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常用名詞解釋與問答題

計算機網路常用名詞解釋與問答題

OSI七層參考模型
應用層:應用層是使用者與網路的介面,應用層需要採用不同的應用層協議來解決不同型別的應用要求。
表示層:主要用於處理在兩個通訊系統中交換資訊的方式,表示層還提供資料壓縮,加密和解密。
會話層:會話層負責管理主機間的會話程序,包括建立管理以及終止程序間的會話。
傳輸層:負責主機中的兩個程序間的通訊,為端到端的連線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為端到端的連線提供流量控制、差錯控制、服務質量、資料傳輸管理等服務。
網路層:把網路層的協議資料單元從源端傳到目的端,為分組交換機上的不同主機提供通訊服務。對分組進行路由選擇,並實現流量控制,擁塞控制,差錯控制。
資料鏈路層:通過物理鏈路提供可靠的資料傳輸,設計物理定址,網路拓撲,網路訪問,錯誤通知,幀的有序傳送以及流量控制。
物理層

:通訊鏈路與通訊節點的連線需要一些電路介面,物理層規定了這些介面的一些引數,物理層還規定了通訊鏈路上傳輸的訊號的意義和電氣特徵。

TCP/IP四層模型
(將OSI模型中的應用層、會話層、表示層劃分為應用層一層,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劃分為網路介面層)
應用層:處理高階協議,表示,編碼和會話控制問題。TCP/IP將所有的應用程式相關的問題組合到一個層中。
傳輸層:處理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錯誤糾正的服務質量問題。
網路層:將分組發往任何網路,併為之獨立地選擇合適的網路。
網路介面層:從主機或結點接受IP分組,並把它們傳送到指定的物理網路上。他包括區域網和廣域網的技術細節,以及OSI物理和資料鏈路層的所有細節。

TDM(Time Division Multplexing)時分複用
按傳輸訊號的時間進行分割,它使不同的訊號在不同的時間內傳送,將整個傳輸時間分為許多時間間隔(又稱時隙),每個時間片被一路訊號佔用。時分複用的所有使用者在不同是時間佔用的頻寬一樣。

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plexing)頻分複用
頻帶被平均分為幾分,使用者在分配到一定的頻帶後,在通訊過程中始終佔用這個頻帶,所有使用者在同樣的時間內,還在那用不同的頻寬資源,互不影響。

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
主要思想:先偵聽一下通道,發現空閒後再發送資料
有三種類型:
1-堅持CSMA

: 要傳送資料時,先偵聽通道,如果通道空閒就立即傳送資料,如果通道忙則等待,同時繼續偵聽直到通道空閒
非堅持CSMA: 與上面不同的是,如果通道忙則放棄偵聽,等待一個隨機的過程後再重複上述過程
p-堅持CSMA:與上不同的是,如果通道忙則等待一個時隙在偵聽,如果通道空閒,則以概率p傳送資料,以概率1-p推遲到下一個時隙,如果在下一個時隙通道仍空閒,則繼續概率p傳送資料,以概率1-p推遲到下一個時隙。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載波偵聽多路訪問/碰撞檢測
在傳送前先檢測一下是否有其他站點在傳送資料,如果有,則暫時不要傳送資料,等待通道空閒後再發送,碰撞檢測就是變偵聽變傳送,以便判斷自己在傳送資料的時候其他站點是否也在傳送資料。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點對點協議
為在點對點的連線的傳輸多協議資料包提供了一個標準的方法,
PPP具有省份驗證功能,提供成幀、鏈路控制、網路控制功能。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生成樹協議
改協議的原理是按照樹的結構來構造網路拓撲,消除網路中的環路。
生成樹演算法的過程:1. 選擇根網橋;2. 選擇根埠;3. 選擇制定埠。

NAT(Networking Address Translation) 網路地址轉換
一種把內部私有的網路地址翻譯成合法的網路IP地址的技術,從而對外隱藏了內部管理的IP地址,它使得整個專用網只需要一個全球IP地址就可以與因特網連通,由於專用網本地IP地址是可重用的,所以NAT大大節省了IP地址的消耗。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無類別域間路由選擇)
CIDR是在變長子網掩碼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消除傳統A、B、C類網路劃分,並且可以在軟體的支援下實現超網構造的一種IP地址的劃分。

距離向量路由演算法
所有結點都定期將它們的整個路由選擇表傳送給與之直接相鄰的結點

鏈路狀態路由演算法
鏈路狀態發生變化時將結點鏈路狀態傳播給所有其他結點,通過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傳送資訊,即路由器通過所有埠向所有相鄰路由器傳送資訊,而每一個相鄰路由器又將次此資訊傳送往其他所有相鄰路由器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資訊協議
是一種內部閘道器協議(IGP),是一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通過距離向量演算法,使用跳數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特點:僅和相鄰的路由器交換資訊,即自己的路由表,按固定的時間間隔交換路由資訊,如每隔30秒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是一個內部閘道器協議(IGP), 用於在單一自治系統內決策路由。與RIP相比,OSPF是鏈路狀態協議,而RIP是距離向量協議。各路由器之間頻繁交換鏈路狀態資訊,因此所有路由器都能最終建立一個鏈路狀態資料庫,每個路由器根據全網的拓撲結構圖,使用最短路徑演算法計算從自己到各個目的網路的最優路徑,以此構造自己的路由表,鏈路狀態發生變化時,每個路由器重新計算到各目的網路的最優路徑,構造新的路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