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香港“上等人”瞧不起內地移動支付?網友評論看著太解氣了!

香港“上等人”瞧不起內地移動支付?網友評論看著太解氣了!

《世界的凜冬》有這這樣的情節:年輕的福瓦拍了工人在壓迫下反對資本家的過程,結果報紙只是釋出工人毆打資本家那張照片,“媒體都是造假的”,這是福瓦的參議員父親教育他的,媒體只能提供消費者願意看的,因為報紙的消費者下意識認為工人沒有素質。

自香港蘋果日報釋出了一篇名為“有信用者不用支付寶”的文章以來,港人對內地移動支付的“偏見”似乎從未消退。最近筆者在港鐵上遇到這樣一對香港情侶。

男的問女的:知道大陸為什麼移動支付這麼發達嗎?

女的:不知道。

男的:因為大陸假幣太多,大家都不信任紙幣了。

權威機構資料顯示,內地支付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50萬億,這種香港"上等人"的無知,大陸的上等人笑了 下等人也笑了。

港人使用內地移動支付工具有多麻煩?

港人一般不會有大陸地區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賬戶,他們大多會購買一次性的大陸臨時卡。在這種情況下,想在內地的京東、淘寶、叮叮網等電商網站買東西就很麻煩了,因為內地移動支付工具的拓展功能要麼會用不了,要麼使用條件和場景受限。

此外,香港的App Store是下載不了內地版,即使下載了內地版,實名認證這一步根本無法通過。所以一般來說,國內移動支付交易大多也僅限於中國內地使用,香港版的移動支付工具從功能上說跟內地有很大差異,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更為諷刺的是,目前香港接受內地移動支付工具付費的地方都是內地旅客一定會去的地方,而且接受的是內地版而非香港版。

移動支付背後涉及金融制度、外匯制度、徵信體系等一系列法律,以及使用者日常習慣培養、商戶接入、結算匯兌等使用習慣。智付支付、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工具用了10多年時間才發展起來,要成為港人認同和接納的支付手段,還需要更多時間。

與信用卡相比,移動支付才是更先進的消費途徑!

信用卡先進在什麼地方?它在形式上無異於移動支付,外出帶一個錢包放卡還不如只帶手機。更重要的是,信用卡直白來說就是一張借錢用的卡,通過信用背書和銀行借錢,用了就會定期有人催債。移動支付可以跟儲蓄卡、信用卡等掛鉤,轉賬和借款一萬元並不是什麼難事,信用卡卻須預先還款騰出餘額才能繼續使用。坦白來說,信用卡可以說是缺錢時的補救工具,移動支付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

顧客拿著移動支付工具不用找銀行借錢,在中國任意地方直接手機掃碼就可以消費,消費過後一至兩個月才需要還錢。反觀信用卡,顧客可以拿著信用卡在菜市場買幾毛錢蔥嗎?顧客可以拿著信用卡去夜市刷5元的煎餅果子嗎?顧客可以用信用卡點一份30塊的羊肉泡饃吃嗎?當然不能!

顯然使用移動支付更像上等人,某些港人怎麼會有人認為信用卡先進?

在我們看來理所應當的事物,或許於他人而言有著巨大的鴻溝,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期待技術發展和觀念的改變能夠逐步彌合這樣的鴻溝,不要再讓“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和“使用移動支付是下等人”的笑話出現了!

上等人也許確實用不著移動支付這種普羅大眾才喜歡的機變靈活的東西。但是上等人也不用信用卡的,上等人都是給銀行打個電話(而且不用自己打),讓管家僕人祕書去打就好了。部分香港人有優越感很正常,但是拿著這份優越感矇蔽雙眼那就成井底之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