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RESTful Web 服務四種操作POST/DELETE/PUT/GET

RESTful Web 服務四種操作POST/DELETE/PUT/GET

輸入 com 容易 協議 可能 post數據 http請求 ron 雅虎

目前在三種主流的Web服務實現方案中,因為REST模式的Web服務與復雜的SOAP和XML-RPC對比來講明顯的更加簡潔,越來越多的web服務開始采用REST風格設計和實現。例如,Amazon.com提供接近REST風格的Web服務進行圖書查找;雅虎提供的Web服務也是REST風格的。

應該是,做WEB服務,都必須掌握REST!!

Rest模式有四種操作:

  • POST /url 創建

  • DELETE /url/xxx 刪除

  • PUT /url/xxx 更新或創建

  • GET /url/xxx 查看

GET操作是安全的。所謂安全是指不管進行多少次操作,資源的狀態都不會改變。比如我用GET瀏覽文章,不管瀏覽多少次,那篇文章還在那,沒有變化。當然,你可能說每瀏覽一次文章,文章的瀏覽數就加一,這不也改變了資源的狀態麽?這並不矛盾,因為這個改變不是GET操作引起的,而是用戶自己設定的服務端邏輯造成的。

PUT,DELETE操作是冪等的。所謂冪等是指不管進行多少次操作,結果都一樣。比如我用PUT修改一篇文章,然後在做同樣的操作,每次操作後的結果並沒有不同,DELETE也是一樣。順便說一句,因為GET操作是安全的,所以它自然也是冪等的。

POST操作既不是安全的,也不是冪等的,比如常見的POST重復加載問題:當我們多次發出同樣的POST請求後,其結果是創建出了若幹的資源。

安全和冪等的意義在於:當操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時,我們可以不停的重試,而不會對資源產生副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POST操作往往是有害的,但很多時候我們還是不得不使用它。

還有一點需要註意的就是,創建操作可以使用POST,也可以使用PUT,區別在於POST 是作用在一個集合資源之上的(/url),而PUT操作是作用在一個具體資源之上的(/url/xxx),再通俗點說,如果URL可以在客戶端確定,那麽就使用PUT,如果是在服務端確定,那麽就使用POST,比如說很多資源使用數據庫自增主鍵作為標識信息,而創建的資源的標識信息到底是什麽只能由服務端提供,這個時候就必須使用POST。

關於GET POST 的混淆

先說相同點,只有了解了相同點之後才能理解為什麽會發生混淆。兩者都能向服務器發送數據,提交的“內容”的格式相同,都是var_1=value_1&var_2=value_2&....get 和 post 區別如字面,一個是get(獲取),一個是post(發送)。get用來告訴服務器需要獲取哪些內容(url+query),向靜態頁面(url)請求則直接返回文件內容給瀏覽器,向一個動態頁面請求時可以提供查詢參數(query)以獲得相應內容。post用來向服務器提交內容,主要是為了提交,而不是為了請求內容,就是說post的初衷並不要求服務器返回內容,只是提交內容讓服務器處理(主要是存儲或者處理之後再存儲)。get和post出現混淆是因為對提交的數據處理方法的濫用造成的,數據是無辜的。

混淆之一: 將get提交的用來查詢的字段當作是存儲數據存入了服務器端文件或者數據庫。然後就誤以為get是用來提交用於存儲的數據的。

混淆之二: 編寫腳本在服務器端通過處理post提交的數據並返回內容。只要有數據,就能用來進行判斷,腳本怎寫是程序員的事,而不在乎數據來源的形式(post、get,或者是自己預設值的常量)。這點功能上確實沒問題,只是背離的其初始目的而已。

由於都是要傳送數據,且數據格式相同(即使數據格式不同,只要能提取出相應數據)。使用的時候難免出現張冠李戴,將get數據用來存儲、將post數據用來檢索返回數據。但是二者還是有區別的(主要是根據其用途而“人為”造成的),get的長度限制在2048字節(由瀏覽器和服務器限制的,這是目前IE的數據,曾經是1024字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get用來傳遞“存儲數據”的數據的能力,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用來做檢索吧;post則無此限制(只是HTTP協議規範沒有進行大小限制,但受限於服務器的處理能力),因此對於大的數據(一般來說需要存儲的數據可能會比較大,比2048字節大)的傳遞有天然的優勢,誰讓它是 nature born post 呢。

get提交的數據是放在url裏,目的是靈活的向服務其提交檢索請求,可以在地址欄隨時修改數據以變更需要獲取的內容,比如直接修改分頁的編號就跳到另外一個分頁了(當然也可能是 404)。post提交的數據放在http請求的正文裏,目的在於提交數據並用於服務器端的存儲,而不允許用戶過多的更改相應數據(主要是相對於在url 修改要麻煩很多,url的修改只要點擊地址欄輸入字符就可以了),除非是專門跑來編輯數據的。

花邊:post和get的安全性在傳輸的層面上區別不大,但是采用url提交數據的get方式容易被人肉眼看到,或者出現在歷史紀錄裏,還是可能被肉眼看到,都是一些本地的問題。

RESTful Web 服務四種操作POST/DELETE/PUT/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