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別再關心AI怎麽好了,我們要搞懂AI怎麽用

別再關心AI怎麽好了,我們要搞懂AI怎麽用

ant 坐標 rgb weight 部分 基本 安利 世界 ali

在今天的中國,想要了解AI,最怕的是什麽?答案也許只有一個,那就是開會。

如今的人工智能大會基本是有套路的:首先要提問AI到底會不會取代人類;然後各個專家發言,暢想一下AI的美好未來;最後炫一張復雜的PPT或者跑分數據,來點廣告算是結尾。

說實話,這樣的會聽幾次就會審美疲勞,最後還可能患上“一聽AI取代人類就想吐”的神秘病癥……

究其原因,大概是我們已經聽了太多AI怎麽好,怎麽驚人的故事了。但我們靜下心來真正思考一下,各行各業真正能運用AI的又有多少?

或許今天AI真正需要的,已經不再是AI概念的普及,而是讓大量企業、無數行業人士去觸碰、適應、信賴AI。

技術分享圖片

今天咱們來安利一下今年4月由O'Reilly和Intel主辦的AI Conference 2018北京站。我們的願望是以AI Conference為坐標,來描述一下媒體人眼中的優質AI大會長什麽樣子。

提起O'Reilly,大概對AI有了解的讀者都不會陌生,這家長期深耕前沿技術的出版機構,曾經給我們帶來了無數互聯網和AI的“必選讀物”。近些年來,O'Reilly似乎在逐漸將價值傳播到出版物之外,開始推動技術與現實世界的更緊密結合。而AI Conference則可稱為O'Reilly的坐標式產品。其目的也很明確:打造一場能夠推動產業真實進程的AI大會。

至少在我看來,今天的AI大會必須要符合三個基本條件:

1.聚焦實用,摒棄口號。

2.打開更大的世界

3.幫助參與者形成屬於自己的AI判斷力與知識系統。

貌似有一點困難,但也絕非不可能。

致用:一個我們始終一知半解的詞

當我們想起AI的時候,會想到什麽?大概是深度學習、機器視覺、NLP這些詞吧?是否有一天,我們提起AI會想到另外一些事?比如如何用AI來做報表,如何用AI來管理項目,如何用AI來幫我創業?

這就像我們提起互聯網的時候,並不應該馬上想到網關、接口、路由這些詞,而是應該想到電商、社交、遊戲,以及身邊的一切。

終有一天,AI會成為無處不在的空氣和土壤,但問題是,誰能最先跑到這一天?

加速AI產業應用,讓技術變成常識,始終都是我們希望的樣子,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卻又很少。為什麽我們很難去研究AI的具體用處呢?仔細想想,大概有幾個原因:

1.缺少一個場景,能邀請足夠多,涵蓋各領域的AI專家,能滿足不同從業者的具體需求。

2.缺少屏蔽商業幹擾,聚焦AI實用性這個專門話題。

3.缺少對AI商業化的前沿認知,畢竟這個領域很多問題還相對模糊。

這些限制決定了,很多AI大會都只能喊口號和做暢想,無法滿足實用性AI的深度內容輸出。繼紐約和舊金山站之後,本次來到北京的AI Conference,將主題定為了“探索在業務中應用人工智能的機會”,顯然更加符合我們心目中對“AI以致用”的期待。

技術分享圖片

比如會議中企業運用人工智能的板塊,據說會具體到講企業AI執行簡報,企業AI案例研究,以及各行業的特定AI應用。

究竟如何在業務中應用人工智能,讓AI滲透到企業、商業、項目和交互等最基本AI應用模塊,是今天面對AI這個蛋糕,卻不知道如何動叉子的企業家們最關心的問題。

矽谷和北京,已不能把彼此站成兩個世界

過去的幾年裏,中國AI領域風起雲湧,取得的成績自不必說。但產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泡沫文化、跟風效應、偽技術創業等等。

當我們發現產業中很多問題陷入循環,並且在AI進入萬物的過程中,進程並不如想象中順暢的時候,或許就該停下來想想,看看更大的世界。

在中國以外,今天的地球各處都閃爍著AI之火。且每一點火光,都可以照射出我們不同的優勢劣態。

而擡頭看AI的第一站,幾乎毫無選擇的可能,只有矽谷。

今天的人工智能版圖,在技術、產業群和有效市場等幾個方向,同樣活躍的大概只有中國美國,更精準點說,也許僅僅是北京和矽谷。

大量國家政府和高級智庫都在討論中美對抗的AI時代,無論最終對抗會否真實發生。但至少說明了,中美已經各自聚集起了充沛的AI勢能,發展起了獨到的體系。在我們想要進一步驅動AI的時候,矽谷這個燈塔,始終可以給我們很多答案,甚至完整的參照系。

無論是伯克利、斯坦福這些頂級AI學府,還是谷歌、亞馬遜、微軟這些AI巨頭,再或者openAI這樣的技術新貴,乃至千千萬萬的極客小組和技術大牛。AI界的矽谷或許就像古建築界的京都,始終令有心人流連難返。

技術分享圖片

O'Reilly把人工智能大會第三站定位在北京,顯然也帶著矽谷與美國對中國的AI思考。本屆AI Conference,從議題方式到重磅的講師名單,全部執行了矽谷頂級AI產業會議的方式,這一點十分難得。

甚至有網友評論說,AI Conference是矽谷AI首次大規模進北京。

參會指南:用什麽方式去深擁AI

最後或許我們該講一講,O'Reilly家的會跟其他有什麽不同。

作為愛好互聯網科技的小夥伴,想必都看過各種O'Reilly推出的出版物。從作為AI入門必讀書的《機器學習:實用案例解析》、《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社交網站的數據挖掘與分析》,到科技與人文結合的經典,比如《畫家與黑客》。這些耳熟能詳的書單背後,標誌著這樣一個事情:對於前沿科技的風吹草動,O'Reilly比絕大多數同行都要了解。O’Reilly的創始人Tim O’Reilly曾經被美國《連線》雜誌評為“矽谷的預言家”,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和預見性的矽谷領袖級人物。

來到AI時代,O’Reilly的預言魔力並沒有消退。作為一個成功出版機構的同時,O'Reilly還是一個有效的產業聚合體。通過在學術、產業和內容三段交匯點長期蹲守,O'Reilly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少失手的產業風向獵手與預言師。被O'Reilly發現並追逐過的無數技術端口,今天回頭看看,基本都成長為了貨真價實的風口。

這也意味著,在聽O'Reilly的會時,必須有更加獨特的閱讀與理解方式。AI講究深度學習,那麽理解和學習AI大會,可能也需要一個“深度擁抱”。

於是,我們通過對紐約和舊金山舉辦的人工智能大會,總結出O'Reilly人工智能大會的正確參會姿勢:

1.凝練出問題意識:不要盲信也不擁著急否定,去思考和懷疑你聽到的每一個技術論斷。

2.在大量信息中形成自我理解範式:海量的信息和幹貨盛宴,很容易讓人迷茫。但要學會預見、歸類與重審的良性學習方式,把自己的大腦當做一個深度學習算法,O’Reilly的會就不會讓你失望。

3.發現小眾關鍵詞與無人區:不要沈迷於聽那些耳熟能詳的詞匯和故事,要去發現哪些專有名詞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要去找令你感到陌生和有驚喜感的人和技術。AI是未知的晚餐。

4.篤定稍遠一些的未來:作為AI前沿技術與業務應用的結合,AI Conference不一定可以馬上解決你的麻煩,但要稍微看遠一點,也不需要太遠。觀察技術應用和自身行業的運行趨勢,令人震驚的機會或許就隱藏在其後。

總之呢,保持獨立,思考當先,用這些方式去參加AI Conference,或許會搞到很多不一樣的驚喜。

那麽,到底要怎麽去呢?

好,下面重點來了。

曾經在紐約和舊金山創下過售罄盛況的AI Conference,將於2018年4月10-13日降落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技術分享圖片

這次會議的講師包括來自各頂尖學府與研究機構、AI巨頭企業的人工智能專家,包括百度、谷歌、eBay、微軟、阿裏巴巴、亞馬遜、IBM、伯克利、斯坦福及牛津大學的AI大牛們,據說會來一次史無前例的集體出動。

友情提示,據說會議大部分會是中文議題,小部分采用英文,當然也是有同傳的。

搜索AI Conference(或O’Reilly人工智能大會),趕快買張票準備著吧。為什麽我要這麽早就告訴你4月份的事?當然是因為現在買票有優惠啦……


別再關心AI怎麽好了,我們要搞懂AI怎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