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7 使用list和tuple

7 使用list和tuple

col mic java 陷阱 div 數學公式 line 索引 可變

list

Python內置的一種數據類型是列表:list。list是一種有序的集合,可以隨時添加和刪除其中的元素。

比如,列出班裏所有同學的名字,就可以用一個list表示: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變量classmates就是一個list。用len()函數可以獲得list元素的個數:

>>> len(classmates)
3

用索引來訪問list中每一個位置的元素,記得索引是從0開始的:

>>> classmates[0]
Michael
>>> classmates[1]
Bob
>>> classmates[2]
Tracy
>>> classmates[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當索引超出了範圍時,Python會報一個IndexError錯誤,所以,要確保索引不要越界,記得最後一個元素的索引是len(classmates) - 1

如果要取最後一個元素,除了計算索引位置外,還可以用-1做索引,直接獲取最後一個元素:

>>> classmates[-1]
Tracy

以此類推,可以獲取倒數第2個、倒數第3個:

>>> classmates[-2]
Bob
>>> classmates[-3]
Michael
>>> classmates[-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當然,倒數第4個就越界了。

list是一個可變的有序表,所以,可以往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

>>> classmates.append(Adam)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Adam]

也可以把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比如索引號為1的位置:

>>> classmates.insert(1, Jack)
>>> classmates
[Michael, Jack, Bob, Tracy, Adam]

要刪除list末尾的元素,用pop()方法:

>>> classmates.pop()
Adam
>>> classmates
[Michael, Jack, Bob, Tracy]

要刪除指定位置的元素,用pop(i)方法,其中i是索引位置:

>>> classmates.pop(1)
Jack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要把某個元素替換成別的元素,可以直接賦值給對應的索引位置:

>>> classmates[1] = Sarah
>>> classmates
[Michael, Sarah, Tracy]

list裏面的元素的數據類型也可以不同,比如:

>>> L = [Apple, 123, True]

list元素也可以是另一個list,比如:

>>> s = [python, java, [asp, php], scheme]
>>> len(s)
4

要註意s只有4個元素,其中s[2]又是一個list,如果拆開寫就更容易理解了:

>>> p = [asp, php]
>>> s = [python, java, p, scheme]

要拿到‘php‘可以寫p[1]或者s[2][1],因此s可以看成是一個二維數組,類似的還有三維、四維……數組,不過很少用到。

如果一個list中一個元素也沒有,就是一個空的list,它的長度為0:

>>> L = []
>>> len(L)
0

tuple

另一種有序列表叫元組:tuple。tuple和list非常類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比如同樣是列出同學的名字: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現在,classmates這個tuple不能變了,它也沒有append(),insert()這樣的方法。其他獲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一樣的,你可以正常地使用classmates[0]classmates[-1],但不能賦值成另外的元素。

不可變的tuple有什麽意義?因為tuple不可變,所以代碼更安全。如果可能,能用tuple代替list就盡量用tuple。

tuple的陷阱:當你定義一個tuple時,在定義的時候,tuple的元素就必須被確定下來,比如:

>>> t = (1, 2)
>>> t
(1, 2)

如果要定義一個空的tuple,可以寫成()

>>> t = ()
>>> t
()

但是,要定義一個只有1個元素的tuple,如果你這麽定義:

>>> t = (1)
>>> t
1

定義的不是tuple,是1這個數!這是因為括號()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表示數學公式中的小括號,這就產生了歧義,因此,Python規定,這種情況下,按小括號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自然是1

所以,只有1個元素的tuple定義時必須加一個逗號,,來消除歧義:

>>> t = (1,)
>>> t
(1,)

Python在顯示只有1個元素的tuple時,也會加一個逗號,,以免你誤解成數學計算意義上的括號。

最後來看一個“可變的”tuple:

>>> t = (a, b, [A, B])
>>> t[2][0] = X
>>> t[2][1] = Y
>>> t
(a, b, [X, Y])

這個tuple定義的時候有3個元素,分別是‘a‘‘b‘和一個list。不是說tuple一旦定義後就不可變了嗎?怎麽後來又變了?

別急,我們先看看定義的時候tuple包含的3個元素:

技術分享圖片

當我們把list的元素‘A‘‘B‘修改為‘X‘‘Y‘後,tuple變為:

技術分享圖片

表面上看,tuple的元素確實變了,但其實變的不是tuple的元素,而是list的元素。tuple一開始指向的list並沒有改成別的list,所以,tuple所謂的“不變”是說,tuple的每個元素,指向永遠不變。即指向‘a‘,就不能改成指向‘b‘,指向一個list,就不能改成指向其他對象,但指向的這個list本身是可變的!

理解了“指向不變”後,要創建一個內容也不變的tuple怎麽做?那就必須保證tuple的每一個元素本身也不能變。

小結:

list和tuple是Python內置的有序集合,一個可變,一個不可變。根據需要來選擇使用它們。

7 使用list和tu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