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必然》二、奔跑吧,所有人都是菜雞

《必然》二、奔跑吧,所有人都是菜雞

今天和大家聊《必然》的第一章,形成 Becoming。先提個醒,還記得我們上一期說的嗎?讀必然不能忘記,科技是一個生命體,它是一種生物。形成這一章,其實應該算是整本書真正的序言。一開篇,kk大叔告訴我們,一直到他60歲的時候,他才明白一件事情。就是世間萬物都需要額外的能量和秩序來維持自身,所有的事物都處在分崩離析的過程之中,這其實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意思就是,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沒有了照料,沒有了維護,那麼它不可能會長久的存在下去。生命的本質,就是維持!那麼,作為一個生命體的現代科技,依然如此。並且,越複雜的科技和產品,他的分崩離析的速度就會越快!一上來就高能的節奏,不知道您能不能適應的了。 KK這裡所說的是不是有點像王東嶽老師在物演通論裡的遞弱代償原理?知道這個理論的同學就很好理解,不知道遞弱代償也沒有關係,你慢慢聽也能聽明白。前面所說的這就是遞弱的部分,就是逐漸的衰弱。意思就是,在時間上越後演化出的生物,越複雜的科技,那麼他的存在度就越低,他分崩離析的速度也就越快!並且這個速度是以加速度的形式在不斷遞增的。那遞弱代償,那代償的部分呢?怎麼代為補償呢?生命的本質,就是維持。那現代科技的產品如何維持呢?方法就是不斷不斷的對其進行升級。因此,越複雜的工具就越需要我們的照料,需要升級的速度也就會越來越快!
能在 KK大叔的必然開篇,找到王東嶽老師物演通論的影子,其實挺讓我高興的。這是不是讀書樂趣的一種表象?親眼見證不同知識體系的匯交和相互的應證,確實挺讓人振奮的。 那好,現在我們就能解釋什麼是 KK所說的形成?現代科技在它本身的分崩離析,與我們使用者對他不斷的維護和升級的過程中,完成自身一次又一次形態的更迭!這就是現代科技生命體的進化過程!再重複一遍哈:現代科技在它本身的分崩離析,與我們使用者對他不斷的維護和升級的過程中,完成其自身的一次又一次形態的更迭!這是現代科技生命體的進化過程,KK把這樣的過程稱之為形成!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形成,你的電腦和手機的作業系統,隨時隨地的都在要求你對他進行升級,你正在使用的所有軟體和所有的
APP,只要連線上網路,他自己就會進行更新,有時候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他們進行了這個操作。而很多時候,這些升級之後你能明顯的感覺到他更好用了嗎?並沒有吧?你並沒有感覺到,對吧?很多時候的升級只是為了維持它能繼續的使用罷了。但是,如果你膽敢拒絕每一次小的升級,那麼他累積起來最終就會變成一項巨大的更新,大到足以帶來“創傷”級別的干擾。所以,如果我不提醒你,你可能根本不會感覺到,現在升級對於你來說已經成為了像是一種衛生習慣。你不會刻意的去做,但是你隨時隨地都在做,甚至是被動的在做,根本不可能停下來。 這樣的形成過程有一個巨大的特點,就是剛才所說的,每一次的升級和維護所帶來的變化微小到你根本就察覺不到,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當改變後的狀態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會讓你驚歎不已。
比如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用的 QQ。你記得一開始使用他的時候嗎?是什麼樣子的?這個肯定記得,windows的經典邊框,預設藍色的底板,卡通的頭像。還有馬化騰從自己的摩托羅拉傳呼機上錄製下來滴滴滴的訊息提示音。非常簡單的聊天功能,對吧?那現在的QQ又是什麼樣子的?你開啟電腦或者手機再看看就知道,完全就已經是兩款軟體了嘛,天差地別。無論是他的外觀,還是他的功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你能告訴我,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更像今天的樣子嗎?你記得他什麼時候增加了什麼功能嗎?不用想了,你根本不可能知道! 再比如說,現代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手機,你一天盯著手機螢幕的時間可能超過 4、5個小時。如果哪一天出門忘記帶手機了,這樣的生活你根本就無法忍受?那你回想一下10年前,如果我告訴你,你不帶手機出門會焦躁不安,整個人都會發瘋的。你會相信嗎?你肯定會說胡說八道,神經病啊!那麼,你知道你是從哪一天開始習慣上天天帶手機出門的?習慣隨時檢視手機上的資訊的?是哪一天?不用想了,你根本不可能知道! 還不僅如此,形成的過程,使得這些事物和當初你們第一次相見的時候相比,你根本就不認識他,簡直就是老母雞變鴨,就連他的親媽都認不出來。我們再看幾個例子。 比如說,電影剛剛出現的時候,它是什麼?它只不過是把當時的劇場演出,戲班子搬到了大螢幕上,一次錄製可以給更多的人看到,但是後來呢?你現在還可以看到一丁點劇場看戲的影子嗎?現在你在電影上看到的各大影星就是為電影而生的,他們何時進過劇場呢?現在所運用的特效技術,拍攝手法,那是原來親眼見證電影誕生,電影的生父生母能夠想象的到的? 還有,後來出現的電視,它是什麼?它只不過是吧之前的劇場和電影的播放形式家庭化,讓你坐在家裡就可以看原來的到劇場和大熒幕前才能看到的東西。當時的電視節目就是轉播戲劇和電影。但是後來呢?各大電視臺、各大衛視現在所構成的是多麼巨大的一個產業?你覺得他們當時能想象的到嗎? 如果這兩個例子你覺得還不夠深刻,還差點意思的話,那我們在說說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剛剛進入應用階段不久的 1994年,美國的第一大雜誌《時代週刊》就斷言說,網際網路永遠不都不可能成為主流。《時代週刊》認為網際網路並非為商業設計,並且很難接受新的使用者。緊接著,翻過年去,1995年,美國第二大雜誌《新聞週刊》又刊登了一篇文章,對網際網路的懷疑態度更加的直接。文章標題直接就是“網際網路?呸!”文章中說網際網路所暢想的線上購物和網路社群根本就是違反常識的事情,這完全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你看看哈,這是美國最大的兩家雜誌媒體的態度。 還有,《數字化生存》的作者。張朝陽的投資人和導師,尼葛洛龐帝。我在解讀《激盪》的時候講過他,尼葛洛龐帝的這本《數字化生存》是 1995年翻譯進到中國來的。他深深影響了包括張朝陽和丁磊在內的我國第一批網際網路企業家。尼葛洛龐帝當時非常看好網際網路,他對網際網路圖書館、虛擬社群和電子商務抱有非常巨大的期望,他當時就預測說人們會直接從網際網路上購買雜誌和報紙。但是他都萬沒想到,網際網路直接替代雜誌和報紙功能的時間,比我們從網上購買他們的時間來得還要快的多得多! 還有,當時最大的廣播電視媒體,美國廣播公司 ABC這樣評價網際網路,他說網際網路頂多就是90年代的民用電臺,使用者對於網際網路的貢獻只不過就是變成網上的噴子罷了,他們不會為網際網路新增有價值的內容。對於說這樣的內容製作和上傳只有他們這些媒體才會去做的事情。但是呢,話又說回來了,每一次往網際網路上新增內容那可是需要成本的投入。比如說,當時在他們看來,網際網路上確實需要大量的永不關閉的電視訊道和電臺,而這些都是要用大量的真金白銀才能鋪的出來的。請問誰能花的起這個錢呢?所以,當時他們就連註冊一個abc.com的域名的懶得去弄。 當時沒有一個人考慮到網際網路所激發使用者共享的力量是多麼的巨大,我們過去沒有想象出網際網路會變成今天的 樣子,同樣的,今天我們仍然不清楚 網際網路 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就在 誕生 20年後, 網際網路的世界就 已經廣袤到無邊無際了。網頁總數已經超過 60萬億。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60萬億,如果 平均到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的身上,就是將近一萬個頁面。 緊接著,在本世紀最初的 10年裡,5000萬個部落格幾乎瞬間爆發出來、每秒鐘都有兩篇部落格釋出出來。而再過幾年之後,網際網路使用者所製作的視訊以每天6萬5千條的速度上傳到youtobe,2015年的每一分鐘都會迸發出300個小時長度的視訊。 今天 我們 通過任何一個網際網路的視窗,都能得到各種各樣的音樂和視訊、全面透徹的百科全書,還能檢視天氣預報,觀看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衛星照片,跟蹤全球最前沿的資訊。此外還有:電視指南、 地圖 導航、股票資訊、電話號碼、房產資訊、世間萬物的照片、體育 比賽比分、購買幾乎任何東西的電商、重要報紙的存檔,等等等等。而我們獲取他們所耗費的時間,幾乎為零。 這種視角如上帝般不可思議 ,我想, 天使觀察人類的視角 也不過如此了吧?今天網際網路的樣子,就連當時世界上最最精英的媒體人和網際網路從業者都根本想象不到的。但這並不是他們的判斷失誤,而是形成的過程就是這樣具有欺騙性。當他還是初級形態的時候所呈現出來的樣子會讓你真真的覺得他就是這樣,你已經完全看懂他了。但是,當他進化之後,完全就變成另一個東西了。 你聽完這些還敢忽視形成的力量嗎? 所以 KK所說形成的特點,是你會被動接受,並且過程是你根本察覺不到,而一段時間之後累積出來的改變則是巨大的。 那麼形成會給我們每個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最大的 一個影響 應該 就是無論你使用一項工具的時間有多長,無盡的升級和迭代都會把你變成一隻菜雞,你永遠會變成笨手笨腳的新使用者。在這個 “形成”的過程裡,所有人都是菜雞。 而且, 更加糟糕的是,你還必須 隨時保持警惕, 一次 一次的不斷的學習, 有可能避免掉隊,不然你連當 一隻菜雞的資格都沒有了,這樣的過程將永無休止,而且無一例外。 你可能會覺得,新的科技應該是門檻越來越低,從入門到掌握的時間應該是越來越快。這樣的工具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不好意思,你錯了,根本不是這樣的。在形成的狀態裡,科技的生長來自於之前的升級和迭代。如果你不會用滑鼠和鍵盤,不會使用智慧手機,你要怎麼使用現在的網際網路工具。你現在會使用喜馬拉雅、蜻蜓這些 APP,或者會使用微信公眾號收聽我的節目,那是因為你原來用過尋呼機,原來編輯過簡訊、或者是你原來在黑白手機上玩過俄羅斯方塊。從那時開始你都在不斷的學習並且一直學習到現在。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把你的智慧手機拿給家中的老人,讓他們用美團訂個外賣試試。把你的淘寶賬號和支付寶密碼發給你爸爸媽媽,讓他們去網上購物,你看看他們能不能把上面的錢花出去? 所以說現在下一個新的遊戲,一個新的 APP。你根本不需要看說明說就會玩會用,這是因為你這隻菜雞還沒有掉隊。但是這些對於你的長輩們來說卻難以接受,這是為什麼?這是前面所說的長時間的不斷累積,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更新,並且可以給他們帶來了“創傷”級別的干擾,這樣的掉隊根本就不是你一兩天的耐心能夠彌補的了的。 更進一步,就算你沒有掉隊,但是也不用驕傲,因為即便你不斷的努力學習,菜鳥的身份還是會跟隨你一輩子。 KK告訴我們,原因在於:未來30年中,大部分可以主導生活的重要科技還沒有被髮明出來。所以當你每次面對這些科技的時候,就像現在你讓家裡的老人要發自拍到朋友圈裡一樣,這是他根本不會的事情。而科技會無窮無盡的不停升級,每一次升級都將迫使你學習的新知識。 其次,現在你會用的科技工具正在迅速的被淘汰,而且這個淘汰的迴圈正在加速。現在已經加速到什麼程度了?有個資料,就是 Iphone應用商店裡的APP,平均壽命都不超過30天。你想想看哈。在新科技被淘汰之前,你哪裡會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任何事情呢? 所以,基於這樣的原因,永遠是菜菜雞,是每個人不變的設定,這和你的年齡和你的經驗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嘿嘿,聽完這期節目以後,在你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可以大方的說: “你好啊,你這隻菜雞!”如果別人反手就是一耳光,那就說明他沒有讀過必然。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讀懂 kk大叔所說的形成了吧。他為了解釋形成,自己生造了一個詞出來,我還是要說一下。就是我們上期節目裡提到的進託邦。進託邦是什麼鬼?我們只知道烏托邦和反烏托邦。對吧?我先解釋一下。 所謂的烏托邦,就是傳說中的理想社會,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平的分配,在那裡沒有問題、沒有煩惱也沒有痛苦。但是這樣的社會並不是理想中的樂園。為什麼呢?你想啊。就是因為沒有慾望就沒有進步的推動力,那麼人們生活在其中也不會有任何追求和嚮往。像這樣的社會就如同一潭死水,毫無活力可言。 那反烏托邦呢?就是烏托邦的黑暗對立面。那裡混亂不堪,沒有秩序可言,一片混沌。但是這樣的社會卻比烏托邦更加的有意思,因為混亂其實是不可持續的。怎麼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不法分子和黑社會組織確實會在混亂爆發的時候橫行一時,但是很快就會被有組織的犯罪和武裝力量所取代。因為在這樣的狀態下,可以使得強盜們的收入最大化。所以從強盜進化成腐敗政府的速度會非常的快。那麼從這樣的意義上來說,貪婪就可以輕鬆解決無政府的問題。最終我們看到的反烏托邦,是比外表看上去更加的守法和有秩序的。但是實際上那是一個真正破敗的社會。反烏托邦的社會怎麼聽起來感覺好熟悉啊,好像比烏托邦更親切的樣子。 那麼 KK大叔給人類設想的歸宿既不是反烏托邦、更不是烏托邦。而就是進託邦,更準確的說,我們已經達到了進託邦。所謂的進託邦,它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變化的狀態,是一種程序。他的模式就是形成的狀態,人類每天都在創造著價值,但於此同時呢?也在不斷的製造著麻煩。而只要我們創造的比破壞的多那麼一點點就行了。這會是一種漸進式的改變,一種溫柔的進步。每一次的一點點積極的變化,日積月累到我們的文明當中,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歸宿,進託邦。看過必然只要知道這個名詞就好了,用來理解形成的,這裡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展開來說了。 本章的最後又是一大亮點。 KK大叔給我們這一代的創業者們來了一劑強心針。 我們現在的創業者可能都會非常的羨慕 20多年前,也就是網際網路黎明的時代,想著在那個時代創業肯定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我只要回去弄一個百度,弄一個淘寶,或者弄一個QQ,我立即就可以功成名就了。就算這些都不行,我回去註冊幾個好的域名,現在都可以賣出天價。在現在看來啊,我們前面的開拓者們經過前幾輪的開疆拓土已經把每一個可能的角落都開墾的一乾二淨了,給我們今天的創業者帶來的只有困難、苦澀和嘆息了。 但是,剛才我們說所的還記得嗎? 30年後主導我們生活的產品和科技,現在根本就連影子都沒有呢。我們羨慕之前的創業者是在開墾一片廣袤的處女地,一樣的道理,2050年的人也會羨慕我們2016年的創業者,覺得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也完全就是一片廣袤的處女地啊,到處都是機會,遍地都是黃金啊。如果我回到2016年的時候,我就會怎麼樣怎麼樣,然後怎麼樣怎麼樣,很簡單就可以功成名就了。 所以,真相是,此時此刻,就是 2016年的今天,就是創業最佳的時機。縱觀歷史,從來都沒有哪一天會比今天更加適合奮力一搏的,從來都沒有哪個時代會比當前、當下此時此刻更有機遇、更加開放,更加積極和有更多回報的創業環境。未來的人們回顧此刻的時候一定會感慨的說,:“我要是能活在那個時候該有多好啊!” 所以,KK大叔告訴我們,你並沒有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