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新一代網絡建設理論與實踐讀書筆記-雲計算

新一代網絡建設理論與實踐讀書筆記-雲計算

雲計算

一、雲計算定義:

維基百科:雲計算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新計算方式,通  
         過互聯網上異構、自治的服務為個人和企業提供按需即取的計算。  

1.雲計算描述共同特征:雲是一種服務 按需使用 靈活付費
2.特點:雲計算是一種新的IT服務模式,支持大規模計算資源的虛擬化,
提供按需計算、動態部署、靈活擴展能力;用戶只需關註業務體驗,無需關註具體技術實現細節
二、為什麽需要雲計算
從企業的IT建設過程進行分析:
第一階段:大集中階段。
(1)將企業分散的數據資源和IT資源進行了物理集中,形成了規模化的數據中心基
礎設施,解決了數據業務分散時期混亂無序的問題;同時在數據集中中後期開始容災建設,以金融為熱點行業開展了容災建設熱潮,面向應用級容災(數據零丟失為目標)。

(2)總結:解決了企業IT分散管理和容災的問題。
(3)存在的問題:系統建設成本高,周期長,集中的大規模IT基礎設施出現了大量系統利
用率不足的問題,不同的系統運行在獨占的硬件資源中效率低下,而數據中心的能耗和空間問題逐步突顯出來。
第二階段:虛擬化階段。
(1)以降低成本,提高IT運行靈活性,提升資源利用率為目的的虛擬化部署方案。虛擬化
屏蔽了不同物理設備的異構性,將基於標準化接口的物理資源虛擬化成邏輯上完全標準 化和一致化的邏輯計算資源和邏輯存儲空間。將多臺服務器整合成單臺,每臺服務器運行多種應用的虛擬機,實現物理服務器資源利用率的提升;計算和存儲資源的邏輯化變更,特別是虛擬機克隆,使得數據中心IT實施的靈活性大幅提升;應用以VM為單元部署運行,數據中心服務器數量大大減少,且計算能效提高,使得數據中心的能耗和空間問題得到控制。
(2)總結:提升了企業IT架構的靈活性,數據中心資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運行成本降
低。
(3)存在的問題:數據中心的各種系統(包括軟硬件與基礎設施)是一大筆資源投入;新系統(特別是硬件)在建成後一般經歷3~5年即面臨逐步老化與更換的問題,而軟件技術則不斷面臨升級的壓力;
第二階段:雲計算階段。
企業IT產生新的期望:IT資源能夠彈性擴展,按需服務,將服務作為IT的核心,提升業務敏捷性,進一步降低成本。雲計算架構可以由企業自己架構和第三方雲設施,但基本趨勢是企業將逐步采用租用IT資源的方式來實現業務需求,計算、存儲、網絡將成為企業IT運行的一種被使用的資源,按需獲得即可。

總結:三個階段中,大集中和容災是面向數據中心物理組件和業務模塊,虛擬化是面向數據中心的計算和存儲資源,雲計算最終面向IT服務。雲計算最終根本改變了傳統IT的服務結構,它剝離了IT系統中與企業核心業務無關的因素(如IT基礎設施),將IT與核心業務完全融合,使企業IT服務能力與自身業務變化相適應。

三、雲計算的技術驅動力
1.標準化:公共技術的長期發展,使得基礎組件的標準化非常完善;開源技術使得很多系統架構和軟件基礎架構相同,為整合提供了基礎;硬件標準接口實現了硬件層面的互通,即使非常封閉的大型機目前也支持對外直接出IP接口。大規模雲計算運營的雲計算能夠極大降低單位建設成本。
2.虛擬化與自動化:虛擬化技術不斷縱深發展,IT資源已經可以通過自動化的架構提供全局動態調度能力,自動化提升了IT架構的伸縮性和擴展性。
3.並行與分布式:大規模的計算與數據處理系統已經在分布式、並行處理的架構上得到廣泛應用,計算算密集、數據密集、大型數據文件系統成為雲計算的實現基礎,從而要求整個基礎架構具有更高的彈性和擴展性。

4.帶寬:大規模的數據交換需要超高帶寬支撐,網絡平臺在40Gbps/100Gbps能力下可具備更扁平化的結構,使得雲計算的信息交互以最短快速路徑執行。

四、雲計算模型
1.服務層次劃分
(1)最低層是IT Foundation,是構成雲計算的IT基礎設施的集合,即不同的軟硬件廠商的產品和
方案。
(2)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cie,基礎架構即服務)。通過虛擬化、動態化將IT基礎資
源(計算、網絡、存儲)形成資源池。資源池即是計算能力的集合,終端用戶(企業)可以通過網絡獲得自己所需要的計算資源,運行自己的業務系統,只需對自己的所使用資源付費即可。
(3)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除了提供基礎計算能力,還具備了業務的開
發運行環境,對於企業或終端用戶而言,為業務創新提供快速低成本的環境。
(4)SaaS(Soft ware as aService,軟件即服務)。軟件拿來即用,不需要用戶安裝,軟件真正
運行在ISP的雲計算中心。軟件升級與維護無需終端用戶參與,按需使用,不使用不付費

總結:層次化的雲計算又稱為I-P-S雲計算,各層可獨立提供雲服務,下一層架構也可以為上一層雲計算
提供支撐。
2.雲歸屬分類
(1)公有雲。一般由ISP構建,面向公眾和企業提供服務,由ISP運營。
(2)私有雲。由企業自身構建的為內部提供雲服務的雲。
(3)混合雲。當企業既有私有雲,同時又采用公共雲計算服務,兩種雲之間形成一種內外數據相互流
動的形態,即為混合雲。

五、雲計算服務交付方式
(1)企業所有,自行運營。典型私有雲模式,企業自建自用,基礎資源在企業數據中心內部,自己進
行企業運行維護。
(2)企業所有,運維外包。私有雲,企業投資建成,雲計算架構的運行維護外包給服務商,基礎資源
依然在企業數據中心。
(3)企業所有,運維外包,外部運行。企業投資建設私有雲,但雲計算架構位於服務商的數據中心
內,企業通過網絡訪問雲資源,這是一種物理形體的托管型。
(4)企業租賃,外部運行,資源獨占。由SP構建雲計算基礎資源,企業只是租用基礎資源形成自身
業務的虛擬雲計算,但相關物理資源完全由企業獨占使用,這是一種虛擬的托管型服務(數據托管)。
(5)企業租賃,外部運行,資源共享調度。由SP構建,多個企業同時租賃SP的雲計算資源,資源的
隔離與調度由SP管理,企業只關註自身業務,不同企業在雲架構內虛擬化隔離,形成一種共享的私有雲模式。
(6)公共雲服務。由SP為企業或個人提供面向互聯網的公共服務(如郵箱、即時通信、共享容災等),
雲架構與公共網絡連接,由SP保證不同企業與用戶的數據安全。

六、雲發展過程
從更長遠的周期來看,雲的形態會不斷演化,從孤立的雲逐步發展到互聯的雲。
在雲計算建設初期,發展比較快的是公共雲,
(1)企業的數據中心依然是傳統T架構,但隨著面向互聯網應用的公共雲服務快速發展,不同的ISP會
構建各自的雲。這些雲之間相互孤立,為互聯網的不同用戶需求收集服務(如搜索、郵件等),企業數據中心與公共雲之間存在公網互聯(企業可能會采用公共雲服務)
(2)企業開始構建自己的私有雲或租賃SP提供的私有雲服務,這階段是企業數據中心架構的變化,同
時,企業為降低成本,采用公共雲服務的業務會增加。
(3)企業為進一步降低IT成本,逐步過渡到采用SP提供的虛擬私有雲服務(也可能直接跨過第二階段到
第三階段),存在企業內部雲與外部雲的互通,形成混合雲模式。
(4)由於成本差異和服務差異,企業會采用不同SP提供的雲計算服務,因此,形成了一種不同雲之間
的互聯形態,即互聯雲。
總結:雲計算帶來IT模式的變化和IT服務的變革,企業和用戶只需要關註數據,而對數據的計算存儲方
式、效率均采用雲服務來實現和提升,雲的供應商則將核心業務重點放在IT架構的運營上,服務將成為下一代IT的核心內容。

新一代網絡建設理論與實踐讀書筆記-雲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