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轉化課總結

轉化課總結

order imp ip地址 一些事 有一個 hyper 允許 有時 list

Windows常見快捷鍵:

Ctrl +shift +esc 打開任務管理器

Ctrl+tab 切換任務

Win+tab 切換桌面

Win+E 打開文件管理器

Win+F 打開搜索

Win+R 打開運行窗口

Win+D 返回桌面/恢復

Win+L 鎖屏

Win+M 所有任務最小化返回桌面

Win+1,2,3 打開任務欄上面對應數字順序的應用程序

Alt+F4 關閉當前窗口

快速打開系統應用程序(win+R):

Notepad 記事本

Write 寫字板

Mspaint 繪圖程序

Calc 計算器

Osk 屏幕鍵盤

Mstsc 遠程桌面連接

遠程桌面連接:

關閉防火墻;

一定設置密碼:

計算機—屬性—高級系統設置—遠程—允許任何版本桌面的計算機連接;

若無法連接則可能是防火墻的原因,則:

計算機—管理—服務和應用程序—服務—Windows fairwell—啟用類型—手動;

若出現無法連接的情況則可能是賬戶不在管理組內,則:

計算機—管理—本地用戶和組—組—remote desktop users 添加創建的賬戶;

完成遠程連接。

上網過程:

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

操作系統找到對應域名相對應的ip;

由本地的操作系統查找相對應的dns服務器(服務器的端口號);

(先在本地瀏覽器緩存中查找,沒有就在操作系統配置文件host中查找,再沒有就在網絡設備上查找,如果還沒找到就請求dns服務器);

把請求向對應的ip地址服務器發送;

服務器接收並處理請求;

服務器處理完後,將對應的數據傳送給客戶端,瀏覽器進行渲染,並傳送給用戶。

操作系統的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

絕對路徑:以根目錄作為參考點的的文件或文件夾所在的路徑,是硬盤上的真實路徑。具有唯一性的特點。

相對路徑:相對於某個基準目錄的路徑。不具有唯一性。

Dos常用命令:

dir 查看當前所在目錄的文件和文件夾。

cd 目錄名:進入特定的目錄。

md 目錄名:建立特定的文件夾

cls 清除屏幕。

move 路徑\文件名 路徑\文件名 :把一個文件移動(就是剪切+復制)到另一個地方。

type 文本文件名:顯示出文本文件的內容。

netstat 主機:查看主機當前的tcp/ip連接狀態,如端口的狀態

ipconfig /all 在Windows查看本機IP信息

tasklist 查看當前運行的進程

  1. 常見的服務和默認端口。

Ht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

80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傳輸協議

20,21

Smtp: simple mail ….

25

Pop3

110

IMAP 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Internet郵件訪問協議

143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

161

DNS domain system

53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68

Ssh

22

Mysql

3306

Oracle

1521

Sql Server

1433

Tomcat

8080

Telnet

23

https

443

Hosts是一個沒有擴展名的系統文件,可以用記事本等工具打開,其作用就是將一些常用的網址域名與其對應的IP地址建立一個關聯"數據庫",當用戶在瀏覽器中輸入一個需要登錄的網址時,系統會首先自動從Hosts文件中尋找對應的IP地址,一旦找到,系統會立即打開對應網頁,如果沒有找到,則系統會再將網址提交DNS域名解析服務器進行IP地址的解析。

DNS作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個分布式數據庫,能夠使用戶更方便的訪問互聯網,而不用去記住能夠被機器直接讀取的IP數串。通過主機名,最終得到該主機名對應的IP地址的過程叫做域名解析(或主機名解析)。

域名(Domain Name)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名字組成的Internet上某一臺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用於在數據傳輸時標識計算機的電子方位(有時也指地理位置)。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外語縮寫,是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IP地址具有唯一性。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絡和每一臺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網域名稱系統(DNS,Domain Name System,有時也簡稱為域名)是因特網的一項核心服務,它作為可以將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個分布式數據庫,能夠使人更方便的訪問互聯網,而不用去記住能夠被機器直接讀取的IP地址數串。通俗來講就是將人類便於記憶的域名轉換成對應的IP地址,也可以理解為將人名查找並轉換成此人對應的身份證號。

子網掩碼(subnet mask)它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掩碼。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網掩碼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個人電腦的子網掩碼一般默認為255.0.0.0

Mac地址是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來定義網絡設備的位置,MAC地址是網卡決定的。長度是48比特(6字節),由16進制的數字組成,分為前24位和後24位。

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網關在網絡層以上實現網絡互連,是最復雜的網絡互連設備,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絡互連。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局域網互連。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系統或設備。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或語言,甚至體系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系統之間,網關是一個翻譯器。

CS、BS、移動端APP的區別:

CS:Client Server 客戶/服務器模式。客戶端需要安裝專用的客戶端軟件。能夠充分發揮客戶端pc的處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戶端處理後再提交給服務器,客戶端的響應速度快。缺點則是因為客戶端需要安裝專門的客戶端軟件,系統軟件升級時每一臺客戶機都需要重新安裝,維護升級成本高。同時對客戶端的操作系統一般也有限制。

BS:Brower Server客戶機只需要安裝一個瀏覽器就可以和服務器數據庫進行數據交互。優點是可以在任何地方操作不用安裝專門的軟件。客戶端零維護。對服務器要求較高。

移動端APP:介於CS和BS之間,更傾向於CS。

端口:軟件領域的端口一般指網絡中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的通信協議端口,是一種抽象的軟件結構,包括一些數據結構和I/O(基本輸入輸出)緩沖區。

協議:計算機通信網是由許多具有信息交換和處理能力的節點互連而成的。要使整個網絡有條不紊地工作, 就要求每個節點必須遵守一些事先約定好的有關數據格式及時序等的規則。 這些為實現網絡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約定或標準就稱為網絡協議。 協議是通信雙方為了實現通信而設計的約定或通話規則。

轉化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