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18. Python 類

18. Python 類

python   類

Python是一門面向對象的語言,對於面向對象語言來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類(Class)和實例(Intance),所以python在創建一個類或者一個對象時很容易的。


類(Class):用來描述具有相同的屬性和方法的對象的集合。它定義了該集合中每個對象所共有的屬性和方法。對象是類的實例。

class  ClassName:
    """類的說明"""
    類的內容

【類的內容可以寫類的全局變量,方法等】

舉個例子:

class ren(object):
    ‘‘‘this is a new class‘‘‘
    name = ‘meinv‘
    sex = ‘woman‘
    
a = ren()
print(type(a))
print(a.name)
print(a.sex)
a.age = 10
print(a.age)

結果:

<class ‘__main__.ren‘>

meinv

woman

10


解釋:

1.object默認是所有類的父類,不寫默認繼承object

2.a = ren(),就是把類ren實例化,

3.以上打印a的類型就是一個ren的類

4.調用類的方法和變量,直接實例化類的後面直接用“.”調用就可以。

5.如果想給實例a添加變量或者賦值,可以直接用“.”加變量賦值就可以了


2.類的構造器

__init__ 構造函數,在生成對象時調用。由於類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創建實例的時候,把一些我們認為必須綁定的屬性強制填寫進去。

通過定義一個特殊的__init__方法,在創建實例的時候,就把name,score等屬性綁上去: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註意到__init__方法的第一個參數永遠是self,表示創建的實例本身,因此,在__init__方法內部,就可以把各種屬性綁定到self,因為self就指向創建的實例本身。


有了__init__方法,在創建實例的時候,就不能傳入空的參數了,必須傳入與__init__方法匹配的參數,但self不需要傳,Python解釋器自己會把實例變量傳進去: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s = Student(‘ling‘, 89)
print(s.name)
print(s.score)

結果:

ling

89

解釋:

1,在傳遞參數的時候,必須是傳遞兩個參數,name和score,不然報錯

2,Self的參數不用傳遞,python自動會把Student實例化的s傳遞給第一個參數,即self


3.類的繼承

有一個現有的A類,現在需要寫一個B類,但是B類是A類的特殊版,我們就可以使用繼承,B類繼承A類時,B類會自動獲得A類的所有屬性和方法,A類稱為父類,B類陳為子類,子類除了繼承父類的所有屬性和方法,還可以自定義自己的屬性和方法,大大增加了代碼的復用性。

繼承類的格式:

class A(父類):
	…

Python的類支持多繼承,而java沒有多繼承,但是可以有多接口的實現python的多繼承很簡單,下面來看一下多繼承的格式:

class A:        # 定義類 A
.....

class B:         # 定義類 B
.....

class C(A, B):   # 繼承類 A 和 B
.....

多繼承其實在需要在父類的位置,直接寫多個父類就可以,然後用“,”分開就可以了,C類就同時繼承了A類和B類。


Python類的繼承註意事項:

1.在繼承中類的構造(__init()方法)不會自動調用,它需要在子類的構造中親自調用。

2.Python總是首先子類中的方法,如果子類沒有找到,才回去父類中查找。

例子1:

class parent:
    name = ‘parent‘
    age = 100
    def __init__(self):
        print(‘my name is parent‘)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def get_age(self):
        return self.age
class child(parent):
    def __init__(self):
        print(‘my name is clild‘)
    def hello(self):
        print(‘hello child‘)
a = child()
a.hello()
print(a.get_name())
print(a.get_age())

結果:

my name is clild

hello child

parent

100


例子2

class parent:
    name = ‘parent‘
    age = 100
    def __init__(self):
        print(‘my name is parent‘)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def get_age(self):
        return self.age
class child(parent):
    def hello(self):
        print(‘hello child‘)
a = child()
a.hello()
print(a.get_name())
print(a.get_age())

結果:

my name is parent

hello child

parent

100

解釋:

以上兩個例子,如果子類沒有定義__init__()方法,子類初始化的時候就會調用父類的方法,但是當子類定義了__init__()方法,子類就不會調用父類的__init__()方法,那如果子類想實現父類構造器中的方法,然後自己在寫自己特殊的方法呢,這樣該怎麽辦呢?

super()
class parent(object):
    name = ‘parent‘
    age = 100
    def __init__(self):
        print(‘my name is parent‘)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def get_age(self):
        return self.age
class child(parent):
    def __init__(self):
        super(child, self).__init__()
        print(‘my name is clild‘)
    def hello(self):
        print(‘hello child‘)
a = child()
a.hello()
print(a.get_name())
print(a.get_age())

結果:

my name is parent

my name is clild

hello child

parent

100


解釋:

這時候就出現了子類調用父類的__init__()的方法


註意:

這裏在class parent(object):定義父類的時候,一定要寫繼承object類,

不然那就會有如下的報錯信息:

TypeError: super() argument 1 must be type, not classobj

增加 parent(object) 就可以輕松解決。



本文出自 “筆記空間”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286577399.blog.51cto.com/10467610/1979463

18. Python 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