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馭勢科技吳甘沙:無人駕駛車已經不是你熟悉的那輛車

馭勢科技吳甘沙:無人駕駛車已經不是你熟悉的那輛車

人工智能 無人駕駛

技術分享圖片

作為與人工智能和人們出行息息相關的應用場景之一,自動駕駛汽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註。然而,2018年3月19日,Uber無人車路測時撞死了違章通過馬路的行人,而當時車上其實有一名操作人員;隨後在3月29日的NVIDIA GTC 2018大會上,NVIDIA CEO黃仁勛宣布叫停公共道路上的無人駕駛路測。隨著智能汽車以及相關技術和廠商的不斷投入、發展,自動駕駛汽車特別是無人駕駛汽車的未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憧憬。然而,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無人駕駛正徘徊在十字路口。

現在公認的兩種實現全自動駕駛又稱無人駕駛汽車的方式:一種是針對現有的汽車進行智能化改裝,實現L4(高度自動駕駛)、L5(完全無人駕駛);另一種方案則是從設計之初就只考慮無人駕駛的情況,直接制造L5級無人駕駛汽車。不僅如此,在面對城市越發擁堵,停車位越來越難找,交通狀況頻發的當下,如何能夠改善上述問題,強化用戶的乘坐體驗,同樣也是無人駕駛車及智慧交通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直接制造L5級無人駕駛汽車的前提下,汽車本身的形態發生了巨大的顛覆性改變,已經不是你所熟悉的汽車了:

從2003年起,MIT Mieda Lab就開始針對城市的小型電動車City Car,這種微型城市用電動車可載兩人,並且能夠通過折疊車身達到節省空間的目的。所謂“折疊車身”指的是將車身豎起來,縮短前後輪的軸距,以縮小占地面積。2012年,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的Hiriko Driving Mobility財團接替了MIT的工作,開發出City Car的商業化形態——Hiriko概念車(“Hiriko”在西班牙語中意為“城市的”)。同樣在2012年,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旗下的DFKI Robotics發明中心開發出一款同樣能夠折疊車身,但功能更豐富的EO Smart Connecting概念車。這款概念車使用電力驅動,並且能夠將車輪完全旋轉90度,讓整輛車能夠實現橫向移動,方便在狹窄空間停車。此外,在高速公路上,EO Smart Connecting概念車能夠像火車車廂一樣,通過車上的接口與前車和後車連接,排成精密的一列,串行向前行駛。在行駛的途中,如果有相同的車輛加入,車隊也能夠從中間分開,方便新加入的車子“插隊”。不僅如此,在車隊行駛過程中還能夠通過接口相互充電,以保證每輛車的電量處於最佳狀態。在高速上,駕駛員也能夠將EO Smart Connecting概念車的控制權交給人工智能,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在電動車耗能與長距離行駛的矛盾解決方面,諸如高通等企業正在測試更新穎的無線充電道路系統,即公路的下方埋設無線充電板,在電動車行駛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充電。這種充電系統也會根據車速自動選擇充電速度,實現動態充電控制。這種充電系統同樣也能用於停車場,只要將電動車停在指定位置就能在不需要充電樁的情況下為車輛進行充電,既免去了接通充電樁的麻煩,同時節省了停車空間,可謂一舉兩得。

以上也是馭勢科技CEO吳甘沙在“2018科技創新領袖峰會暨第九屆長江青投論壇”上借助這些概念所帶來的暢想。他認為無人駕駛車不僅能夠幫助城市緩解擁堵和停車壓力,還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我覺得這種小型車未來的發展趨勢非常值得去探索的。為什麽?今天在路上,我們把所有車裏面的乘客平均一下,一輛車上只坐1.4個人。而我們用接近2噸的鋼鐵去運不到100公斤的人,其實並不合理。”

另外,了解美國汽車文化和電子遊戲的人一定對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張圖片記憶猶新:包括司機在內的一群人坐在一輛1950年代風格的肌肉車(外形富有肌肉感的六七十年代美式後驅車)上打橋牌,而這輛車正在道路上平穩地行駛。這是美國電氣照明與動力公司在1950年代的《星期六晚報》上投放的一則廣告,在當時,這種廣告無非是概念營銷。而到了現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逐漸落地,在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上進行娛樂、會議,甚至喝啤酒,都是有可能實現的事情。而馭勢科技也希望通過無人駕駛汽車的設計來凸顯這一點:即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人們能夠更好地使用在路上的這一段時間。

而就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情勢來看,吳甘沙認為,未來2-3年,能夠實現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的場景只有兩個:一個是高速公路上的無人駕駛,另一個則是在特定場景下的低速無人駕駛。現在馭勢科技正在做的,就是針對後者的特定場景的低速、短距離無人駕駛方案。

技術分享圖片

馭勢科技目前已經生產的兩款無人駕駛車輛,都是基於這樣的考慮而設計的。第一款概念車造型可愛,能夠乘坐4人,適用於從機場到停車場這樣的短途運輸,車內沒有駕駛位、完全由人工智能自行控制行駛。而馭勢科技在2017年CES上展出的“熊貓車”則強化了乘客乘坐的舒適性,完善了外觀,同時加入了車門,這使得空間更加私密,安全性也更有保障——比如在行駛途中需要右轉,車內會出現提示,讓乘客了解現在的行車狀態;而在遇到行人時,車內外顯示屏都會出現行人標誌,同時車子會放慢速度直至停車,讓行人優先通過。就吳甘沙在“2018科技創新領袖峰會暨第九屆長江青投論壇”上的概念展示以及馭勢科技已經設計出來的車型來看,未來的無人駕駛車更像是行走在道路上的iPhone。

據億歐《2017年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研究報告》,自×××在2015年發布《中國制造2025》起,以自動駕駛技術為重點的智能網聯汽車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大批初創企業投身自動駕駛領域;2016年,國內自動駕駛集中爆發,多個車企公布自動駕駛的戰略規劃;而到了2017年,更多初創企業脫穎而出並獲得了巨額投資。2017年12月,英特爾與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規模將在2050年前達到7萬億美元。

目前,馭勢科技已經與杭州來福士廣場合作開發出針對大型地下停車庫專用的無人駕駛擺渡車,免去消費者在購物完成之後提著大包小包步行尋車的煩惱;此外,馭勢科技還與白雲機場合作,投入無人駕駛車在航站樓與停車場之間提供擺渡服務。在廣州舉辦的“2017中國機場服務大會”期間,馭勢科技也向中外旅客展示了人工智能與機場服務相結合的先進技術。

吳甘沙對無人駕駛汽車的未來非常樂觀,但他也表示這並不是馭勢科技一家公司就能做大的市場:“我們希望在2031年到來之前,在一些場景化的無人駕駛應用裏面中,能夠率先進入規模化、商業化,在今年我們將會部署數千臺具備智能駕駛、無人駕駛功能的車輛,通過大量實際場景驗證,使得我們的技術不斷成熟。無人駕駛是一個非常值得做的產業,同時它也有一條非常長的‘道路’。這條‘道路’上,不可能一個人去戰鬥,所以我們也希望跟更多的開創者一起去創造無人駕駛汽車的美好未來。”(文/子仝)


馭勢科技吳甘沙:無人駕駛車已經不是你熟悉的那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