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轉 Linux 下的兩個特殊的檔案 -- /dev/null 和 /dev/zero 簡介及對比

轉 Linux 下的兩個特殊的檔案 -- /dev/null 和 /dev/zero 簡介及對比

1、概論 -- 來自維基的解釋

/dev/null  : 在類Unix系統中,/dev/null,或稱空裝置,是一個特殊的裝置檔案,它丟棄一切寫入其中的資料(但報告寫入操作成功),讀取它則會立即得到一個EOF。
在程式設計師行話,尤其是Unix行話中,/dev/null 被稱為位桶(bit bucket)或者黑洞(black hole)。空裝置通常被用於丟棄不需要的輸出流,或作為用於輸入流的空檔案。這些操作通常由重定向完成。


/dev/zero  : 在類UNIX 作業系統中, /dev/zero 是一個特殊的檔案,當你讀它的時候,它會提供無限的空字元(NULL, ASCII NUL, 0x00)。

其中的一個典型用法是用它提供的字元流來覆蓋資訊,另一個常見用法是產生一個特定大小的空白檔案。BSD就是通過mmap把/dev/zero對映到虛地址空間實現共享記憶體的。可以使用mmap將/dev/zero對映到一個虛擬的記憶體空間,這個操作的效果等同於使用一段匿名的記憶體(沒有和任何檔案相關)。

 

2、 /dev/null 的日常使用

把/dev/null看作"黑洞"。它等價於一個只寫檔案,並且所有寫入它的內容都會永遠丟失,而嘗試從它那兒讀取內容則什麼也讀不到。然而, /dev/null對命令列和指令碼都非常的有用。

我們都知道  cat $filename  會輸出filename對應的檔案內容(輸出到標準輸出)
而使用         cat $filename >/dev/null 則不會得到任何資訊,因為我們將本來該通過標準輸出顯示的檔案資訊重定向到了 /dev/null 中,so what will you get ?
使用  cat $filename 1>/dev/null 也會得到同樣的效果,因為預設重定向的 1 就是標準輸出。  如果你對 shell 指令碼或者重定向比較熟悉的話,應該會聯想到 2 ,也即標準錯誤輸出。

我們使用 cat $filename  時如果filename對應的檔案不存在,系統肯定會報錯: “ cat: filename: 沒有那個檔案或目錄 ” 。

如果我們不想看到錯誤輸出呢?我們可以禁止標準錯誤:   cat $badname 2>/dev/null

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測試來更加深刻的理解/dev/null :

<span style="font-size:18px;">$cat test.txt 
just for test
$cat test.txt >/dev/null 
$cat test.txt 1>/dev/null 
$cat test2.txt 
cat: test2.txt: 沒有那個檔案或目錄
$cat test2.txt >/dev/null 
cat: test2.txt: 沒有那個檔案或目錄
$cat test2.txt 2>/dev/null 
$
</span>

有些時候,我並不想看道任何輸出,我只想看到這條命令執行是不是正常,那麼我們可以同時禁止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的輸出:    

       cat $filename 2>/dev/null >/dev/null

所以:

* 如果"$filename"不存在,將不會有任何錯誤資訊提示,

* 如果"$filename"存在, 檔案的內容不會列印到標準輸出。
* 因此, 上面的程式碼根本不會輸出任何資訊,當只想測試命令的退出碼而不想有任何輸出時非常有用。

 

下一步,我們使用 echo $? 檢視上條命令的退出碼:0為命令正常執行,1-255為有出錯。

當然,使用   cat $filename &>/dev/null   也可以達到  cat $filename 2>/dev/null >/dev/null 一樣的效果。

<span style="font-size:18px;">$cat test2.txt 2>/dev/null 
$cat test.txt 2>/dev/null >/dev/null 
$echo $?
0
$cat test2.txt 2>/dev/null >/dev/null 
$echo $?
1
$cat test.txt &>/dev/null
$echo $?
0
</span>

有時候,我們需要刪除一些檔案的內容而不刪除檔案本身:(這個方法可以用來刪除日誌檔案,在我的Debian筆記本上我給 /var 盤配的空間有些過小,有時候就需要手動使用這個操作來清空日誌)    

 # cat /dev/null > /var/log/messages
 # : > /var/log/messages   有同樣的效果,但不會產生新的程序。(因為:是內建的)


 
下面的例項中,使用/dev/null 來刪除cookie 並且不再使用cookie

<span style="font-size:18px;">	 if [ -f ~/.netscape/cookies ]       # 如果存在則刪除,刪除後才可以新增軟連結
	 then
	   rm -f ~/.netscape/cookies
	 fi
	 
	 ln -s /dev/null ~/.netscape/cookies	 </span>

其中,cookies的目錄是可以變換的,比如說我自己電腦上的firefox的cookie目錄為: ~/.mozilla/firefox/nah4b6di.default/cookies*

3、/dev/zero 的日常使用
像/dev/null一樣,/dev/zero也是一個偽檔案,但它實際上產生連續不斷的null的流(二進位制的零流,而不是ASCII型的)。寫入它的輸出會丟失不見,/dev/zero主要的用處是用來建立一個指定長度用於初始化的空檔案,像臨時交換檔案。

比如說,在我的前一篇部落格中(《嘗試安裝Chrome OS的新版本 Vanilla & 安裝之後U盤遇到的問題解決》),提到我使用dd 製作的U盤系統,而我的U盤有16G,而製作好後,系統盤只佔了2.5G,而其他的空間(將近12G)都無發使用。我只能使用  dd if=/dev/zero of=/dev/sdb bs=4M 來重新給我整個U盤清零。

指令碼例項 1. 用/dev/zero建立一個交換臨時檔案

<span style="font-size:18px;">#!/bin/bash
# 建立一個交換檔案,引數為建立的塊數量(不帶引數則為預設),一塊為1024B(1K)
 
ROOT_UID=0         # Root 使用者的 $UID 是 0.
E_WRONG_USER=65    # 不是 root?
 
FILE=/swap
BLOCKSIZE=1024
MINBLOCKS=40
SUCCESS=0
 
# 這個指令碼必須用root來執行,如果不是root作出提示並退出
if [ "$UID" -ne "$ROOT_UID" ]
then
  echo; echo "You must be root to run this script."; echo
  exit $E_WRONG_USER
fi 
  
 
blocks=${1:-$MINBLOCKS}          # 如果命令列沒有指定,則設定為預設的40塊.
# 上面這句等同如:
# --------------------------------------------------
# if [ -n "$1" ]
# then
#   blocks=$1
# else
#   blocks=$MINBLOCKS
# fi
# --------------------------------------------------
 
if [ "$blocks" -lt $MINBLOCKS ]
then
  blocks=$MINBLOCKS              # 最少要有 40 個塊長,如果帶入引數比40小,將塊數仍設定成40
fi 
 
echo "Creating swap file of size $blocks blocks (KB)."
dd if=/dev/zero of=$FILE bs=$BLOCKSIZE count=$blocks # 把零寫入檔案.
 
mkswap $FILE $blocks             # 將此檔案建為交換檔案(或稱交換分割槽).
swapon $FILE                     # 啟用交換檔案.
 
echo "Swap file created and activated."
exit $SUCCESS
</span>

執行效果我們可以看到:  

<span style="font-size:18px;">[email protected]:/tmp$ vim testswap.sh
[email protected]:/tmp$ chmod +x testswap.sh           
[email protected]:/tmp$ sudo ./testswap.sh           
[sudo] password for long:  
[email protected]:/tmp$ ./testswap.sh           
 
You must be root to run this script.
 
[email protected]:/tmp$ sudo ./testswap.sh           
[sudo] password for long:     
Creating swap file of size 40 blocks (KB).
記錄了40+0 的讀入
記錄了40+0 的寫出
40960位元組(41 kB)已複製,0.000904021 秒,45.3 MB/秒
正在設定交換空間版本 1,大小 = 36 KiB
無標籤, UUID=3e59eddf-098f-454d-9507-aba55f434a8c
Swap file created and activated.
</span>

關於 /dev/zero 的另一個應用是為特定的目的而用零去填充一個指定大小的檔案,如掛載一個檔案系統到環回裝置 (loopback device) 或"安全地" 刪除一個檔案。
指令碼例項2. 建立ramdisk  

<span style="font-size:18px;">#!/bin/bash
# ramdisk.sh
 
# "ramdisk"是系統RAM記憶體的一段,它可以被當成是一個檔案系統來操作.
# 優點:存取速度非常快 (包括讀和寫).
# 缺點: 易失性, 當計算機重啟或關機時會丟失資料.
#		會減少系統可用的RAM.
#
# 那麼ramdisk有什麼作用呢?
# 儲存一個較大的資料集在ramdisk, 比如一張表或字典,這樣可以加速資料查詢, 因為在記憶體裡查詢比在磁盤裡查詢快得多.
 
E_NON_ROOT_USER=70             # 必須用root來執行.
ROOTUSER_NAME=root
 
MOUNTPT=/mnt/ramdisk
SIZE=2000                      # 2K 個塊 (可以合適的做修改)
BLOCKSIZE=1024                 # 每塊有1K (1024 byte) 的大小
DEVICE=/dev/ram0               # 第一個 ram 裝置
 
username=`id -nu`
if [ "$username" != "$ROOTUSER_NAME" ]
then
  echo "Must be root to run ""`basename $0`""."
  exit $E_NON_ROOT_USER
fi
 
if [ ! -d "$MOUNTPT" ]         # 測試掛載點是否已經存在了,
then                           #+ 如果這個指令碼已經運行了好幾次了就不會再建這個目錄了
  mkdir $MOUNTPT               #+ 因為前面已經建立了.
fi
 
dd if=/dev/zero of=$DEVICE count=$SIZE bs=$BLOCKSIZE # 把RAM裝置的內容用零填充.
                                                      # 為何需要這麼做?
mke2fs $DEVICE                 # 在RAM裝置上建立一個ext2檔案系統.
mount $DEVICE $MOUNTPT         # 掛載裝置.
chmod 777 $MOUNTPT             # 使普通使用者也可以存取這個ramdisk,但是, 只能由root來缷載它.
 
echo """$MOUNTPT"" now available for use."
# 現在 ramdisk 即使普通使用者也可以用來存取檔案了.
# 注意, ramdisk是易失的, 所以當計算機系統重啟或關機時ramdisk裡的內容會消失.
#
# 重啟之後, 執行這個指令碼再次建立起一個 ramdisk.
# 僅重新載入 /mnt/ramdisk 而沒有其他的步驟將不會正確工作.
 
# 如果加以改進, 這個指令碼可以放在 /etc/rc.d/rc.local,以使系統啟動時能自動設立一個ramdisk。這樣很合適速度要求高的資料庫伺服器.
exit 0
</span>

執行起來效果如下:  

<span style="font-size:18px;">[email protected]:/tmp$ vim ramdisk.sh
[email protected]:/tmp$ chmod +x ramdisk.sh
[email protected]:/tmp$ ./ramdisk.sh
Must be root to run ramdisk.sh.
[email protected]:/tmp$ sudo ./ramdisk.sh
記錄了2000+0 的讀入
記錄了2000+0 的寫出
2048000位元組(2.0 MB)已複製,0.0113732 秒,180 MB/秒
mke2fs 1.42.8 (20-Jun-2013)
Discarding device blocks: 完成
檔案系統標籤=
OS type: Linux
塊大小=1024 (log=0)
分塊大小=1024 (log=0)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16384 inodes, 65536 blocks
3276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第一個資料塊=1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67108864
8 block groups
8192 blocks per group, 8192 fragments per group
2048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8193, 24577, 40961, 57345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完成
正在寫入inode表: 完成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完成
 
/mnt/ramdisk now available for use.</span>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ELF二進位制檔案利用了/dev/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