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少兒編程是什麽?要學嗎?如何學?

少兒編程是什麽?要學嗎?如何學?

可能性 machine time 自己 復雜 角色 結果 代碼 年齡

編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主要能培養這些能力: 一、構思能力 編程是一種“先寫劇本,後看結果”的活動,這要求孩子先在腦子裏進行構思並模擬出結果,然後再實際驗證結果是不是符合預期。這是一個“異步”的過程,對於這種“都得事先想好”的方式,孩子一開始是不適應的,因為這違背他們的直覺。 二、邏輯能力 編程需要考慮到各種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選擇(分支),而且各個分支之間不能重復,也要避免遺漏某一種可能性造成程序的異常行為。在邏輯思維中有個詞叫做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就是“相互排斥且整體完備”,也就是“不重復,不遺漏”。這是邏輯思維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三、模式識別能力 在編程中我們經常需要發現一些“可以重復”的單元,然後讓計算機去重復它。舉個簡單的例子,計算(1+5)×4相當於(1+5)+(1+5)+(1+5)+(1+5),其中每一個(1+5)就是一個可重復的單元,或者說是一種模式(pattern)。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模式並不都是顯而易見的,有些模式是隱藏的,或者需要一定的變換才能出現的,這些都考驗孩子觀察力和識別力。 四、分解問題的能力 一些復雜的問題都可以分解中等的問題,中等的問題還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小問題。在解決復雜問題時,問題的分解是非常重要的,編程中我們也經常需要使用這樣的方法。 五、調試除錯能力 任何工作都無法一蹴而就,是人總會犯錯誤,程序運行起來發現不對有問題,這時需要孩子能夠找到出錯的地方在哪裏,並且將它改正。這裏面包含的能力很多,比如抗挫折力、觀察力、專註力等等。 總之,通過學習編程所培養的能力並不只是適用於編程,而是可以在很多方面派上用場。 關於不同年齡段學些什麽,建議: * 4~6歲:玩一些編程小遊戲,比如用指令控制一個角色到達終點,繞過一些障礙物,用循環來完成重復任務等等。不錯的遊戲包括:Box Island、LightBot Jr.等。 * 7~9歲:用一些可視化編程工具來完成一些復雜的任務,比如Scratch、AppInventor等。也可以挑戰一些復雜的編程遊戲,比如Cargo-Bot、Human Resource Machine等。 * 10歲+:學習一種真正的編程語言,比如Swift、Python等,嘗試編寫一些軟件,初步學習算法、數據結構以及面向對象編程。也可以嘗試一些硬件編程,比如用Arduino做個小機器人。 根據以上的建議,我把少兒編程總結為四個方面: 一、圖形化編程 圖形化編程,現在最流行的是Scratch 。 Scratch 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計開發的,一款面向青少年的簡易編程工具。即使不會英語和鍵盤操作,用戶也可以真接使用中文圖形化進行編程,使用鼠標拖動模塊到程序編輯欄實現相應功能,輕松的創建動畫,遊戲。建議利用網上系統的學習資源,以家庭教育為主,某些編程平臺練習為輔,進行圖形化編程學習。不必參與培訓。 圖形化編程學習完成後,可以在各大少兒編程平臺上構思和發布自己的作品,與大家相互學習與交流。 二、編程賽事 在圖形化編程學習結束後,有三個方向可以發展。第一個發展方向是,參加少兒編程賽事,如:全國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等。 學習完代碼編程之後,可以參加賽事或考一些證書,如:NOIP青少年計算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Python”等。 三、智能硬件設計 在圖形化編程學習結束後第二個發展方向是,在圖形化編程的基礎上,動手參與智能硬件設計。 智能硬件設計又包括編程積木搭建和智能硬件編程設計。編程積木搭建,一般是圖形化編程;智能硬件編程設計,可涉及圖形化編程與代碼編程。 四、代碼編程 在圖形化編程學習結束後第三個發展方向是,基於編程的興趣,繼續學習真正的代碼編程,這要求學習者有較好的自學能力。當然這個過程,不必要在圖形化編程的基礎。建議學習語言:Python、JavaScript、C/C++等。還有現在比較熱的人工智能的學習。建議通過正規的渠道進行代碼編程學習。 根據以上四個方面,推薦一個微信公眾賬號whaleExplorer,它整理和制作了一套完整的兒童編程的解決方案。作為興趣的學習者,可以參與圖形化編程、編程賽事以及智能硬件設計的學習,不必參與代碼編程;做為特長愛好的學習者,要學習代碼編程,但不必要學習圖形化編程。 技術分享圖片
願你喜歡上編程!

少兒編程是什麽?要學嗎?如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