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雙網卡綁定bond詳解--單網卡綁定多個IP

Linux雙網卡綁定bond詳解--單網卡綁定多個IP

三層交換 驗證 基本 還需要 probe odi 網線 tro ima

Redhat Linux的網絡配置,基本上是通過修改幾個配置文件來實現的,雖然也可以用ifconfig來設置IP,用route來配置默認網關,用hostname來配置主機名,但是重啟後會丟失。

相關的配置文件

/ect/hosts 配置主機名和IP地址的對應

/etc/sysconfig/network 配置主機名和網關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h0配置文件,eth1則文件名為ifcfg-eth1,以此類推

一、網卡配置

假設我們要配置主機名為test,eth0的IP地址192.168.168.1/24,網關地址192.168.168.250

則/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內容如下:

NETWORKING=yes
HOSTNAME=test
GATEWAY=192.168.168.250

eth0對應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內容如下: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68.1
NETMASK=255.255.255.0
TYPE=Ethernet
ONBOOT=yes

二、單網卡綁定多個IP

有時,我們需要在一塊網卡上配置多個IP,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還需要為eth0配置IP 192.168.168.2和192.168.168.3。那麽需要再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新建兩個配置文件:

ifcfg-eth0:0內容如下:

DEVICE=eth0:0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68.2
NETMASK=255.255.255.0
ONBOOT=yes

ifcfg-eth0:1內容如下:

DEVICE=eth0:1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68.3
NETMASK=255.255.255.0
ONBOOT=yes

三、多個網卡綁定成一塊虛擬網卡

為了提供網絡的高可用性,我們可能需要將多塊網卡綁定成一塊虛擬網卡對外提供服務,這樣即使其中的一塊物理網卡出現故障,也不會導致連接中斷。比如我們可以將eth0和eth1綁定成虛擬網卡bond0

首先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創建虛擬網卡bond0的配置文件ifcfg-bond0,內容如下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BROADCAST=192.168.168.255
IPADDR=192.168.168.1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168.0
ONBOOT=yes
TYPE=Ethernet
GATEWAY=192.168.168.250
USERCTL=no

然後分別修改eth0和eth1的配置文件
ifcfg-eth0內容: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MASTER=bond0
SLAVE=yes

ifcfg-eth1內容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MASTER=bond0
SLAVE=yes

因為linux的虛擬網卡是在內核模塊中實現的,所以需要安裝的時候已經裝好該module。在/etc/modules.conf文件中添加如下內容(如果沒有該文件,則新建一個):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 primary=eth0

其中miimon=100表示每100ms檢查一次鏈路連接狀態,如果不通則會切換物理網卡
mode=1表示主備模式,也就是只有一塊網卡是active的,只提供失效保護。如果mode=0則是負載均衡模式的,所有的網卡都是active,還有其他一些模式很少用到
primary=eth0表示主備模式下eth0為默認的active網卡

miimon是毫秒數,每100毫秒觸發檢測線路穩定性的事件。
mode 是ifenslave的工作狀態。
一共有7種方式:
=0: (balance-rr) Round-robin policy: (平衡掄循環策略):傳輸數據包順序是依次傳輸,直到最後一個傳輸完畢, 此模式提供負載平衡和容錯能力。
=1: (active-backup) Active-backup policy:(主-備份策略):只有一個設備處於活動狀態。 一個宕掉另一個馬上由備份轉換為主設備。mac地址是外部可見得。 此模式提供了容錯能力。
=2:(balance-xor) XOR policy:(平衡 策略): 傳輸根據原地址布爾值選擇傳輸設備。 此模式提供負載平衡和容錯能力。
=3:(broadcast) broadcast policy: (廣播策略):將所有數據包傳輸給所有接口。 此模式提供了容錯能力。
=4:(802.3ad) 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 IEEE 802.3ad 動態鏈接聚合:創建共享相同的速度和雙工設置的聚合組。(我不是太懂。)
=5:(balance-tlb) Adaptive transmit load balancing(適配器傳輸負載均衡):沒有特殊策略,第一個設備傳不通就用另一個設備接管第一個設備正在處理的mac地址,幫助上一個傳。
=6:(balance-alb) Adaptive load balancing: (適配器傳輸負載均衡):大致意思是包括mode5,bonding驅動程序截獲 ARP 在本地系統發送出的請求,用其中之一的硬件地址覆蓋從屬設備的原地址。就像是在服務器上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一樣。

這些選項可以用命令:# modinfo bonding 來查看

最後,在/etc/rc.local中加入

modprobe bonding miimon=100 mode=1

重啟機器後可以看到虛擬網卡已經生效,可以通過插拔兩個物理網卡的網線來進行測試,不過linux中網卡接管的時間好象比較長

from: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6/14/1317564_61486325.shtml

====================================================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想做成負載均衡,僅僅設置這裏modprode bonding miimon=100 mode=0是不夠的,還需要設置交換機的端口.

從原理分析一下(bond運行在mode 0下):
mode 0下bond所綁定的網卡的IP都被修改成一樣的mac地址,如果這些網卡都被接在同一個交換機,那麽交換機的arp表裏這個mac地址對應的端口就有多個,那麽交換機接受到發往這個mac地址的包應該往哪個端口轉發呢?正常情況下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一個mac地址對應多個端口肯定使交換機迷惑了。
所以mode0下的bond如果連接到交換機,交換機這幾個端口應該采取聚合方式(cisco稱為ethernetchannel,foundry稱為portgroup),因為交換機做了聚合後,聚合下的幾個端口也被捆綁成一個mac地址
由於家裏沒有三層交換機,這裏的試驗留給網友自行驗證了.

====================================================

在 /etc/rc.local 文件裏加上一行:

/root/bonding.sh

bonding.sh文件內容:

技術分享圖片
#!/bin/sh
modprobe -r bonding
modprobe bonding miimon=100 mode=6
ifconfig bond0 172.16.96.46 netmask 255.255.248.0 up
route add default gw 172.16.100.1 bond0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eth2 eth3 eth4 eth5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技術分享圖片

Linux雙網卡綁定bond詳解--單網卡綁定多個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