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訪問權限控制

2.訪問權限控制

st2 child 根據 class a 價值 名稱 檢驗 簡潔 dem

訪問權限 http://www.cnblogs.com/aademeng/articles/6189736.html

Java 訪問權限控制

為什麽要有訪問權限控制?

重構(Refactor)即對現有代碼進行重新構造、書寫,從而使得代碼更具有可讀性、更容易被用戶理解,同時也更具可維護性,這已是現代程序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重構卻並非易事,尤其是對於類庫設計者而言,因為他們所書寫的代碼往往被眾多客戶端程序員使用,而這些使用者是不希望類庫發生變化的,於他們而言,類庫越穩定越好。矛盾就此誕生。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Java 提供了訪問權限控制機制。通過為不同的類、成員設置不同的訪問權限,以控制客戶端程序員對不同權限代碼的控制權,從而間接實現將變動的事物與不變的事物進行區分的目的。

由此可知,進行訪問權限控制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是為了使用戶(通常指客戶端程序員)不要觸碰那些他們不該觸碰的部分,這部分對於類內部的操作是必要的,但是它並不屬於客戶端程序員所需接口的一部分。因此,將這一類方法和域設為private的,對於客戶端程序員而言是一種服務,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可以比較清楚地了解到在類庫中哪一部分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需要了解的,哪一部分是不需要進行研究,可以忽略的,這樣可以簡化他們的工作;

第二是為了讓類庫的設計者能夠將提供給客戶使用的代碼與用於類內部工作的代碼區分開來,從而能夠對類內部代碼進行修改而不用擔心這樣會對客戶端程序員產生重大影響。比如某個類庫設計者開始設計了一個類庫,提供了一些很有實用價值的類給其他程序員使用以簡化他們的工作,但是後面又發現通過對代碼進行重構,改寫某些方法,可以使得該類庫的性能大大提升。此時就會發現將接口與實現相分離是多麽的重要,這樣該類庫設計者就可以對內部結構進行修改而不影響外部使用者對已有接口的使用了。Java 訪問權限控制就可以確保不會有任何客戶端程序員會依賴於某一個類的底層實現細節。

如何進行訪問權限控制?

Java訪問權限控制機制提供了大小不同的四種訪問權限修飾詞,分別代表對於類、成員、方法(為方便起見,以下將類、成員和方法這些能被訪問權限修飾詞修飾的部分統稱為成員)的不同訪問權限。這四種權限由大至小依次為:public、protected、package和private。

public:接口訪問權限,該訪問權限意味著任何包中的任何類都可以對該成員進行訪問;

protected:繼承訪問權限,擁有繼承訪問權限的成員可以被同一包中的其他類訪問、也可以被該類的子類訪問(無論是否處於同一個包中),但是不能被不同包中的非子類訪問;

package:包訪問權限,也是默認訪問權限,當未給成員賦予任何訪問權限修飾詞時,該成員即為包訪問權限,擁有該訪問權限的成員只能被同一包中的類訪問;不同包中的類無訪問權(即便是子類也不行);

private:私有權限,該權限意味著除了包含該成員的類以外,其余的類均不能夠訪問該成員。

下面通過一個表格說明這四類訪問權限的作用域,會更加簡潔明了。

同一個類 同一個包 不同包中的子類 不同包中的非子類

public OK OK OK OK

protected OK OK OK

package OK OK

private OK

包:庫單元

Java 語言中,包可以看做是一個庫單元,一個包內會包含一組類,這組類在單一的名字空間之下被組織在一起,通常是為了完成同一類功能。

當編寫一個Java源代碼文件時,此文件通常被稱之為一個編譯單元(即一個.java的文件),每個編譯單元都只能有 0~1 個public類,但允許存在多個非public的類。經過編譯,每個類均會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 .class 文件,Java可運行程序就是一組可以打包並壓縮為一個 Java文檔文件(jar文件)的 .class文件。Java解釋器負責這些文件的查找、裝載和解釋。

Java 解釋器的運行過程如下:首先,找出環境變量CLASSPATH(可以通過操作系統來設置,有時也可通過安裝程序來設置)CLASSPATH包含一個或多個目錄,用作查找.class文件的根目錄,從根目錄開始,解釋器獲取包的名稱並將每個句點替換成反斜杠,以從CLASSPATH根中產生一個路徑名稱。得到的路徑會與CLASSPATH中各個不同的項相連接,解釋器就在這些目錄中查找與你所要創建的類名稱相關的.class文件。解釋器還會去查找某些涉及Java解釋器所在位置的標準目錄。

小技巧:通過 import 改變行為

Java沒有C的條件編譯功能,該功能能夠可以使你不必更改任何程序代碼就能夠切換開關並產生不同的行為。Java去掉此功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C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此功能來解決跨平臺問題,即程序代碼的不同部分是根據不同的平臺來編譯的。由於Java自身可以自動跨越不同的平臺,因此該功能於Java而言作用不大。但是條件編譯也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功能,如調試。調試功能在開發過程中是開啟的,而在發布的產品中是禁用的。不過在Java中可以通過修改被導入的package來實現這一目的,也就是說留有兩個package,一個包含調試時的代碼,一個包含發布時的代碼,這樣通過import不同的包便可以實現切換。

總結

Java語言通過訪問權限控制機制實現將將變動的事物與不變的事物進行區分的目的;

Java中的訪問權限由寬至緊依次為:public、protected、package和private;

Java非內部類只能擁有public或package兩種權限,不能被設為protected或private,不能設為private很好理解,因為如果將類設為private的,那麽該類就只能被自己訪問,這樣的類毫無意義,至於為什麽不能設為protected,不是很清楚;但是非內部類四種權限均可以使用;

取得對某一成員的訪問控制權的方法:

將該成員設為 public ,這樣任何類均可以訪問該成員;

不設該成員的訪問權限,並將需要訪問該成員的類置於同一個包中;

通過繼承來訪問,同一包中的子類可以訪問父類的public、protected和package成員,非同一包中的子類可以訪問父類的public和protected成員;

通過提供訪問器和變異器(即get/set方法)修改類的成員變量;

實驗基地

任何理論只有落於實處才能真正為人所理解,編程語言就更是如此啦,說了那麽一大堆,還不如幾行代碼來的實在。本實驗基地就通過幾個類演示 Java 的訪問權限控制機制。

有兩個包:AccessTest和AccessTest2

ClassAccess 和 AccessA位於同一個 Java文件中,均包含四種訪問權限的方法

通過AccessMain 、AccessMain2 和 Child 三個類可以檢驗四種不同訪問權限在同一個包中、不同包中和不同包子類中的可訪問性

package AccessTest;

import static util.OutUtil.print;

public class ClassAccess {

public ClassAccess() {

print("public AccessA");

}

public void publicMethod(){

print("public method in ClassAccess");

}

void packageMethod(){

print("package method in ClassAccess");

}

protected void protectedMethod(){

print("protected method in ClassAccess");

}

private void privateMethod(){

print("private method in ClassAccess");

}

}

class AccessA{

public class classA{}

protected class classB{}

class classC{}

private class classD{}

public AccessA() {

print("public AccessA");

}

public void publicMethod(){

print("public method in AccessA");

}

void packageMethod(){

print("package method in AccessA");

}

protected void protectedMethod(){

print("protected method in AccessA");

}

private void privateMethod(){

print("private method in AccessA");

}

}

// 用 protected 或 private 修飾類時會提示

// modifier ‘protected‘或 ‘private‘ not allowed here

//private class AccessB{

// public AccessB() {

// print("public AccessB");

// }

//}

package AccessTest;

public class Access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Access test1 = new ClassAccess();

test1.publicMethod();

test1.protectedMethod();

test1.packageMethod();

// test1.privateMethod(); privateMethod() has ‘private‘ access

AccessA test2 = new AccessA();

test2.publicMethod();

test2.protectedMethod();

test2.packageMethod();

// test2.privateMethod(); privateMethod() has ‘private‘ access

}

}

package AccessTest2;

import AccessTest.ClassAccess;

public class AccessMain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Access test3 = new ClassAccess();

test3.publicMethod();

// test3.protectedMethod(); // protectedMethod() has ‘protected‘ access

// test3.packageMethod();

// packageMethod() is not public, cannot be accessed from outside package

// test3.privateMethod(); privateMethod() has ‘private‘ access

}

}

package AccessTest2;

import AccessTest.ClassAccess;

public class Child extends ClassAccess {

void testf(){

super.publicMethod();

super.protectedMethod();

// super.packageMethod();

// packageMethod() is not public, cannot be accessed from outside package

// super.privateMethod(); // privateMethod() has private access

}

}

2.訪問權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