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聚”透,華為指數級的生態潛力

“聚”透,華為指數級的生態潛力

華為 生態夥伴大會

賣個關子,在歷年中國生態夥伴大會前期,華為EBG中國區都會在預溝通會上重點談一下前一年的業績表現。但今年的預溝通會上,雖然其業績依舊超出預期,但並沒有作為重點,理由也很充分,與數字相比,華為指數級的生態潛力更“搶眼”一些。

技術分享圖片

何為行動力?何為指數級?

青島,因生態繁茂,四季常青而得名,2018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即將在此舉行。而聚焦會議主題,則更突出“行動力”、“指數級增長”等關鍵詞。

技術分享圖片

2017年,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以“Σco-Partner”為主題詞,數學符號“Σ”,形象地展現了華為“聚生態”的核心價值觀。一年之後,此次會議主題詞更新為“Σco-XA”。X代表多元化的合作夥伴,並可進一步延伸理解為,生態夥伴在百行千業中的經驗(即eXperience。)積累;而A,即Action,代表行動。由此,“Σco-XA”可組合理解為,行動決定了生態的繁榮,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2018將展現夥伴的多元角色活力,並以更多行動創造指數級生態價值。

何為行動力?又如何理解指數級?夥伴數量只能代表體積,但不能代表活躍程度。對此,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表示,華為不會以價格戰換取市場份額,並以此建立生態體系。華為在保持合作夥伴數量穩步提升同時,合作夥伴類型更趨多元化、有質量的增長。

就具體數字而言,2017年,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首次出現百億級合作夥伴。除總經銷商之外,還出現2家10億級合作夥伴、60多家億元級合作夥伴、600多家千萬級合作夥伴。對比有據可查的數據,華為億元級以上合作夥伴數量增長近一倍,千萬級合作夥伴數量也有大幅增長,可以說,此部分夥伴構成了華為生態體系的內核,其平均產能增長甚至跑贏“大盤”,超過華為業績增長率,生態“行動力”已經率先展現。

再看指數級增長。這意味著在每個核心行業,華為平均積累了40~50個聚焦於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劇透一組數據,中國區與華為建立穩定合作的ISV超過400多家,聯合研發500余個解決方案。

技術分享圖片

此即為華為未來指數級增長的基礎。2017年,ISV聯合解決方案已計入各區域辦事處的PKI業績考核中。在此政策牽引下, 238個聯合解決方案已落地應用。在保持該政策的基礎上,2018年,華為將推出全新商業模式,合作夥伴解決方案可如預裝在手機中的APP一樣,預裝在華為的雲計算、大數據平臺中。

也就是說,華為與A夥伴的解決方案,可由B,甚至是X夥伴進行銷售,預裝模式將大幅度降低銷售成本,提升銷售效率。舉例說明,華為與生態夥伴聯合研發的廢片回滾解決方案,在國內經由其他合作夥伴推廣,已出現超過10個市場機會點,指數級價值體系初現。

多元化生態政策層面

當然,行動力還有另一層解讀,即推生態夥伴持續提供發展動力。聚焦具體生態政策,渠道時代通常以渠道政策,或返點政策進行資源遷移,明確業務導向,而生態時代則明顯復雜很多,生態夥伴類型多元化,合作模式亦多元化,所需資源支持更是多元化。由此,華為生態政策也必須多元化展現。

回溯華為生態政策,其不單純依靠“興奮劑”式的業績返點,刺激銷售增長,而是更看重長期投入。例如,華為OpenLab開放實驗室、華為ICT學院、華為中國合作夥伴大學,還有針對各類專向能力的建設的獎勵基金。此類投入並非短期內即能體現為銷售收入數字,但基於長遠合作,則形成了健康的生態體系,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2018年,華為EBG中國區投入3.2億元,用於夥伴銷售和能力激勵,較上一年度增長約60%。可以形象比喻,此3.2億元可分為“汽油”和“綠色能源”兩部分進行投入。

銷售激勵立竿見影
具體而言,對於銷售型合作夥伴,例如全國總經銷商、區域合作夥伴等。華為以“汽油”提供動力,以提升銷售返點等立竿見影的方式,提升合作夥伴銷售規模,提高交易效率。也就是說,在短平快的銷售節奏中,使合作夥伴快速看到合作效益。

同時,華為還將推送更多市場商機,投入資源幫助合作夥伴塑造服務能力。而對於70%的易安裝、易銷售的通用產品,2018年華為將取消區域銷售限制,此外30%的定制化解決方案產品將嚴禁跨區域銷售,嚴查串貨,維護市場秩序。

由此可見,華為正在通過保障銷售利益、擴大市場空間、推送業務商機、提升服務能力等方式,幫助銷售型夥伴完成原始市場積累,完成從產品銷售,到解決方案銷售的轉型。

技術分享圖片

六字方針
而對於解決方案類合作夥伴,華為將提供結合“綠色能源”的混合動力,華為EBG中國區副總裁楊文池將此總結為:“團、營、牽、引、推、送”的六字方針。具體而言,華為將以獨立“團”隊接口支撐解決方案類合作夥伴,為其提供“營”銷平臺、堅持內部考核“牽”引、“引”導預裝模式、“推”出全新商業模式、“送”更多市場機會點。如前所述,華為還將持續把聯合創新解決方案,列入各區域辦事處的KPI業績考核,並牽引聯合解決方案預裝在華為的雲計算、大數據平臺中,由“X”夥伴進行銷售。

這個指導思想在大會的展廳裏也有體現。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2018的展區面積達到9000平米,較上一年度擴大30%,內設240個展點。其中,2/3面積為生態夥伴展區,150+家生態夥伴,展示了160+個聯合創新解決方案。此“生態大賣場”既是華為聚焦應用場景的價值體現,又是生態夥伴相互營銷、相互合作的平臺。

建立華為雲孵化中心
此外,對於基於公有雲業務的華為雲生態夥伴。2017年,華為雲中國區合作夥伴數量超過1800家,並與軟通動力、中軟國際等數家夥伴建立同舟共濟級合作關系。

2018年,華為建立“1+1+X”式的區域微生態。具體可解釋為,在每個省,華為都會選擇與一家同舟共濟合作夥伴合作,共同建立“華為雲合作夥伴孵化中心”。該中心將承擔平臺測試、技術交流、方案對接等職責,成為客戶和合作夥伴登雲的階梯。

揭曉謎底

最後解開業績謎底。2017年,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以上,在突破百億業績大關後,仍能持續數年保持40%左右的業績增長實屬超出預期。

對於此數字,可以理解為華為對研發的持續投入,理解為對生態體系建設的長期投入,更可理解為其對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乃至公共安全市場等機會點的節奏把握。

但究其本質,華為已經對ICT的價值進行了重新定義。ICT不僅在支撐企業數字化建設,其更在創造價值。華為與行業中領先的客戶、領先的合作夥伴共同合作,擺脫產品營銷,增強“數字化”解決方案在業務應用中的滲透率,將ICT解決方案滲透到用戶研發、營銷、運營的各個層面。

由此可見,華為已擺脫了價格換市場的紅海,看到了全新的市場機會點,明確了研發方向,更以此理論基礎,建立了有質量的生態價值體系,此即為華為企業業務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原因,也是華為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

技術分享圖片

“聚”透,華為指數級的生態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