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vue.js的簡單總結

vue.js的簡單總結

使用 pac number date 來源 生命周期 tee require 函數

這篇文章主要對vue的理解進行總結:

參考來源:http://blog.csdn.net/generon/article/details/72482844

vue.js是一套構建用戶界面的漸進式框架,它的核心庫只關註視圖層。它相比之其它的框架來說要更加的輕便,易於上手,相對與大部分的框架在性能方面要好一些。

不過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不能支持IE8及以下的IE版本。

Vue.js的特性如下:

  1.輕量級的框架

  2.雙向數據綁定

  3.指令

  4.插件化

Vue目前的的開發模式主要有兩種:
1.直接頁面級的開發,script直接引入Vue
2.工程性開發,webpack+loader或者直接使用腳手架工具Vue-cli,裏面的文件都配置好了

webpack可以進行配置,配置多文件入口,進行多頁面開發

渲染流程大概分以下幾個步驟:

  1. new Vue,執行初始化
  2. 掛載$mount方法,通過自定義Render方法、template、el等生成Render函數
  3. 通過Watcher監聽數據的變化
  4. 當數據發生變化時,Render函數執行生成VNode對象
  5. 通過patch方法,對比新舊VNode對象,通過DOM Diff算法,添加、修改、刪除真正的DOM元素

下面說一說vue的渲染模式有三種:

1、自定義的render函數

1.Vue.component(‘anchored-heading‘, {
2.    render: function (createElement) {
3.        return createElement(
4.            ‘h‘ + this.level,   // tag name 標簽名稱
5.            this.$slots.default // 子組件中的陣列
6.        )
7.    },
8.    props: {
9.        level: {
10.            type: Number,
11.            required: true
12.        }
13.    }
14.})

  

2、 template寫法

1.var vm = new Vue({
2.    data: {
3.        // 以一個空值聲明 `msg`
4.        msg: ‘‘
5.    },
6.    template: ‘<div>{{msg}}</div>‘
7.})

  

3、el寫法

1.var app = new Vue({
2.    el: ‘#app‘,
3.    data: {
4.        message: ‘Hello Vue!‘
5.    }
6.})

這三種渲染模式最終都是要得到Render函數。只不過用戶自定義的Render函數省去了程序分析的過程,等同於處理過的Render函數,而普通的template或者el只是字符串,需要解析成AST,再將AST轉化為Render函數。

記住一點,無論哪種方法,都要得到Render函數。

我們在使用過程中具體要使用哪種調用方式,要根據具體的需求來。

  • 如果是比較簡單的邏輯,使用template和el比較好,因為這兩種都屬於聲明式渲染,對用戶理解比較容易,但靈活性比較差,因為最終生成的Render函數是由程序通過AST解析優化得到的;

  • 而使用自定義Render函數相當於人已經將邏輯翻譯給程序,能夠勝任復雜的邏輯,靈活性高,但對於用戶的理解相對差點。

生命周期:

beforeCreate(創建前)

created(創建後)

beforeMount(載入前)

mounted(載入後)

beforeUpdate(更新前)

updated(更新後)

beforeDestroy(銷毀前)

destroyed(銷毀後)

vue.js的簡單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