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產品經理」和「功能經理」的差別

「產品經理」和「功能經理」的差別

ack status 品牌 fcm 微信 獲得 重新 直接 雙十一

作者:BMAN

產品經理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懂需求。

看上去好像非常easy。實際上,非常多產品經理都做不到這一點。

舉一個樣例,就拿紅包這個簡單的功能來講,產品經理怎樣滿足用戶需求呢?

技術分享圖片

好的產品經理會用最簡單的功能去滿足用戶的需求,把核心功能打磨地異常瑞麗。
而有一類糟糕的產品經理,我稱之為 “功能經理”,他們不斷給產品添加新功能。duang duang duang 給產品加一堆特技,覺得這樣就行滿足用戶需求了:

技術分享圖片

為什麽會這樣?
由於 “功能經理” 實際上是把用戶需求建立在"自我的視角"上。而用戶的真實需求可能是非常easy。

用戶的需求可能是左邊,而在 “功能經理” 的眼中就變成了右邊。

技術分享圖片

把功能當需求的樣例還有非常多
比方百度貼吧:

技術分享圖片

比方說支付寶:

技術分享圖片

這當中非常大的原因是上級制定的 KPI,像百度貼吧基本上就是被 KPI 毀了。


可是作為產品經理,要明確兩個重要的道理:
1、產品經理,是要永遠和用戶站在一起的。

僅僅要做對用戶最有利的產品,終於一定會得到用戶的回報
2、用戶需求不等於功能,不能把功能當做需求

把功能當需求有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眼裏僅僅看得到功能。但實際上, 用戶的需求遠遠不止於功能。
比方說一個健身卡產品,你認為它滿足了用戶什麽需求?

技術分享圖片

  • 首先,當然是滿足用戶的健身需求;
  • 然後更深入的是塑形、增肌、減脂等需求;
  • 再深入的說,還有社交需求。

就這些需求嗎?
這些都僅僅是功能性需求 (Functional Demand)。
假設人們購買健身卡僅僅是滿足功能需求,那麽怎樣解釋非常多人買了健身卡之後就不去健身了呢?
作為產品經理,必須挖掘功能背後更深層次的需求。比方心理需求 (Psychosocial Demand)。你能夠發現,用戶購買一個健身卡,絕大部分不是為了功能利益,而是為了心理利益,而這樣的心理利益又包括了社會象征、個性象征以及情感利益。

1.社會象征需求(Social Status Demand):
健身卡能夠幫助消費者塑造社會形象(面子)。這能夠解釋為什麽非常多人買了健身卡就不去健身了,由於他們買健身卡本來就不是為了健身,而是為了發朋友圈的。——裝逼這麽清純的事情,怎麽能夠被健身玷汙了呢?
你也能夠發現非常多類似的產品,比方手機,作為最具外顯性的電子產品。滿足遠遠不僅僅是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社會象 (Zhuang) 征 (Bi) 需求.

高端的奢侈品牌也是瞄準用戶的社會象征需求,比方說以下這幅眼鏡:

技術分享圖片

梁文道本人一向是很低調樸素的,但他的眼鏡逼格卻高到了一個境地。由日本鯖江工匠世家山本泰八郎手工打造,江湖人稱 “八郎謹制”。

充分顯示了品味和社會地位。


2.個性需求(Personality Demand)
健身卡能夠幫助消費者塑造個性自我。這樣的自我不僅是對外的展示。還是自我暗示:"我買健身卡。說明我就是一個健康向上。陽光開朗的女孩。

"
這樣的利用用戶個性需求的產品也有許多,騰訊第一個殺手級盈利產品 QQ 秀就是利用用戶的個性需求。

作為產品經理。搞清楚目標用戶的個性。即使這個個性很小眾。一旦擊中用戶。用戶就會樂意買單。

3. 情感需求(Emotional Demand)

非常多買了健身卡卻不去健身房的人。買的不是健身卡本身,而是消除焦慮感——“我健身卡都買了,最終能夠放開肚皮吃了。”
買一張健身卡能夠減少焦慮。就像看到別人都報名考 CFA 考 MBA 和各種證書,自己也去報個名一樣,能夠給自己一種短暫消除焦慮的幻覺。還能夠合理化自己放縱的行為。
相同的樣例還有眾多教育產品:

技術分享圖片

這些都是利用了用戶負面情感需求的產品。
還有非常多大眾熟悉的產品,是利用了用戶正面的情感需求。
比方充當表達情感媒介的產品,像 Roseonly:

技術分享圖片

比方扮演人們日常補充劑的產品 Tums:“你被愛,所以應該補鈣”

技術分享圖片

比方定位人們維系情感場合的產品,紅星二鍋頭:

技術分享圖片

這些認知卷入程度非常低的產品(低認知卷入:產品可以激起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反應非常低)都非常適合打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比方快消品、工藝品等大眾所廣泛認知的產品,它們能用情感占領用戶的認知,刺激購買。
所以。用戶購買一個產品非常可能不不過為了滿足某種功能需求。作為產品經理,你要常常問自己:
我的產品滿足了用戶什麽心理需求?
這樣你能夠避免自己成為一個僅僅會 duang duang duang 給產品加特技的「功能經理」,並且能讓產品觸及用戶的心理。
除了心理需求。還有更高明的產品經理會直接從人性層面去挖掘用戶的人性需求 (Human Demand)。

還以健身房為例,你覺得一個健身房能滿足用戶什麽人性需求呢?
看看健身房的鏡子你就知道了。

威廉·詹姆斯說:“人性的第一原則是渴望得到贊美”。
健身房能夠讓人們輕易獲得自我贊美和他人的贊美。


美國的健身產品 EQUINOX 從另外一個角度挖掘了人性需求,他們的產品海報直接從展示一個女權主義的健身者的吶喊,“It’ s not fitness, it’ s life.”——健身不不過健身。更是性別的平等。

人性是孤獨的。產品經理怎麽用產品抓住中國網民深深的孤獨感呢?

漂流瓶
QQ 郵箱每天產生的漂流瓶已經達到了駭人的數量級了。孤獨的網民每天願意在電腦前用盡三次寫信機會, 孜孜不倦地打撈藍色海洋中轉瞬即逝的漂流瓶。
搖一搖
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在深夜拿著手機一次重新地搖一搖。

搖完後響起槍支上膛的聲音。讓寂寞的人嗅到性和硝煙的味道。
相同是人性,微信搶紅包激發了人性的貪婪

知乎的點贊利用了人性的虛榮

發紅包看照片滿足了人的暴露欲與窺私欲

雙十一。更是把中國人變成了由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擺布的低等動物

這些充分挖掘了人類本能的產品。都是殿堂級的產品。

就像 Linkedin 創始人 Reid Hoffman 說的:
一款好的產品,一定能迎合人性七宗罪中的當中之中的一個: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貪食、色欲。
反過來說,假設你的產品可以滿足用戶人性的需求,那麽非常可能成為一個好產品。
總結:
一個產品經理和功能經理的差別,是產品經理眼裏看到的是需求,而功能經理看到的是功能;
產品經理會站在用戶視角去挖掘需求,而功能經理會不斷為了 KPI 加功能;
用戶的需求不唯獨功能性需求。還有心理需求和人性需求;
一個好的產品經理,能夠在功能以外,更深層次地理解用戶的需求。


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健身卡產品。通過需求層級模型分析,也你也會發用戶背後紛繁復雜的需求:

技術分享圖片


轉自【http://36kr.com/p/5045631.html

「產品經理」和「功能經理」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