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鬥魚主播“天價欠薪門”變成羅生門,主播與直播從相愛變相殺

鬥魚主播“天價欠薪門”變成羅生門,主播與直播從相愛變相殺

遊戲產業 mar sof 負責 ffffff hit 遊戲 bottom family

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至少有18位主播選擇了跳槽。

2017年末的“吃雞”熱潮為鬥魚、虎牙、熊貓等遊戲直播平臺添了一把火,“吃雞”主播也成了直播平臺的新晉搖錢樹,讓人們都形成了一個錯覺,即直播平臺上,一度在2017年上半年已經開始落寞的主播們,有開始牛市了。

但這似乎只是回光返照……

在1月26日,鬥魚直播平臺上的一顆“大樹”忽然倒下,鬥魚知名主播“蛇哥”在微博爆料,指責鬥魚拖欠其4個月工資總計約800萬元,立刻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隨後前鬥魚主播“韋神”也在微博公開發聲,稱鬥魚也欠自己近400萬元工資。

技術分享圖片

1月30日,鬥魚回應稱,蛇哥所謂的“欠薪”,完全歪曲事實,並表示未來將對有潛力的主播給予系統的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道德教育,給予站內資源傾斜和幫扶,並且簡化簽約程序。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許戀戀和筆者進行了一番交流。

愚以為對於直播平臺來說,傳出過欠薪糾紛、合約糾紛以及各種與主播之間的矛盾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業界常態。本質上來說,這是單純依靠主播網紅崛起的直播,向MCN和專業內容創作過渡過程中的必然陣痛。恰恰是平臺轉型中,開始越發對早期的網紅型主播越來越漠視,導致了近期的這種集中爆發。

這一點,包括直播平臺都是並不諱言的。在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中,就有這樣的介紹:“鬥魚相關負責人表示,直播平臺的興起催生了網紅經濟,但這只是我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網紅’也必然經歷從渠道為王到內容為王的過程。”

在書樂看來,這種陣痛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最終的解決其實有賴於直播平臺跳出單純打賞抽成或直接廣告營收的模式,尋找到合適平臺與內容創作者的有效盈利模式。在持續燒錢狀態下,天價薪酬本身就難以為繼,這是必然。

對於造成近期此類欠薪事件爆發的原因,書樂以為,還有另一個輔助因素的存在,即早期為了搶奪主播資源,進行天價挖人、互相惡性打壓,在平臺方和主播之間遺留了太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天價承諾,最終因為實際效果較差、為營造噱頭而誇大等方式的影響,而最終泡湯。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鬥魚主播“天價欠薪門”變成羅生門,主播與直播從相愛變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