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高能!一大波奇葩挖礦方式來襲~

高能!一大波奇葩挖礦方式來襲~

      從去年開始,區塊鏈被廣泛關注,各種數字貨幣層出不窮,獲取各種數字貨幣的挖礦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有些不免讓人震驚。本文千氪專欄作者ONETOP評級整理了其中比較奇葩的幾種挖礦方式:

1、 交易挖礦

  首先要講的自然是在國內掀起了“xx即挖礦”熱潮的領軍者:Fcoin,雖然它不是首創者,但它靠“交易即挖礦”這一模式,在寡頭壟斷的交易所行業殺出一條血路的戰績無人可敵。

  交易所的盈利在於收取使用者的交易手續費,Fcoin也不例外。不同的是,Fcoin在收取手續費後,會將80%的收益通過token的形式返還給交易者。

FT即為Fcoin的token,核定發售,但是通過交易生成的FT只佔FT發行量的51%,剩下的49%歸屬創始團隊及私募機構,並且隨挖礦的產出等額解禁,即交易挖出1枚FT,解禁1枚FT。

  除此之外,Fcoin還同步推出了100%市場分紅、邀請返傭等營銷策略,並創造出了15天內交易量超越了傳統幾大交易所總和的優秀成績,並超越幣安、OK坐上交易額第一寶座,算是為後續風靡的"xx即挖礦"打響了第一炮。

2、 刷臉挖礦

“刷臉即挖礦,顏值即算力”,憑藉一場“區塊鏈最美54女神”評選活動刷爆朋友圈的ULSee今年可謂是賺足了眼球。

ULSee是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主要提供基於影象處理、目標檢測、目標跟蹤、目標識別和3D建模技術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客戶包括京東、迪士尼在內的世界多家頂級公司。

  據最新的權威機構評測結果來看,ULSee的核心——面部識別技術,已經超過為支付寶提供面部技術服務的Face++,

  區別於普通的身份識別,ULSee基於區塊鏈開發了一個數據生態,在這個生態中,使用者將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式獲得UCNS:

1)刷臉挖礦:使用者在ULSee合作商家中刷臉支付,即可獲得UCNS獎勵;

2)資料挖礦:使用者將自己的消費資料授權給商家(自願),商家需支付UCNS給使用者作為酬勞;

3)分享挖礦:使用者通過分享該產品吸引新使用者,即可獲得相應的UCNS;

4)專案收益:在扣除一部分企業運營成本後,企業盈利將以分紅的形式100%發放給所有UCNS持有者。

3、 刷牙挖礦

  刷臉不夠,牙齒來湊。今年初,力博得與BAIC社群達成合作,將產品上線BAIC社群IOT公鏈,並提出“刷牙即挖礦”的理念,使用者可通過刷牙的次數和口腔健康次數,獲取可在BAIC社群使用的Token。

  這裡提到的BAIC社群是一個推進物聯網及AI機器人之間資料互聯、交易結算、智慧合約的區塊鏈技術開放平臺的非盈利社群,其核心理念是“資料價值化”。

  在這個社群中,使用者可以使用智慧裝置或IoT裝置採集自己的資料,對資料進行定價。

  然後通過區塊鏈授權賣給資料有需要的企業,獲得相應的可提現,並可在BAIC社群中使用的Token。

  除了上文中提及的挖礦智慧牙刷的廠商力博,BAIC還和商湯科技、樂心醫療、科大訊飛、雲知聲、三角獸等企業取得合作。

4、上網挖礦

  簡單來講,上網即挖礦就是上網時間行為價值的體現,用上網的時間換取Token。

  支援上網挖礦的瀏覽器目前有2款,一個是Brave,主打高效精準的廣告傳播,使用者通過看瀏覽器上的廣告獲取平臺發行的平臺幣BAT,

Brave通過此種方式將被動看廣告變成主動看廣告,提高內容生產者的收入及使用者的訪問速度。

  另一個則是遨遊瀏覽器,它的模式更加簡單,開啟瀏覽器即挖礦,再無其它條件。

  挖礦版遨遊瀏覽器和普通版瀏覽器其實並無差,使用者點選瀏覽器右上角外掛即可看到“挖礦GO”,在此登入LVT賬號就行了。

  至此以後,每次開啟瀏覽器即開始自動挖礦,關閉瀏覽器停止挖礦。

LVT如其它幣一樣,除了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無限制交易和流通外,還可用於共生經濟體系內一切平臺間的交易和服務。

5、打賞挖礦

  號稱抖音+YouTube+區塊鏈的火牛視訊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智慧視訊社群,首創“打賞挖礦”+“視訊分紅”的激勵模式,在今夏掀起不少風雲。

  火牛打賞分為2種模式,一種免費,一種付費。若免費打賞,內容釋出者+打賞者+分享者共享FB總量的10%;

  若付費打賞,主播和打賞者則可以共同分享總量的40%,並可同步解凍剩餘50%的平臺收入分紅。

  除此之外,使用者還可以通過邀請新玩家、釋出視訊,或者按1:10的比例購買或充值打賞工具火票等方式獲得FB。

FB是火牛平臺發行的Token火鑽,據稱核定發行量100億,平臺將按使用者的FB持有量給予人民幣分紅,每100個FB每天可得1元收益。

  憑藉這個高收益模式,火牛使用者從零到千萬只用了2個月,網路上隨處可見的“火牛賺錢教程的帖子”敘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好景不長,改遊戲規則、改白皮書、資訊不透明等問題接踵而來,信任危機一觸即發,

  雖然創始人曾發表宣告稱是因為“獎金設定不合理,為了活下去”而做的改動,但也沒能挽回其失掉的民心。

6、創作挖礦

  主張“好文有好報”的幣圈創作者社群幣乎首創“創作即挖礦”模式,通過代幣激勵的方式,回報平臺的內容創作者和點贊者。

  幣乎Token核定發售,總量1000億,其中45%放到了一個智慧合約裡,這部分額度將以每年釋放10%,每天釋放約1200萬枚的速度逐一解鎖。

  不同於以往內容創作平臺只激勵創作者的舉措,幣乎將每天釋放的1200萬枚Token分成了等額的2份,一份獎勵給創作者,一份獎勵給點贊者。

  有意思的是,分給點贊者的Token並非平均分配,對於一個優質內容,先點贊者收益高,後點贊者收益較低。

  因此,幣乎的使用者往往會在點贊前預估收益,如果划算那就點贊,還衍生了一部分幣乎的作者互助群,抱團攢幣。

  另外,使用者還可以通過黨版主獲得分成,版主負責經營社群,社群後期的廣告收入,版主將可分得一部分。

7、競猜挖礦

2018年8月6日,剛剛結束三輪競猜挖礦的LuckyBi資料喜人,據相關報道顯示,遊戲新參與同比增長171%,籌碼增長148%,收益率達710倍。

LuckyBi除了在增加遊戲可玩性方面做出了改進——採取押大小和最後籌碼的方式,還在優化了使用者收益方式。

  根據LuckyBi的規則設定,使用者在遊戲中使用的資金,將得到平臺幣LCK100%的等值返還,只要參與就有分紅。

  持有平臺幣LCK的使用者,可以獲得整個獎池中10%的分紅,所有參與遊戲的使用者,可獲得20%的獎金,

  一輪遊戲中最後一位入場獲得籌碼的使用者,獨得10%的獎金,參加押大小的使用者,將獲得獎池中50%的獎金。

8、手錶挖礦

  手錶算是“不務正業”的先驅者了,作為智慧穿戴用品的第一大類,手錶早就不僅僅滿足於報時這一功能。

  不僅可以計步、睡眠監測、健康監測、遙控拍照,現在還抱上區塊鏈大腿,開始挖礦了。

  目前市面上的挖礦手錶有MM-WATCH、行雲WATCH2等,運作模式大同小異,

  大多是通過使用者的運動量來獎勵一定額度的Token,然後使用這些token來兌換商城內的物品;

  擁有了它,你就可以真的像《西紅柿首富》裡跑步賺錢的那些人一樣,只想運動燃燒卡路里了吧~

9、打牌挖礦

  今年8月,傳奇撲克聯手POK,推出“打牌即挖礦”這一理念,將傳統棋牌平臺所收取的服務費通過代幣返還的形式,100%獎勵給使用者。

  也就是說,傳奇撲克會將使用者在玩遊戲過程中所繳納的服務費用,換算成100%等值的POK後,返還給使用者;

  鑑於POK總量恆定,返還的比例將隨總量的減少而降低,對使用者來講,越早參加收益越高。

  據POK運營團隊稱,POK未來將還會應用在更多的場景中,如兌換遊戲幣、比賽門票服、定製面板、定製表情包包、語音包等。

  另外,傳奇撲克正積極在海南推動“輕競技、泛娛樂”業務,線下治理、KTV、主題旅遊等這些支援POK流通的產業將會一一落地。

  如果這些場景順利落地,POK使用範圍和價值將會成倍增長。但目前市場不景氣,未來POK是水漲船高還是收緊跳水,真不好說。

  其實除了上述的一些,還有很多很多的"xx即挖礦",如網易星球、公信寶資料挖礦等,但不難發現,大多“挖礦”只是打著“區塊鏈”旗號的一次營銷而已,與區塊鏈並無實質性的關係。

 

作者:ONETOP評級

原文連結:https://www.kg.com/article/50467714768057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