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常用命令簡介

Linux常用命令簡介

Linux

1.cd cd 進入用戶主目錄; cd ~ 進入用戶主目錄; cd - 返回進入此目錄之前所在的目錄; cd .. 返回上級目錄(若當前目錄為“/“,則執行完後還在“/";".."為上級目錄的意思); cd ../.. 返回上兩級目錄; cd !$ 把上個命令的參數作為cd參數使用。 2.ls -a:顯示所有檔案及目錄(ls內定將檔案名或目錄名稱為“.”的視為影藏,不會列出); -A:顯示除影藏文件“.”和“..”以外的所有文件列表; -C:多列顯示輸出結果。這是默認選項; -l:與“-C”選項功能相反,所有輸出信息用單列格式輸出,不輸出為多列; -F:在每個輸出項後追加文件的類型標識符,具體含義:“*”表示具有可執行權限的普通文件,“/”表示目錄,“@”表示符號鏈接,“|”表示命令管道FIFO,“=”表示sockets套接字。當文件為普通文件時,不輸出任何標識符; -b:將文件中的不可輸出的字符以反斜線“”加字符編碼的方式輸出; -c:與“-lt”選項連用時,按照文件狀態時間排序輸出目錄內容,排序的依據是文件的索引節點中的ctime字段。與“-l”選項連用時,則排序的一句是文件的狀態改變時間; -d:僅顯示目錄名,而不顯示目錄下的內容列表。顯示符號鏈接文件本身,而不顯示其所指向的目錄列表; -f:此參數的效果和同時指定“aU”參數相同,並關閉“lst”參數的效果; -i:顯示文件索引節點號(inode)。一個索引節點代表一個文件; --file-type:與“-F”選項的功能相同,但是不顯示“*”; -k:以KB(千字節)為單位顯示文件大小; -l:以長格式顯示目錄下的內容列表。輸出的信息從左到右依次包括文件名,文件類型、權限模式、硬連接數、所有者、組、文件大小和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等; -m:用“,”號區隔每個文件和目錄的名稱; -n:以用戶識別碼和群組識別碼替代其名稱; -r:以文件名反序排列並輸出目錄內容列表; -s:顯示文件和目錄的大小,以區塊為單位; -t:用文件和目錄的更改時間排序; -L:如果遇到性質為符號鏈接的文件或目錄,直接列出該鏈接所指向的原始文件或目錄; -R: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錄一並處理; --full-time:列出完整的日期與時間; --color[=WHEN]:使用不同的顏色高亮顯示不同類型的。 3.vi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Esc:從編輯模式切換到命令模式; ZZ:命令模式下保存當前文件所做的修改後退出vi; :行號:光標跳轉到指定行的行首; :$:光標跳轉到最後一行的行首; x或X:刪除一個字符,x刪除光標後的,而X刪除光標前的; D:刪除從當前光標到光標所在行尾的全部字符; dd:刪除光標行正行內容; ndd:刪除當前行及其後n-1行; nyy:將當前行及其下n行的內容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為一個字母,n為一個數字; p:粘貼文本操作,用於將緩存區的內容粘貼到當前光標所在位置的下方; P:粘貼文本操作,用於將緩存區的內容粘貼到當前光標所在位置的上方; /字符串:文本查找操作,用於從當前光標所在位置開始向文件尾部查找指定字符串的內容,查找的字符串會被加亮顯示; ?name:文本查找操作,用於從當前光標所在位置開始向文件頭部查找指定字符串的內容,查找的字符串會被加亮顯示; a,bs/F/T:替換文本操作,用於在第a行到第b行之間,將F字符串換成T字符串。其中,“s/”表示進行替換操作; a:在當前字符後添加文本; A:在行末添加文本; i:在當前字符前插入文本; I:在行首插入文本; o:在當前行後面插入一空行; O:在當前行前面插入一空行; :wq:在命令模式下,執行存盤退出操作; :w:在命令模式下,執行存盤操作; :w!:在命令模式下,執行強制存盤操作; :q:在命令模式下,執行退出vi操作; :q!:在命令模式下,執行強制退出vi操作; :e文件名:在命令模式下,打開並編輯指定名稱的文件; :n:在命令模式下,如果同時打開多個文件,則繼續編輯下一個文件; :f:在命令模式下,用於顯示當前的文件名、光標所在行的行號以及顯示比例; :set number:在命令模式下,用於在最左端顯示行號; :set nonumber:在命令模式下,用於在最左端不顯示行號; 4.cat cat命令是linux下的一個文本輸出命令,通常是用於觀看某個文件的內容的; cat主要有三大功能: 1.一次顯示整個文件。 $ cat filename 2.從鍵盤創建一個文件。 $ cat > filename 只能創建新文件,不能編輯已有文件. 3.將幾個文件合並為一個文件。 $cat file1 file2 > file cat具體命令格式為 : cat [-AbeEnstTuv] [--help] [--version] fileName 說明:把檔案串連接後傳到基本輸出(屏幕或加 > fileName 到另一個檔案) 參數: -n 或 –number 由 1 開始對所有輸出的行數編號 -b 或 –number-nonblank 和 -n 相似,只不過對於空白行不編號 -s 或 –squeeze-blank 當遇到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v 或 –show-nonprinting 5.more more命令是一個基於vi編輯器文本過濾器,它以全屏幕的方式按頁顯示文本文件的內容,支持vi中的關鍵字定位操作。more名單中內置了若幹快捷鍵,常用的有H(獲得幫助信息),Enter(向下翻滾一行),空格(向下滾動一屏),Q(退出命令)。 該命令一次顯示一屏文本,滿屏後停下來,並且在屏幕的底部出現一個提示信息,給出至今己顯示的該文件的百分比:--More--(XX%)可以用下列不同的方法對提示做出回答: 按Space鍵:顯示文本的下一屏內容。 按Enier鍵:只顯示文本的下一行內容。 按斜線符|:接著輸入一個模式,可以在文本中尋找下一個相匹配的模式。 按H鍵:顯示幫助屏,該屏上有相關的幫助信息。 按B鍵:顯示上一屏內容。 按Q鍵:退出rnore命令 6.tail tail命令用於輸入文件中的尾部內容。tail命令默認在屏幕上顯示指定文件的末尾10行。如果給定的文件不止一個,則在顯示的每個文件前面加一個文件名標題。如果沒有指定文件或者文件名為“-”,則讀取標準輸入。 --retry:即是在tail命令啟動時,文件不可訪問或者文件稍後變得不可訪問,都始終嘗試打開文件。使用此選項時需要與選項“——follow=name”連用; -c<N>或——bytes=<N>:輸出文件尾部的N(N為整數)個字節內容; -f<name/descriptor>或;--follow<nameldescript>:顯示文件最新追加的內容。“name”表示以文件名的方式監視文件的變化。“-f”與“-fdescriptor”等效; -F:與選項“-follow=name”和“--retry"連用時功能相同; -n<N>或——line=<N>:輸出文件的尾部N(N位數字)行內容。 --pid=<進程號>:與“-f”選項連用,當指定的進程號的進程終止後,自動退出tail命令; -q或——quiet或——silent:當有多個文件參數時,不輸出各個文件名; -s<秒數>或——sleep-interal=<秒數>:與“-f”選項連用,指定監視文件變化時間隔的秒數; -v或——verbose:當有多個文件參數時,總是輸出各個文件名; --help:顯示指令的幫助信息; --version:顯示指令的版本信息。 7.rm rm命令可以刪除一個目錄中的一個或多個文件或目錄,也可以將某個目錄及其下屬的所有文件及其子目錄均刪除掉。對於鏈接文件,只是刪除整個鏈接文件,而原有文件保持不變。 -d:直接把欲刪除的目錄的硬連接數據刪除成0,刪除該目錄; -f:強制刪除文件或目錄; -i:刪除已有文件或目錄之前先詢問用戶; -r或-R: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與子目錄一並處理; --preserve-root:不對根目錄進行遞歸操作; -v:顯示指令的詳細執行過程。 8.mv mv命令用來對文件或目錄重新命名,或者將文件從一個目錄移到另一個目錄中。source表示源文件或目錄,target表示目標文件或目錄。如果將一個文件移到一個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中,則目標文件的內容將被覆蓋。 --backup=<備份模式>:若需覆蓋文件,則覆蓋前先行備份; -b:當文件存在時,覆蓋前,為其創建一個備份; -f:若目標文件或目錄與現有的文件或目錄重復,則直接覆蓋現有的文件或目錄; -i:交互式操作,覆蓋前先行詢問用戶,如果源文件與目標文件或目標目錄中的文件同名,則詢問用戶是否覆蓋目標文件。用戶輸入”y”,表示將覆蓋目標文件;輸入”n”,表示取消對源文件的移動。這樣可以避免誤將文件覆蓋。 --strip-trailing-slashes:刪除源文件中的斜杠“/”; -S<後綴>:為備份文件指定後綴,而不使用默認的後綴; --target-directory=<目錄>:指定源文件要移動到目標目錄; -u:當源文件比目標文件新或者目標文件不存在時,才執行移動操作。 9.cp cp命令用來將一個或多個源文件或者目錄復制到指定的目的文件或目錄。它可以將單個源文件復制成一個指定文件名的具體的文件或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下。cp命令還支持同時復制多個文件,當一次復制多個文件時,目標文件參數必須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否則將出現錯誤。 -a:此參數的效果和同時指定"-dpR"參數相同; -d:當復制符號連接時,把目標文件或目錄也建立為符號連接,並指向與源文件或目錄連接的原始文件或目錄; -f:強行復制文件或目錄,不論目標文件或目錄是否已存在; -i:覆蓋既有文件之前先詢問用戶; -l:對源文件建立硬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p:保留源文件或目錄的屬性; -R/r: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與子目錄一並處理; -s:對源文件建立符號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u:使用這項參數後只會在源文件的更改時間較目標文件更新時或是名稱相互對應的目標文件並不存在時,才復制文件; -S:在備份文件時,用指定的後綴“SUFFIX”代替文件的默認後綴; -b:覆蓋已存在的文件目標前將目標文件備份; -v:詳細顯示命令執行的操作。 10.df df命令用於顯示磁盤分區上的可使用的磁盤空間。默認顯示單位為KB。可以利用該命令來獲取硬盤被占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等信息。 -a或--all:包含全部的文件系統; --block-size=<區塊大小>:以指定的區塊大小來顯示區塊數目; -h或--human-readable:以可讀性較高的方式來顯示信息; -H或--si:與-h參數相同,但在計算時是以1000 Bytes為換算單位而非1024 Bytes; -i或--inodes:顯示inode的信息; -k或--kilobytes:指定區塊大小為1024字節; -l或--local:僅顯示本地端的文件系統; -m或--megabytes:指定區塊大小為1048576字節; --no-sync:在取得磁盤使用信息前,不要執行sync指令,此為預設值; -P或--portability:使用POSIX的輸出格式; --sync:在取得磁盤使用信息前,先執行sync指令; -t<文件系統類型>或--type=<文件系統類型>:僅顯示指定文件系統類型的磁盤信息; -T或--print-type:顯示文件系統的類型; -x<文件系統類型>或--exclude-type=<文件系統類型>:不要顯示指定文件系統類型的磁盤信息; --help:顯示幫助; --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11.du du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間的,但是與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du命令是對文件和目錄磁盤使用的空間的查看,還是和df命令有一些區別的。 -a或-all 顯示目錄中個別文件的大小。 -b或-bytes 顯示目錄或文件大小時,以byte為單位。 -c或--total 除了顯示個別目錄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時也顯示所有目錄或文件的總和。 -k或--kilobytes 以KB(1024bytes)為單位輸出。 -m或--megabytes 以MB為單位輸出。 -s或--summarize 僅顯示總計,只列出最後加總的值。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為單位,提高信息的可讀性。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開始處理時的文件系統為準,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文件系統目錄則略過。 -L<符號鏈接>或--dereference<符號鏈接> 顯示選項中所指定符號鏈接的源文件大小。 -S或--separate-dirs 顯示個別目錄的大小時,並不含其子目錄的大小。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 在<文件>指定目錄或文件。 --exclude=<目錄或文件> 略過指定的目錄或文件。 -D或--dereference-args 顯示指定符號鏈接的源文件大小。 -H或--si 與-h參數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為換算單位。 -l或--count-links 重復計算硬件鏈接的文件。 12.chown chown命令改變某個文件或目錄的所有者和所屬的組,該命令可以向某個用戶授權,使該用戶變成指定文件的所有者或者改變文件所屬的組。用戶可以是用戶或者是用戶D,用戶組可以是組名或組id。文件名可以使由空格分開的文件列表,在文件名中可以包含通配符。 -c或——changes:效果類似“-v”參數,但僅回報更改的部分; -f或--quite或——silent:不顯示錯誤信息; -h或--no-dereference:只對符號連接的文件作修改,而不更改其他任何相關文件; -R或——recursive: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錄一並處理; -v或——version: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dereference:效果和“-h”參數相同; --help:在線幫助; --reference=<參考文件或目錄>:把指定文件或目錄的擁有者與所屬群組全部設成和參考文件或目錄的擁有者與所屬群組相同; --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13.chmod chmod命令用來變更文件或目錄的權限。在UNIX系統家族裏,文件或目錄權限的控制分別以讀取、寫入、執行3種一般權限來區分,另有3種特殊權限可供運用。用戶可以使用chmod指令去變更文件與目錄的權限,設置方式采用文字或數字代號皆可。符號連接的權限無法變更,如果用戶對符號連接修改權限,其改變會作用在被連接的原始文件。 u User,即文件或目錄的擁有者; g Group,即文件或目錄的所屬群組; o Other,除了文件或目錄擁有者或所屬群組之外,其他用戶皆屬於這個範圍; a All,即全部的用戶,包含擁有者,所屬群組以及其他用戶; r 讀取權限,數字代號為“4”; w 寫入權限,數字代號為“2”; x 執行或切換權限,數字代號為“1”; - 不具任何權限,數字代號為“0”; s 特殊功能說明:變更文件或目錄的權限。 -c或——changes:效果類似“-v”參數,但僅回報更改的部分; -f或--quiet或——silent:不顯示錯誤信息; -R或——recursive:遞歸處理,將指令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錄一並處理; -v或——verbose: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reference=<參考文件或目錄>:把指定文件或目錄的所屬群組全部設成和參考文件或目錄的所屬群組相同; <權限範圍>+<權限設置>:開啟權限範圍的文件或目錄的該選項權限設置; <權限範圍>-<權限設置>:關閉權限範圍的文件或目錄的該選項權限設置; <權限範圍>=<權限設置>:指定權限範圍的文件或目錄的該選項權限設置; 14.mkdir mkdir命令用來創建目錄。該命令創建由dirname命名的目錄。如果在目錄名的前面沒有加任何路徑名,則在當前目錄下創建由dirname指定的目錄;如果給出了一個已經存在的路徑,將會在該目錄下創建一個指定的目錄。在創建目錄時,應保證新建的目錄與它所在目錄下的文件沒有重名。 -Z:設置安全上下文,當使用SELinux時有效; -m<目標屬性>或--mode<目標屬性>建立目錄的同時設置目錄的權限; -p或--parents 若所要建立目錄的上層目錄目前尚未建立,則會一並建立上層目錄;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


Linux常用命令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