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DBC【事務、元數據、改造JDBC工具類】

JDBC【事務、元數據、改造JDBC工具類】

true 出了 簡單 static comm 使用 當前 eat 得到

1.事務

一個SESSION所進行的所有更新操作要麽一起成功,要麽一起失敗

舉個例子:A向B轉賬,轉賬這個流程中如果出現問題,事務可以讓數據恢復成原來一樣【A賬戶的錢沒變,B賬戶的錢也沒變】。

事例說明:



        /*
        * 我們來模擬A向B賬號轉賬的場景
        *   A和B賬戶都有1000塊,現在我讓A賬戶向B賬號轉500塊錢
        *
        * */
            //JDBC默認的情況下是關閉事務的,下面我們看看關閉事務去操作轉賬操作有什麽問題

            //A賬戶減去500塊
            String sql = "UPDATE a SET money=money-500 "
;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Update(); //B賬戶多了500塊 String sql2 = "UPDATE b SET money=money+500";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2);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Update
();

從上面看,我們的確可以發現A向B轉賬,成功了。可是如果A向B轉賬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呢?下面模擬一下


            //A賬戶減去500塊
            String sql = "UPDATE a SET money=money-500 ";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Update();
            
            //這裏模擬出現問題
            int a = 3 / 0
; String sql2 = "UPDATE b SET money=money+500";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2);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Update();

顯然,上面代碼是會拋出異常的,我們再來查詢一下數據。A賬戶少了500塊錢,B賬戶的錢沒有增加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我們可以通過事務來解決上面出現的問題


            //開啟事務,對數據的操作就不會立即生效。
            connection.setAutoCommit(false);
            
            //A賬戶減去500塊
            String sql = "UPDATE a SET money=money-500 ";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Update();

            //在轉賬過程中出現問題
            int a = 3 / 0;

            //B賬戶多500塊
            String sql2 = "UPDATE b SET money=money+500";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2);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Update();
            
            //如果程序能執行到這裏,沒有拋出異常,我們就提交數據
            connection.commit();

            //關閉事務【自動提交】
            connection.setAutoCommit(tru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ry {
                //如果出現了異常,就會進到這裏來,我們就把事務回滾【將數據變成原來那樣】
                connection.rollback();
                
                //關閉事務【自動提交】
                connection.setAutoCommit(true);
            } catch (SQLException e1) {
                e1.printStackTrace();
            }

上面的程序也一樣拋出了異常,A賬戶錢沒有減少,B賬戶的錢也沒有增加。

註意:當Connection遇到一個未處理的SQLException時,系統會非正常退出,事務也會自動回滾,但如果程序捕獲到了異常,是需要在catch中顯式回滾事務的。


savapoint

我們還可以使用savepoint設置中間點。如果在某地方出錯了,我們設置中間點,回滾到出錯之前即可。

應用場景:現在我們要算一道數學題,算到後面發現算錯數了。前面的運算都是正確的,我們不可能重頭再算【直接rollback】,最好的做法就是在保證前面算對的情況下,設置一個保存點。從保存點開始重新算。

註意:savepoint不會結束當前事務,普通提交和回滾都會結束當前事務的


事務的隔離級別

數據庫定義了4個隔離級別:

  1. Serializable【可避免臟讀,不可重復讀,虛讀】
  2. Repeatable read【可避免臟讀,不可重復讀】
  3. Read committed【可避免臟讀】
  4. Read uncommitted【級別最低,什麽都避免不了】

分別對應Connection類中的4個常量

  1. TRANSACTION_READ_UNCOMMITTED
  2. TRANSACTION_READ_COMMITTED
  3. TRANSACTION_REPEATABLE_READ
  4. TRANSACTION_SERIALIZABLE

臟讀:一個事務讀取到另外一個事務未提交的數據

例子:A向B轉賬,A執行了轉賬語句,但A還沒有提交事務,B讀取數據,發現自己賬戶錢變多了!B跟A說,我已經收到錢了。A回滾事務【rollback】,等B再查看賬戶的錢時,發現錢並沒有多。


不可重復讀:一個事務讀取到另外一個事務已經提交的數據,也就是說一個事務可以看到其他事務所做的修改

註:A查詢數據庫得到數據,B去修改數據庫的數據,導致A多次查詢數據庫的結果都不一樣【危害:A每次查詢的結果都是受B的影響的,那麽A查詢出來的信息就沒有意思了】


虛讀(幻讀):是指在一個事務內讀取到了別的事務插入的數據,導致前後讀取不一致。

註:和不可重復讀類似,但虛讀(幻讀)會讀到其他事務的插入的數據,導致前後讀取不一致


簡單總結:臟讀是不可容忍的,不可重復讀和虛讀在一定的情況下是可以的【做統計的肯定就不行】


2.元數據

什麽是元數據

元數據其實就是數據庫,表,列的定義信息

為什麽我們要用元數據

即使我們寫了一個簡單工具類,我們的代碼還是非常冗余。對於增刪改而言,只有SQL和參數是不同的,我們為何不把這些相同的代碼抽取成一個方法?對於查詢而言不同的實體查詢出來的結果集是不一樣的。我們要使用元數據獲取結果集的信息,才能對結果集進行操作

  • ParameterMetaData --參數的元數據
  • ResultSetMetaData --結果集的元數據
  • DataBaseMetaData --數據庫的元數據

3.改造JDBC工具類

問題:我們對數據庫的增刪改查都要連接數據庫,關閉資源,獲取PreparedSteatment對象,獲取Connection對象此類的操作,這樣的代碼重復率是極高的,所以我們要對工具類進行增強

增刪改


    //我們發現,增刪改只有SQL語句和傳入的參數是不知道的而已,所以讓調用該方法的人傳遞進來
    
    //由於傳遞進來的參數是各種類型的,而且數目是不確定的,所以使用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update(String sql, Object[] objects) {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PreparedStatement preparedStatement = null;
        ResultSet resultSet = null;

        try {
            connection = getConnection();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

            //根據傳遞進來的參數,設置SQL占位符的值
            for (int i = 0; i < objects.length; i++) {
                preparedStatement.setObject(i + 1, objects[i]);
            }

            //執行SQL語句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Updat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查詢



    /*
        1:對於查詢語句來說,我們不知道對結果集進行什麽操作【常用的就是把數據封裝成一個Bean對象,封裝成一個List集合】
        2:我們可以定義一個接口,讓調用者把接口的實現類傳遞進來
        3:這樣接口調用的方法就是調用者傳遞進來實現類的方法。【策略模式】

    */
    //這個方法的返回值是任意類型的,所以定義為Object。
    public static Object query(String sql, Object[] objects, ResultSetHandler rsh) {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PreparedStatement preparedStatement = null;
        ResultSet resultSet = null;

        try {
            connection = getConnection();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

            //根據傳遞進來的參數,設置SQL占位符的值
            if (objects != null) {
                for (int i = 0; i < objects.length; i++) {
                    preparedStatement.setObject(i + 1, objects[i]);
                }
            }


            resultSet =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Query();

            //調用調用者傳遞進來實現類的方法,對結果集進行操作
            return rsh.hanlder(resultSet);
    }

接口:



    /*
    * 定義對結果集操作的接口,調用者想要對結果集進行什麽操作,只要實現這個接口即可
    * */
    public interface ResultSetHandler {
         Object hanlder(ResultSet resultSet);
    
    }

實現類:



//接口實現類,對結果集封裝成一個Bean對象
public class BeanHandler implements ResultSetHandler {


    //要封裝成一個Bean對象,首先要知道Bean是什麽,這個也是調用者傳遞進來的。
    private Class clazz;

    public BeanHandler(Class clazz) {
        this.clazz = clazz;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hanlder(ResultSet resultSet) {

        try {

            //創建傳進對象的實例化
            Object bean = clazz.newInstance();

            if (resultSet.next()) {

                //拿到結果集元數據
                ResultSetMetaData resultSetMetaData = resultSet.getMetaData();

                for (int i = 0; i < resultSetMetaData.getColumnCount(); i++) {

                    //獲取到每列的列名
                    String columnName = resultSetMetaData.getColumnName(i+1);

                    //獲取到每列的數據
                    String columnData = resultSet.getString(i+1);

                    //設置Bean屬性
                    Field field = clazz.getDeclaredField(columnName);
                    field.setAccessible(true);
                    field.set(bean,columnData);
                }

                //返回Bean對象
                return bean;
            }

【策略模式】簡單理解:

  • 我們並不知道調用者想對結果集進行怎麽樣的操作,於是讓調用者把想要做的操作對象傳遞過來
  • 我們只要用傳遞過來的對象對結果集進行封裝就好了。
    • 至於調用者會傳遞什麽對象過來,該對象要實現什麽方法。我們可以使用接口來對其規範
    對我個人理解,策略模式就是我們在使用別人API時,可以使用匿名內部類的時候。別人用的就是策略模式。

如果文章有錯的地方歡迎指正,大家互相交流。習慣在微信看技術文章的同學,可以關註微信公眾號:Java3y

JDBC【事務、元數據、改造JDBC工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