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真北讀書 | 小說體敏捷《獵豹行動:硝煙中的敏捷轉型之旅》

真北讀書 | 小說體敏捷《獵豹行動:硝煙中的敏捷轉型之旅》

時值Scrum誕生25年及敏捷宣言誕生17年,中文原創敏捷類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標誌著敏捷這一工作方式在中國已跨越雪山草地。《獵豹行動》以小說體拔類其中。能夠以一本小說把敏捷寫出來,值得欽佩。作者@劉華Kenneth 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二寶與本書共同孕育,更加值得欽佩。

 

 

 

進入大眾文化是一門學問被廣泛接受的標誌:流行文化中的敏捷

 

高德拉特TOC六部曲(《目標》系列)是用小說寫的:醒悟,Isn't It Obvious?

2018精益敏捷書單計劃,您有什麼推薦?

 

伯樂父子的《金礦》三部曲是用小說寫的:

讀書 |《金礦III:精益領導者的軟實力》Lead with Respect: A Novel of Lean Practice

 

《鳳凰專案》也是用小說寫的:任發科:DevOps的前世來生,從《目標》、《鳳凰專案》到《持續交付》

 

我也嘗試過寫敏捷小說,不過開了個頭就爛尾了:魔幻敏捷第一章:井蓋山的鬥爭

主題是受到了@康美國 Lancer 《黑色敏捷》的啟發。

 

 

 

《獵豹行動》的副標題“硝煙中的敏捷轉型之旅”應該是借鑑了Henrik的《硝煙中的Scrum和XP》。Henrik是首屈一指的實戰派敏捷大師,影響力與敏捷宣言創始人們同排,靠一篇文章和兩個視訊就榮膺大規模敏捷三大框架之一:

Spotify的大規模敏捷之路

 

Henrik的小文章也深諳學理且擲地有聲:

真北敏捷 | Henrik Kniberg:踐行Scrum的跨職能團隊

真北敏捷 | Henrik Kniberg:大規模回顧會議

真北敏捷 | 敏捷健康度成熟度

 

 

 

 

本書以一家金融公司的IT部門的敏捷轉型為背景,詳細介紹了轉型前IT部門目前面臨的問題、轉型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以及為解決問題試過的多種方法和每種方法的優缺點。本書共有14章,以小說的形式講解了盛遠金融公司的敏捷轉型行動以及將敏捷應用於某個大型專案的實施過程。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敏捷開發(Scrum、極限程式設計)、精益方法(看板方法)、CI/CD流水線、基於Trunk的開發微服務等。

 

故事中的公司啊、人啊其實都是誰,大家可以猜。

 

書中有兩條線索,一是故事,二是知識點。故事的部分太過精彩,難以簡述。以下是知識點摘錄。

 

聽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聽故事,看模型,想要領,《Scrum實戰指南》也是以故事襯托方法:從《Scrum實戰指南》看Employee Engagement

 

小插曲:印象很深的是,聽人講聖經中亞伯拉罕送童子上山這一段的讀法,是把自己想象成亞伯拉罕,去經歷他的心路。

 

 

 

第一篇章 基礎裝備

     

第1章 啟航——獵豹行動啟動      

  • 管理層自上而下的推動力對敏捷轉型的重要性

 

第2章 前進——敏捷教育全面鋪開      

  • 敏捷開發與瀑布模型的最大區別----迭代開發/增量開發

  • Scrum----PO、Sprint、Sprint計劃與評審會議、每日站會

  • DevOps----打破開發與運維的牆,實現端到端的持續交付

 

第3章 提速——工具落地,效率提升

  • 敏捷與DevOps工具集(Jira、Confluence、Nexus、Jenkins、SonarQube、Ansible)

  • 團隊共創工作坊----找出DevOps改進點

  • DevOps時間----每天半小時,保證改進時間和資源

  • 前置時間(Lead Time)與週期時間(Cycle Time)

 

 

 

第二篇章 方法家族

 

第4章 發現礁石——新專案首戰敗北

 

  • 把專案拆分成使用者故事是實施敏捷的基礎

  • 使用者故事地圖

  • 最小可行產品MVP

  • 使用者故事拆分

第5章 與敏捷的初戀故事

  • 極限程式設計及12個實踐

 

第6章 發現新大陸——初識看板

  • 看板方法

  • 看板方法與Scrum的區別

  • Jira與Confluence的結合使用

 

 

 

第三篇章 縱橫內外

 

第7章 小舟探路——試驗田初見成效

  • 簡化與業務部分的關係、拆分需求和縮短反饋環

  • Jira Service Desk(方便使用者輸入需求和故障)

 

第8章 重新編隊——走向產品團隊

  • 特性團隊/產品小分隊

  • 看板方法的累積流圖

  • 基於產品的持續改進(CI/CD流水線,基於主幹的開發,特性開關)

 

第9章 乘風破浪——敏捷大會的興奮與困惑

  • 客戶的擁抱對敏捷轉型很重要

 

 

 

第四篇章 守正出奇

 

第10章 危機四伏——敏捷深化舉步維艱

  • 敏捷性(棉花糖)

  • 單件流(翻硬幣)

  • 複雜的業務關係是最大阻力(MVP)

 

第11章 遭遇風暴——陷入谷底,絕處逢生

  • 例項化需求

  • BDD

  • 微服務架構

  • 敏捷估算和計劃

  • Scrum燃盡圖

  • 契約測試

 

第12章 雨過天睛——繼續精進,邁向常態

  • 延遲成本----量化全域性優先順序

  • 服務等級----基於不同服務等級區別處理

 

 

 

第五篇章 團營連排 

 

第13章 發現新航道——突擊專案緊急召集,關鍵鏈顯神通

  • 關鍵鏈----幹掉學生症候群、多工的延遲累積

 

第14章 到達彼岸——實現常態化交付

  • 組織架構變革是根本

  • 關鍵鏈的跨專案運用----關鍵資源衝突管理

 

 

 

結語

 

盛遠IT部門基本實現了劉雲說的常態化交付的“理想模型”。公主和王子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官宣。

 

劉雲說是誰?

 

 

 


 

附:彙編:敏捷歷史及十年反思

大衛張翻譯:敏捷宣言的歷史(敏捷宣言誕生記)| 真北敏捷低調分享

 

敏捷25年的歷史階段:

- 若龍在淵(1993~2001):1993年,作為XP土壤的C3專案開始。同年,Scrum誕生。這一階段是新方法論的探索階段,不滿現狀的先驅們八仙過海,好比是某組織成立前的各地的小組。這一階段產生了十數個方法論。

- 見龍在田(2001~2007):2001年,各新方法論的掌門齊聚一堂,好比某組織的一大,提出了敏捷宣言。2001年,Scrum聯盟成立並開始做認證,但進展緩慢,一直到2007年全球認證人數不超過1萬人。

- 飛龍在天(2007~2017):2007年,以通訊行業為代表的500強中的技術公司,在技術進步和客戶需求的雙重驅動下,面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鉅變,電信產品的交付週期由一年半縮短到半年。500強認可了敏捷,Scrum聯盟的認證發生井噴,10年間,認證人數超過50萬,直逼PMP數量的70萬。

- 亢龍有悔(2017~):至今,敏捷作為一個專業已經成熟,但離被廣泛的認知和執行還有差距。敏捷認證還會火上幾年。更需要的是知行合一。

 

 


近期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