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初識計算機網絡(4)—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初識計算機網絡(4)—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system machine pen 參考 模型 體系結構 可見 數據交換 但是

  對於一個復雜的計算機網絡,為了達到在計算機網絡上兩臺計算機數據通信的目的,有許多工作要去完成,比如如何識別網絡上的這臺計算機、查明對方的計算機是否開機是否聯網、數據傳送錯誤等一系列問題。由此可見,實現兩臺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必須要有很高的協調功能。這種協調是相當復雜的。為了設計這樣的復雜網絡,ARPANET(American Research Project Architecture Network)提出了分層的概念。
  在1974年,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宣布了系統網絡體系結構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它就用到了分層的概念。之後其他公司也相繼退出了自己的不同名稱的體系結構。
  這時候就出現問題了

。不同得到體系結構出現後,在每一種體系結構所屬下的互連很容易地實現了,但是由於不同的體系結構,使得不同公司的設備很難連通。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不同的網絡體系的用戶迫切需要通信,這就尷尬了。所以為了使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絡能夠互連,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建立了專門的機構研究這個問題,最後提出了世界範圍內的互聯標準框架:開放系統互聯基本參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任何一家公司的網絡體系只要遵循OSI,就可以實現數據通信。(這裏所說的系統僅僅是指網絡互連有關的部分。)OSI/RM在1983年正式成為國際標準ISO 7498。也就是所謂的七層協議體系結構。
  後來又出問題了
。OSI視圖達到一種理想境界,讓全球的計算機系統都遵循統一標準,實現全球的數據交換,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雖然整套OSI/RM都制定出來了,但是基於TCP/IP的互聯網已經在全球相當大的範圍內運行了,與此同時找不到什麽商家能生產出符合OSI標準的商業產品。唉,真心尷尬了。最後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OSI只獲得了一些理論的研究成果,但市場化方面就事與願違了現今規模最大的tcp/ip並沒有使用OSI標準。
那麽OSI為什麽就失敗了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 OSI的專家們缺乏實際經驗,在完成OSI標準是缺乏商業驅動力。
  • OSI的協議實現起來比較困難,運行效率低。
  • OSI標準的指定時間太長,使得按OSI標準生產的設備無法及時投入市場。
  • OSI的層次劃分不太合理,有些功能在多個層次中多次出現。

  最後,就成為了這樣一個結果:得到廣泛應用的不是法律上的OSI國際標準,而是非國際標準TCP/IP,最後TCP/IP被常常稱為了事實上的國際標準。

初識計算機網絡(4)—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