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ava常量池理解與總結

Java常量池理解與總結

final java 地址 表達式 語句 www 表示 new 基礎

一.相關概念


  1. 什麽是常量
    用final修飾的成員變量表示常量,值一旦給定就無法改變!
    final修飾的變量有三種:靜態變量、實例變量和局部變量,分別表示三種類型的常量。

  2. 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
    在Class文件結構中,最頭的4個字節用於存儲魔數Magic Number,用於確定一個文件是否能被JVM接受,再接著4個字節用於存儲版本號,前2個字節存儲次版本號,後2個存儲主版本號,再接著是用於存放常量的常量池,由於常量的數量是不固定的,所以常量池的入口放置一個U2類型的數據(constant_pool_count)存儲常量池容量計數值。
    常量池主要用於存放兩大類常量:字面量(Literal)和符號引用量

    (Symbolic References),字面量相當於Java語言層面常量的概念,如文本字符串,聲明為final的常量值等,符號引用則屬於編譯原理方面的概念,包括了如下三種類型的常量:

    • 類和接口的全限定名
    • 字段名稱和描述符
    • 方法名稱和描述符
  3. 方法區中的運行時常量池
    運行時常量池是方法區的一部分。
    CLass文件中除了有類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還有一項信息是常量池,用於存放編譯期生成的各種字面量和符號引用,這部分內容將在類加載後進入方法區的運行時常量池中存放。
    運行時常量池相對於CLass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征是具備動態性,Java語言並不要求常量一定只有編譯期才能產生,也就是並非預置入CLass文件中常量池的內容才能進入方法區運行時常量池,運行期間也可能將新的常量放入池中,這種特性被開發人員利用比較多的就是String類的intern()

    方法。

  4. 常量池的好處
    常量池是為了避免頻繁的創建和銷毀對象而影響系統性能,其實現了對象的共享。
    例如字符串常量池,在編譯階段就把所有的字符串文字放到一個常量池中。
    (1)節省內存空間:常量池中所有相同的字符串常量被合並,只占用一個空間。
    (2)節省運行時間:比較字符串時,==比equals()快。對於兩個引用變量,只用==判斷引用是否相等,也就可以判斷實際值是否相等。

  5. 雙等號==的含義
    基本數據類型之間應用雙等號,比較的是他們的數值。
    復合數據類型(類)之間應用雙等號,比較的是他們在內存中的存放地址。

二.8種基本類型的包裝類和常量池


  1. java中基本類型的包裝類的大部分都實現了常量池技術,
    即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Boolean;

Integer i1 = 40;
Integer i2 = 40;
System.out.println(i1==i2);//輸出TRUE

這5種包裝類默認創建了數值[-128,127]的相應類型的緩存數據,但是超出此範圍仍然會去創建新的對象。

//Integer 緩存代碼 :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Integer i1 = 400;
Integer i2 = 400;
System.out.println(i1==i2);//輸出false

兩種浮點數類型的包裝類Float,Double並沒有實現常量池技術。

Double i1=1.2;
Double i2=1.2;
System.out.println(i1==i2);//輸出false

應用常量池的場景
(1)Integer i1=40;Java在編譯的時候會直接將代碼封裝成Integer i1=Integer.valueOf(40);,從而使用常量池中的對象。
(2)Integer i1 = new Integer(40);這種情況下會創建新的對象。

Integer i1 = 40;
Integer i2 = new Integer(40);
System.out.println(i1==i2);//輸出false

Integer比較更豐富的一個例子

Integer i1 = 40;
Integer i2 = 40;
Integer i3 = 0;
Integer i4 = new Integer(40);
Integer i5 = new Integer(40);
Integer i6 = new Integer(0);

System.out.println("i1=i2   " + (i1 == i2));
System.out.println("i1=i2+i3   " + (i1 == i2 + i3));
System.out.println("i1=i4   " + (i1 == i4));
System.out.println("i4=i5   " + (i4 == i5));
System.out.println("i4=i5+i6   " + (i4 == i5 + i6));   
System.out.println("40=i5+i6   " + (40 == i5 + i6));
i1=i2   true
i1=i2+i3   true
i1=i4   false
i4=i5   false
i4=i5+i6   true
40=i5+i6   true
  1. 解釋:語句i4 == i5 + i6,因為+這個操作符不適用於Integer對象,首先i5和i6進行自動拆箱操作,進行數值相加,即i4 == 40。然後Integer對象無法與數值進行直接比較,所以i4自動拆箱轉為int值40,最終這條語句轉為40 == 40進行數值比較。
    Java中的自動裝箱與拆箱

三.String類和常量池


  1. String對象創建方式

  String str1 = "abcd";
  String str2 = new String("abcd");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false
  • 這兩種不同的創建方法是有差別的,第一種方式是在常量池中拿對象,第二種方式是直接在堆內存空間創建一個新的對象。
    只要使用new方法,便需要創建新的對象。

  • 連接表達式 +
    (1)只有使用引號包含文本的方式創建的String對象之間使用“+”連接產生的新對象才會被加入字符串池中。
    (2)對於所有包含new方式新建對象(包括null)的“+”連接表達式,它所產生的新對象都不會被加入字符串池中。

String str1 = "str";
String str2 = "ing";

String str3 = "str" + "ing";
String str4 = str1 + str2;
System.out.println(str3 == str4);//false

String str5 = "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3 == str5);//true

java基礎:字符串的拼接

特例1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 = "ab"; // 常量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B = "cd"; // 常量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A + B;  // 將兩個常量用+連接對s進行初始化 
String t = "abcd";   
if (s == t) {   
    System.out.println("s等於t,它們是同一個對象");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不等於t,它們不是同一個對象");   
}   
} 
s等於t,它們是同一個對象

A和B都是常量,值是固定的,因此s的值也是固定的,它在類被編譯時就已經確定了。也就是說:String s=A+B; 等同於:String s="ab"+"cd";特例2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 // 常量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B;    // 常量B
static {   
A = "ab";   
B = "c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將兩個常量用+連接對s進行初始化   
String s = A + B;   
String t = "abcd";   
if (s == t) {   
    System.out.println("s等於t,它們是同一個對象");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不等於t,它們不是同一個對象");   
}   
} 
s不等於t,它們不是同一個對象
    • A和B雖然被定義為常量,但是它們都沒有馬上被賦值。在運算出s的值之前,他們何時被賦值,以及被賦予什麽樣的值,都是個變數。因此A和B在被賦值之前,性質類似於一個變量。那麽s就不能在編譯期被確定,而只能在運行時被創建了。
  • String s1 = new String("xyz"); 創建了幾個對象?
    考慮類加載階段和實際執行時。
    (1)類加載對一個類只會進行一次。"xyz"在類加載時就已經創建並駐留了(如果該類被加載之前已經有"xyz"字符串被駐留過則不需要重復創建用於駐留的"xyz"實例)。駐留的字符串是放在全局共享的字符串常量池中的。
    (2)在這段代碼後續被運行的時候,"xyz"字面量對應的String實例已經固定了,不會再被重復創建。所以這段代碼將常量池中的對象復制一份放到heap中,並且把heap中的這個對象的引用交給s1 持有。
    這條語句創建了2個對象。

  • java.lang.String.intern()
    運行時常量池相對於CLass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征是具備動態性,Java語言並不要求常量一定只有編譯期才能產生,也就是並非預置入CLass文件中常量池的內容才能進入方法區運行時常量池,運行期間也可能將新的常量放入池中,這種特性被開發人員利用比較多的就是String類的intern()方法。
    String的intern()方法會查找在常量池中是否存在一份equal相等的字符串,如果有則返回該字符串的引用,如果沒有則添加自己的字符串進入常量池。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new String("計算機");
   String s2 = s1.intern();
   String s3 = "計算機";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 (s1 == s2));
   System.out.println("s3 == s2? " + (s3 == s2));
}

s1 == s2? false
s3 == s2? true

字符串比較更豐富的一個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hello = "Hello", lo = "lo";
   System.out.println((hello == "Hello") + " ");
   System.out.println((Other.hello == hello) + " ");
   System.out.println((other.Other.hello == hello) + "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Hel"+"lo")) + "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Hel"+lo)) + "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Hel"+lo).intern());
}   
}
class Other { static String hello = "Hello"; }
package other;
public class Other { public static String hello = "Hello"; }

true true true true false true
  1. 在同包同類下,引用自同一String對象.
    在同包不同類下,引用自同一String對象.
    在不同包不同類下,依然引用自同一String對象.
    在編譯成.class時能夠識別為同一字符串的,自動優化成常量,引用自同一String對象.
    在運行時創建的字符串具有獨立的內存地址,所以不引用自同一String對象.

[2015-08-26]


from:http://www.jianshu.com/p/c7f47de2ee80

















Java常量池理解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