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5性能分析定律

+5性能分析定律

html 研發 www. .html 收入 name 自己的 版本 title

一、摩爾定律

計算機第一定律——摩爾定律Moore定律1965年,戈登·摩爾(GordonMoore)準備一個關於計算機存儲器發展趨勢的報告。他整理了一份觀察資料。在他開始繪制數據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趨勢。每個新芯片大體上包含其前任兩倍的容量,每個芯片的產生都是在前一個芯片產生後的18-24個月內。如果這個趨勢繼續的話,計算能力相對於時間周期將呈指數式的上升。Moore的觀察資料,就是現在所謂的Moore定律,
 
摩爾定律‘"?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版本":
 
1、集成電路芯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
 
2、微處理器的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倍。
 
3、用一個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每隔18個月翻兩番。
以上幾種說法中,以第一種說法最為普遍,第二、三兩種說法涉及到價格因素,其實質是一樣的。三種說法雖然各有千秋,但在一點上是共同的,即"翻番"的周期都是18個月,至於"翻一番"(或兩番)的是"集成電路芯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是整個"計算機的性能",還是"一個美元所能買到的性能"就見仁見智了。

二、安迪比爾定律

我們都知道摩爾定律對IT產業發展規律的概括早已被證明是正確的,硬件產業確實在以每18到20個月的速度實現性能翻番。最近我又學習到了一個新的的定律,叫做安迪-比爾定律——安迪給你的,比爾都會拿走。

安迪指的是Intel的創始人之一Andy Grove,比爾當然就是微軟的創始人之一Bill Gates了。安迪-比爾定律的意思就是說,Intel不斷地提高CPU的計算能力,而微軟就用新的操作系統來吃掉它。大而化之,就是硬件性能的提高總會 迅速被新的軟件消耗掉,對用戶來說,除了不知道用不用得上的新功能,最終得到的沒什麽區別

在摩爾定律驅使下瘋狂投資、研發、生產、升級的廠商們,怎麽才能收回數以十億甚至百億計的成本呢?通過安迪比爾定律可知

三、反摩爾定律

反摩爾定律”—一個IT公司如果今天和十八個月前賣掉同樣多的、同樣的產品,它的營業額就要降一半

反摩爾定律對於所有的IT公司來講,都是非常可悲的,因為一個IT公司花了同樣的勞動,卻只得到以前一半的收入。所有的硬件和設備生產廠活得都非常辛苦,一旦無法趕上摩爾定律的發展速度,它的盈利可能就一落千丈。

根據統計,單純生產硬件的廠商越來越辛苦,因為技術角度的突破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投入,因此,許多IT廠商開始實施自己的“軟化”計劃,在硬件平臺的基礎上拓展軟件和服務產品線,來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惠普便是其中之一。

當然 :

+1阿姆達爾定律

也可以寫上

+5性能分析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