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EMQ --集成搭建

EMQ --集成搭建

關註 entos des true span 記錄 命令 lang 發布

集群方式接受

Erlang/OTP 最初是愛立信為開發電信設備系統設計的編程語言平臺,電信設備(路由器、接入網關、…)典型設計是通過背板連接主控板卡與多塊業務板卡的分布式系統。 Erlang/OTP 語言平臺的分布式程序,由分布互聯的 Erlang 運行系統組成,每個 Erlang 運行系統被稱為節點(Node),節點(Node) 間通過 TCP 互聯,消息傳遞的方式通信:

技術分享圖片

EMQ 消息服務器集群基於 Erlang/OTP 分布式設計,集群原理可簡述為下述兩條規則:

  • MQTT 客戶端訂閱主題時,所在節點訂閱成功後廣播通知其他節點:某個主題(Topic)被本節點訂閱。
  • MQTT 客戶端發布消息時,所在節點會根據消息主題(Topic),檢索訂閱並路由消息到相關節點。

EMQ 消息服務器同一集群的所有節點,都會復制一份主題(Topic) -> 節點(Node)映射的路由表,例如:

topic1 -> node1, node2
topic2 -> node3
topic3 -> node2, node4

EMQ集群方式分別有以下方式:

  • manual 手工命令創建集群
  • static 靜態節點列表自動集群
  • mcast UDP 組播方式自動集群
  • dns DNS A 記錄自動集群
  • etcd 通過 etcd 自動集群
  • k8s Kubernetes 服務自動集群

為了方便我們這裏使用static方式關聯節點為列講解

已經搭建了兩臺EMQ,內網IP分別是192.168.2.111和192.168.2.112(centos7上)

首先需要修改Node名稱

vim /usr/local/emqttd/etc/emq.conf

node.name = [email protected]

> emqttd_ctl status
Node ‘[email protected]‘ is started
emqttd 2.3.5 is running

修改配置文件配置使用靜態方式鏈接節點(所有節點都需要修改)

> vim /usr/local/emqttd/etc/emq.conf 

cluster.discovery = static

##--------------------------------------------------------------------
## Cluster with static node list
cluster.static.seeds =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為了安全Erlang 節點間通過一個相同的 cookie 進行互連認證。Erlang 節點 Cookie 設置:

# 在node1上執行
> emqttd stop
> emqttd start
> scp $HOME/.erlang.cookie [email protected]:$HOME/.erlang.cookie

通過命令查看集群狀態

> emqttd_ctl cluster status

Cluster status: [{running_nodes,[‘[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通過界面可以看到如下顯示

技術分享圖片

  

總結

有了集群就解決了大規模部署的問題,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還有很多需要關註的點

EMQ --集成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