b=2),又可以先組裝dict,再通過**kw傳入:func(**{‘a‘: 1, ‘b‘: 2})

使用*args**kw是Python的習慣寫法,當然也可以用其他參數名,但最好使用習慣用法。

全局與局部變量

在子程序中定義的變量稱為局部變量,在程序的一開始定義的變量稱為全局變量。 全局變量作用域是整個程序,局部變量作用域是定義該變量的子程序。 當全局變量與局部變量同名時: 在定義局部變量的子程序內,局部變量起作用;在其它地方全局變量起作用。

python--3、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