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互聯網+”已死 騰訊、阿裏巔峰已過

“互聯網+”已死 騰訊、阿裏巔峰已過

開始 管理 傳統 綜合 力量 成熟 部件 高科技 未來

上兩篇文章《》《》講了我的書《互聯網黑洞 跨越邊界的中國式企業擴張》中對黑洞的定義。

技術分享圖片

這一篇是我演講的第三部分:《互聯網+已死 騰訊、阿裏巔峰已至》 。

技術分享圖片

27.面對互聯網、互聯網黑洞、互聯網+的趨勢,不同的領袖有不同的看法。馬化騰認為,互聯網+是一場嶄新的革新。任正非則認為,互聯網只是工具,他還要求華為向日本學習工匠精神。

那麽,互聯網真的所向無敵麽?這裏我來講一下。

28.我認為,互聯網其實並沒有改變許多產品的本質,我們以手機為例。

29.2014年10月我寫了一本書叫《解密小米 互聯網思維下的商業奇跡》,雷軍提出互聯網思維的七字訣——專註、極致、口碑、快。小米依靠這個互聯網營銷、互聯網銷售模式快速地發展,2014年竟然問鼎手機界第一。

可惜發展到2015年,已經被華為、oppo、vivo都超過了,我記得我曾寫過《小米4是小米手機滑鐵盧的開始》也都應驗了。

這也說明,互聯網並沒有在制造業、工業進行顛覆,那麽互聯網進行顛覆的行業,我們發現都在什麽行業呢?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一些與用戶行為密切相關的行業,比如打車行業,本來就沒有技術含量的一個行業。

30.那再比如賣飯,訂餐市場,這也是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那麽再比如支付行業。為什麽支付能起來,因為支付的本質其實是便捷性和安全,我們只要解決這兩點就可以實現。

由於手機支付只是一個端口,不涉及資產管理,因此安全性並沒有因此而降低。但是手機掃碼支付卻比現金、銀行卡都更便捷,還可視化。互聯網公司與海量用戶建立連接,所以手機支付行業很輕松的形成了對銀行卡的顛覆。

31.那麽我們總結一下發現,在手機行業、在汽車行業、在建築行業,在許許多多的工業、制造業,互聯網並沒有實現顛覆。它所顛覆的行業和領域,只是那些本來就落後的、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和領域。

能顛覆出租車,不能顛覆造車的;能顛覆送飯的,不能顛覆做飯的;能顛覆支付手段,不能顛覆資金存管;互聯網顛覆的只是“連接”層的事情,而對行業的本質無法帶來顛覆。

32.oppo和vivo為什麽能夠發展到今天?一方面專註於做手機。另一方面,它們在市場拓展方面做得非常好,渠道下沈到三到五線城市。那你搞渠道下沈,是互聯網能解決的嗎?解決不了。

互聯網上賣手機,流量費成本已經非常高了,oppo、vivo在非常好的二線城市的一個很好的地角租一個手機專賣店,花一萬兩萬的租金,再請幾個員工,一個月花上兩三萬。

三萬塊錢在互聯網上買流量夠不夠一天用的?在線下購買的時候導購員會給你推薦,那麽每個用戶其實都不是專家,在被導購員推薦的過程中,就改變自己的購物的決策,這就推動手機產品在線下的銷售。

33.在電商領域,很多人發現傳統的零售業都擠垮了,但是什麽沒有被擠垮呢?我們發現綜合性商場沒有被擠垮,很大一塊地,好幾層樓,裏邊有吃喝玩樂,各種東西都有。互聯網能不能提供這種吃喝玩樂的全方位體驗。

人不可能整天都待在網上,周末了帶孩子去商場裏逛逛,那麽這是在娛樂中購物的體驗,這種體驗是互聯網無法實現的。

我們發現,凱德茂、還有萬達、這種綜合業的商場,發展都很好。但是那些只賣貨的一些超市,比如家樂福,都關了很多,為什麽呢?因為他無法實現體驗式購物就會被互聯網的便捷和廉價替代。

34.在產品上,我要做一款手機,我要做一款汽車。其中有無數的零部件,有龐大的研發體系,互聯網公司能做嗎?手機還簡單一些,我們的產業鏈比較成熟,汽車能不能做?

我們看大眾、豐田這些汽車公司,每年投入在汽車研發上的成本、費用高達數百億美元。而有一家公司說他們也要造車,還要投兩百億,兩百億還不夠人家一年的研發費用,還不包括其他的成本。

你還要做什麽S級車,這可能嗎?其實純屬一個笑話。

35.所以我就說,傳統企業不用害怕,因為互聯網目前只是對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落後的產業進行了顛覆和改變,它並沒有真正的改變那些有技術含量的、比較重的產業。而它不可能顛覆那些產業,只會推動那些產業更好的發展。

我認為從時間上看,2012-2015年屬於互聯網顛覆一些本來就脆弱產業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以創業泡沫的破滅為標誌。這個時代叫做“互聯網+”。

而從2016年開始,一個嶄新的時代來了“+互聯網”。傳統的工業、制造業、餐飲業、建築業、醫院、科研等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思維、方法實現升級改造,實現的目標是:追求產品與服務的極致化。

電商並沒有讓產品變得極致,而是讓產品變得劣質,在中國只要便宜,狗屎都有人搶。社交軟件並沒有改變我們的生活,反而讓我們成了手機的奴隸,而奴隸早晚會覺醒。

不涉及商業本質的東西,都是泡沫,是泡沫則必須要破。我看“互聯網+”的泡沫是需要破掉的,接著則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才是真正的影響世界,影響人類進步的時代。

學員提問:

1、國內互聯網行業從2014年的極致鼎盛到2016年的寒冬,互聯網的從業者、投資者有沒有什麽理念上的變化?

2、流量紅利時代在2016年上半年終結,下一個互聯網的爆發方式在哪裏?

3、相比較谷歌投資前沿科技領域,中國的互聯網巨頭一窩蜂的布局金融,會否是整個行業最後的綻放?

4、互聯網爆發時代吹起的泡沫,特別是IT從業人員高工資待遇的成本泡沫,怎樣、何時才能實現回歸?

磐石之心回答:

第一個問題,2016年前互聯網本身所做的事情,都是顛覆了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所以導致創業門檻極低,門檻低就進來的創業者多,必須洗牌。

比如打車市場,幾十家公司競爭,為什麽只剩下滴滴?就是資本的力量。資本必須殺死所有同質化的競爭對手,只剩一家。

因為這個平臺本身就是一個互聯網平臺,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壟斷。

我們看到前幾年的這些投資,其實技術門檻都非常低,競爭者太多,所以必須大規模的死亡。而且很多的需求也都是偽需求。比如說上門美甲、上門按摩等等,其實都是很小眾的需求,都是臆造出來的需求。

第二個問題,下一個互聯網爆發的方向,我剛才講了。以前都是爆發的互聯網+,比如打車、賣飯都屬於互聯網+。那麽下一個階段的核心就是+互聯網。

+互聯網其實機會就在傳統企業。那麽我們許多傳統企業,制造業、工業、科技創新行業,他們都必須要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來進行發展。

下一個主要的投資機會和發展機會,就在+互聯網,而不在於互聯網+。

第三個問題,為何一窩蜂的布局金融。那麽金融是一個什麽遊戲呢?其實是一個本身不產生任何價值的行業,又是一個回報和風險都很高的行業,是一場數字遊戲。

很多做金融的人都十分空虛,玩笑話“貧窮的只剩下錢了”是真實寫照。玩金融會讓人上癮,因為錢來的容易,就沒人想去做實業賺錢。你看人人網陳一舟,炒股毀了人人網。再看雅虎,因為炒股毀了雅虎的未來。

而華為任正非說,他從不看股票,不懂金融,不碰房地產,所以華為做起來了,還對社會有巨大的貢獻。

那麽之所以BAT都投入了金融,是因為想壟斷金融的支付入口,從而打通它自己的民營銀行,從而實現對整個金融體系的顛覆,而一旦他們如願以償,那就真的天下大同了。

對於科技的投資來講,中國的BAT這麽有錢,這麽多現金儲備,卻沒有對這些高科技的領域進行投資,這是很令人失望的。其實現在我們的生活需求大部分都已經被滿足了,這個社會想要向前發展,就必須突破現在科技發展的瓶頸。

而我們的中國的企業,還在投資打車、賣飯、金融這些領域,瘋狂地廝殺,來進行財富轉移。那麽這就意味著,下一個科技創新,下一個時代,中國可能仍然是落後的。

這些觀點在《互聯網黑洞 跨越邊界的中國式企業擴張》一書中都有詳細分析。

“互聯網+”已死 騰訊、阿裏巔峰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