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殭屍化的支付寶小程式,將在BAT廝殺中出局

殭屍化的支付寶小程式,將在BAT廝殺中出局

在BAT紛紛加入小程式戰場後,小程式市場確實越來越熱鬧了。當BAT小程式逐步開放,你會發現其實三家小程式都有他們獨特的屬性,並且他們的優劣勢也逐漸被人發現。

近日,極客公園釋出了一篇名為《BAT 的小程式大戰,誰更像贏家》的文章,其中提到支付寶小程式是一個難以火爆的計劃經濟。如果從戰略解讀,這個說法有待商榷,但相比開發者對於微信小程式的熱情程度,小程式開發者對支付寶的冷遇也確實耐人尋味。

通過一些觀察,筆者發現:開發者對支付寶小程式的熱情相對更低,主要的原因或許是因支付寶在體驗場景、流量分發方面還有所缺乏。部分同品類的小程式出現“殭屍化”,這足以阻礙一般的開發者通過支付寶小程式發家致富。在這種情況下,如支付寶不抓緊改變,恐在BAT小程式中最先出局。

因聚焦導致天生窄化 這給支付寶小程式留下了“殭屍化”的隱患

正如支付寶小程式負責人管仲所說:支付寶和微信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生態,所以在不同的小程式生態,針對產品的應用場景上就會產生不同方向。相對來說,支付寶小程式一開始就清晰其定位,把商業和生活服務當作主戰場。

但任何事情可以說都是一把雙刃劍。精準的選擇,對於支付寶來說,確實會更有概率地守住這兩大領域的戰場,但如果對於廣大開發者來說,這或許就意味著發展的空間天生窄小。

可以預見的是,支付大戰之後,如果擁有小程式這種內容載體做連線,強交易屬性的支付寶小程式確實在商業和生活服務有優勢。但長遠看去,如果開發者去觸達的場景極為有限,那麼平臺對於開發者的吸引力肯定會逐漸降低,開發者會轉移到更適合自己的平臺。

以強社交聞名的微信小程式為例,使用者高粘度就是微信的一個特徵。同時,微信小程式已經有100萬的總量,其在小遊戲、電商、O2O、社群管理、視訊直播等行業都處於一個優勢的地位,整個生態對於小程式多場景的覆蓋,給予了開發者不小的發展空間。

而剛剛開放入駐的百度智慧小程式,因其擁有精準流量,依託於搜尋和資訊流的精準匹配,百度智慧小程式也能夠觸達更多場景下的使用者需求,如在工具、內容、服務、電商等多領域幫助開發者觸達使用者。

與微信和百度的小程式相比,作為支付寶小程式最核心的分發渠道,支付寶本身的使用者大多數由線上線下的交易行為來引導,在啟用場景上相對單一。

此外,支付寶小程式重點在商業和生活服務領域發力,並且僅限企業開發者加入,這要求開發者對B端的資源擁有極強的整合能力。如果本身不是已經通過APP或其他的形態在商業或者生活服務領域做出一定成績,普通的開發者在支付寶上的機會實在是太少。

這樣一來,本身還是工具的支付寶,其支付場景就限制了小程式的發展空間,小程式開發者只能在有限的賽道中廝殺,同質化嚴重。由此而衍生的使用者需求少、場景窄化、使用者時長短等問題,已給支付寶小程式留下了隱患。

半計劃經濟的支付寶 要解決殭屍化小程式流量分發問題並不容易

網際網路行業一直都流行“唯流量論”,如何獲得大規模的流量從而迅速站穩腳跟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這是開發者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如同計劃經濟一般的支付寶,就在流量分發這一環節導致了“殭屍化”小程式的出現。

(1)先中心化再去中心化,仍無法解決支付寶小程式流量分發困局

不管是以何種發展思路,BAT小程式都需要在流量分發方面擁有較強的實力才行。在支付寶小程式上線初期,支付寶小程式聚合頁面內有明確的精品推薦和與 Banner滾動展示,這是一種中心化的分發思路,也算是支付寶給予這批小程式的一些額外獎勵。

小程式本質上只是一種內容載體,如果平臺純粹都是進行中心化分發,那這隻能做個體不能做平臺。所以,支付寶如今也通過開放更多的入口,開始根據使用者意願來選擇。

根據筆者觀察,我們在支付寶中搜索一個細分品類的小程式,搜尋結果中會出現大量同質化的小程式讓使用者選擇,這看似對流量進行了分發,但其實每個小程式開發者都在“靠天吃飯”,無規律可循。從使用者的角度看,這樣的搜尋結果還需要使用者自己篩選,找到合適自己的小程式,無法從第一條或前三條獲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小程式,在體驗上就很不便捷。

但以微信的分發為例,基於地理位置LBS來對同類的小程式進行分發,這也保障了大量同類開發者有不同機會獲得相對精準的流量。但在支付寶尚不清晰的排序規則下,當前支付寶的分發演算法就只會出現一大批同類小程式獲取不到使用者,從而淪為殭屍小程式。

2、線下向線上導流 有限的使用頻率難出爆款

同時,平臺使用者使用平臺服務的頻次,這也是對於開發者獲客的一個關鍵因素。我們在使用支付寶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在線上或者線下進行交易的時候才會使用,其使用頻率比微信聊天以及百度APP搜尋要更低。

支付寶的流量,有不少依託於支付寶線上下龐大商戶所建立的掃碼聯絡,很多流量也都是從線下匯入線上的。如果平臺本身不能把使用者使用頻次提升起來,那麼其所分到的流量也極為有限,這和支付寶本身想做社交想做遊戲是有難度的邏輯,是一致的。

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只做商業和生活服務,只針對企業開發者入駐的支付寶小程式,確實也有一些產品可以幫助支付寶提升線上線下連線的可能性。但本身支付寶使用者開啟頻次不夠高,使用者只會在支付的時候短暫使用,那對於開發者來說,他們要入駐支付寶小程式也很難沉澱到更多的使用者,達到二次運營的可能性。

目前來看,大量阿里系推出了支付寶小程式之後,包括哈羅單車、OFO在內的這些小程式也成為使用者剛需,但其留給使用者的印象大多數都只是一個交易通道。而對於普通的小程式而言,沒有支付寶的推進支援,本身也不具備長期燒錢獲取使用者的資金儲備,在支付寶的空間裡就難以成長為 “爆款”。

相比之下,微信卻在短時間內形成匿名聊聊、摩拜單車、拼多多、海盜來了等多個品類的現象級小程式,這樣在遊戲、社交、內容等多重賽道都有爆款的平臺,自然對於開發者本身的誘惑要更大。

聚焦是支付寶小程式穩健策略 但開發者要存活需要多元的收入機會

其實,對平臺來說,支付寶小程式給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確,聚焦商業和生活服務,這對支付寶來說是一條非常穩健的發展之路。

為什麼呢?支付寶在生活服務領域積累已久,水電煤氣繳費、充值、轉賬、信用卡還款等一直是支付寶使用者使用最多的功能。由於離錢、服務信任最近,所以支付寶小程式在多維商業應用能力、高成交轉化率方面,可能沉澱了一定優勢。

這既是支付寶的優勢,同時也是支付寶的無奈選擇。金融安全和娛樂,其實是兩種需求,正如支付寶想做社交其實很難一般,要支付寶使用者通過支付寶小程式看新聞、看視訊、玩遊戲,這確實是一個很難實現的問題。

在聚焦助力支付寶小程式獲得穩健發展的同時,由於無法在領域、場景等方面滿足開發者的需求,那很多非生活服務類的開發者,縱然擁有好想法,也只能給其他平臺去提供了。

開發者要存活,本質還是要回歸到盈利這件事情上。既然說生活服務的小程式門檻高,甚至若非成為阿里系的企業,很難有發展,那能擁有更多爆款機會和外包機會的微信、百度智慧小程式,自然就擁有了更強的吸引力。因此,這樣看來,支付寶小程式或許會最先在生活服務領域出現優勢,但從長遠看去,在BAT三大小程式的開發者大戰中,或許也會最先出局​。

 

文 |小謙,網際網路觀察員,數十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轉載請註明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