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中美貿易戰之中興事件

中美貿易戰之中興事件

中美貿易戰

中興事件是大國崛起成色試金石!芯片斷供驚醒國人,強國中興是改革開放以來深圳高科技的典型,另外一個華為現在也是如履薄冰!一旦這兩個深圳巨頭倒下,後果細思極恐! 有些人認為,最好全部禁運,此刻正是國產芯片的好機會。但筆者卻認為,若美國政府的斷貨制裁持續過久,會帶來中興乃至整機產業的滅頂之災。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對於國產芯片而言,若失去國產整機廠作應用支撐,又談何發展機會。不可忽視的現狀是,國產芯片距離國際一般水平差距較大。尤其是一些技術含量很高的關鍵器件: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規模FPGA、高速高精度ADC/DAC等領域,還完全依賴美國供應商。 而現代相控陣雷達裏面,他們都是必需品,只能通過”你懂的”渠道獲得。打開中興、華為出產的基站,電路板上除了幾顆數字基帶芯片是自產的,通信鏈路上RF,PLL,ADC/DAC乃至外圍測量電源電壓的芯片都見不到國產供應商的身影。一臺基站假如有100顆芯片,其中只要有1顆被禁運,整臺基站就無法交付。就算找到團隊重新設計,根據IC研發的固有規律,一顆芯片從設計、測試到量產至少要1年以上如果制裁持續1年,這期間中興的所有產品全面斷貨,合同無法履行,完全沒有收入,結果不言而喻。這一次,美國政府是捏住了中興的脈門。國人當繼續發揚當年的×××精神啊!別再浪費太多資源在所謂的模式創新上了,什麽共享單車,靠外賣是無法贏得未來戰爭!

兩敗俱傷還是走向和解: 我們認為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的權限禁令若不能在1-2月內達成和解 (中興備有供2個月左右生產的零部件存貨),會對中興的通信設備和手機業務產生一定影響。中興通訊約有25%至30%的元器件由總部在美國的廠商供應, 中興通訊需要的高速ADC/DAC、3D MIMO芯片、調制器、高性能鎖相環、中頻VGA等產品,目前暫時沒有國產芯片廠商可提供替代品。如果禁運實行,對中美兩國將是兩敗俱傷。我們認為,美方以此作為談判籌碼的可能性極大,根據類似歷史案例,最終在雙×××府的幹預下將走向和解。

中興事件個人認為最後和解的概率大。因為其實禁售對美國的傷害比對中國更大。中國大不了集國家之力也能也能造芯片,只是性能質量剛開始差別比較大,但是只要能進入市場,自然會不停叠代,不停修補,過上幾年就能趕上美國老大。而美國呢?失去中國這個芯片大客戶,他們賣給誰。要知道,美國的支柱產業就是芯片和軟件,失去芯片大客戶,他們怎麽辦(可見美國對中國多麽恨之入骨,寧願自己不活也要搞垮中國)?一家之言

美國的主意可能是想自己建手機廠,制造業回流,芯片內銷。

匯頂科技今天漲停了,這家公司是做觸摸屏芯片的,以前我做手機的時候經常用他們的觸摸屏芯片,這家做觸摸屏芯片可能算是最大的,他們的芯片功能比較超前,美國的觸摸屏芯片我們也用過,價格高,性能質量方面差別不大。

觸摸屏芯片方面,中國不比美國差,匯頂就是領先的。不過前兩年美國最大的觸摸屏芯片廠商(Synaptics,新思)也對匯頂發起過專利訴訟。Synaptics的芯片我們也用過,匯頂的也用過,同樣的規格,感覺質量差別不大,但是美國的價格貴很多。

中國跟美國差距大的可能主要還是在射頻方面,模數數模,高速MIMO。

臺灣的芯片產業就很發達,聯發科,大部分國產手機的CPU套片就是聯發科的。一般高端手機用高通,中低端用聯發科(MTK),主要是基站問題,離不開美國芯片。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拿華為中興開刀的時候,我們終於發現在很多關鍵技術節點上我們受制於人。模式創新終有盡頭,國與國的競爭,不是靠誰點的外賣多,終究還是靠硬科技,硬實力!我們雖然才起步,還很弱小,但終究會長大。

這次貿易戰,也會讓一些投資機構更能認清真正擁有核心技術能力公司的價值,技術價值,團隊價值,未必是靠眼前的數字衡量的。靠送外賣,我們永遠贏不了未來的競爭。

中美貿易戰之中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