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打碎自己、重建自己 | 阿里最年輕P9的成長之路

打碎自己、重建自己 | 阿里最年輕P9的成長之路

長劍如歌,揮不盡的英雄義氣

白衣飄飄,斬不斷的情深意長

閱遍桑田,放馬東籬

少年情愫,人曰沈公子

他的花名源於蒼月的武俠小說《劍歌》中的主人公,他是阿里巴巴最年輕的P9之一,他的經歷正是阿里巴巴從商業公司向科技公司轉型的生動註腳。

沈詢其人

阿里巴巴中介軟體資深專家沈詢(花名)現在回頭看,當年自己是稀裡糊塗選對了公司。讀大學時,他對電商在中國的前景充滿疑惑。每當他想到“樓下就是家樂福我為什麼要到網上買”的時候,心裡就涼了一截。

沈詢出生於1986年,北京人。2008年,從北京工商大學畢業後,他偶然間在一個技術社群看到了淘寶的招聘,抱著“來電子商務感受一下,學習學習”的心態投了簡歷。經過七輪面試,沈詢進了當時只有七個人的淘寶技術架構組。

回憶起剛進淘寶那幾年的感受,沈詢用的詞是“非常非常爽”。

有一個讓他至今印象深刻的細節。剛入職不久趕上“武林大會”,聽馬雲在臺上說,從現在開始我們超過了eBay,我們不用再去考慮競爭的問題了,我們要去考慮怎麼為社會、為中小賣家創造更大價值。沈詢聽得很興奮:“這太厲害了啊,見過很多公司都只考慮如何擊敗對手,這公司卻在考慮如何創造價值。”

沈詢趕上了好時候。當時淘寶正處於業務高速增長期。2006年,淘寶在與美國電商巨頭eBay的“戰爭”中大獲全勝,eBay徹底退出中國市場。高速增長的業務對程式設計師來說意味著在其他公司難得一遇的場景,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些場景直接決定了一個程式設計師、一家公司的技術實力。

當年招人,只要和候選人說一句話,對方就會心動了。這句話就是:只有幾萬分之一、幾億分之一概率的故障,你在阿里都能碰上。或者換句話說,這些場景是你在其他公司可能永遠無法接觸的。“我們管它叫million dollars的bug,這種bug太多太多了。”沈詢說,“這個對我們技術人很有誘惑力。”

這樣的例子沈詢信手拈來。

比如做資料遷移。沈詢畢業前實習的那家公司,頂多也就幾千條資料,把資料從一個庫遷移到另一個庫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到了淘寶,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有一次沈詢和他的同事做資料遷移,資料是淘寶的15億件商品,他們原打算用晚上十二點到第二天上午八點這八個小時停機來做。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們眼看著八個小時根本不夠用,不得不把正在遷移中的資料再“回滾”到原先的庫裡。

“看來需要一些不一樣的玩法才行。”有了這次教訓,沈詢和他的同事們開發了一套工具,保證資料在遷移的過程中不用停機——也就是原先的業務可以照常進行。“大家看起來可能只是升了一個系統,資料庫換了一下,但是最難的問題不在這兒,而是如何在不影響業務正常執行的情況下就把這事兒弄完了。”

成為管理者,程式設計師的優勢變成最大的挑戰

剛進淘寶的時候,面對Facebook、Google這些巨頭同行,沈詢和同事們都是抱著仰視的心態。工作幾年之後,他慢慢地“感受就不一樣了”。他和同事們也可以被別人仰視了。“我可以分享一下我們的經驗,別人會來聽,這個時候會覺得,啊,原來我們的業務確實是走在前列的,我們的技術也確實是走在前列的。”

沈詢成長很快,頭幾年每年升一級。2010年,他就開始帶團隊了。帶團隊之後,他立刻感受到了比原來更大的壓力。“你的每個選擇都會影響到更多人,”沈詢說,“你所被賦予的責任會讓你覺得寢食難安。”

沈詢從小在工程師父親的“十萬個為什麼”教育下長大,對“所有的東西”都感興趣。在真正做管理之前,他已經看了很多管理學方面的書。剛當上管理層,他心想,自己肯定沒問題。但很快地,他發現他想簡單了。

2014年,他遇上了“低谷”。當時帶領的團隊“散了一半”,因為壓力太大,還患上了肺炎。後來他反思“失敗”的原因,發現了自己的短板。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太邏輯化了”。“邏輯化”對程式設計師來說是重要的優勢,但對帶團隊來說就未必了。“自己做容易成功,管理反而容易出現大問題。”

但現在再回過頭看,沈詢覺得這次“失敗”遠談不上“最大的低谷”。很多挫折和挑戰事後看起來“都不是事兒”。對他來說,在阿里的職業生涯清晰地分為兩個階段:2012年之前的easy模式和2012年之後的hard模式。最近幾年,他最深的感受就是不斷地打碎自己、重建自己,打碎自己、重建自己。

“失敗意味著你自己有一個內觀的機會。”沈詢現在對“失敗”和挑戰有了新的理解:每一個挑戰、每一次失敗都是在通往目標的路上“必須要有的歷練”。以前他不愛讀傳記,現在他發現讀傳記有一個好處,可以向傳記中的人物“見賢思齊”。

“我碰到困難時就發現,當年某某某碰到的那個困難比我還大,他怎麼就能過去呢?”他看了毛澤東的、喬布斯的、松下幸之助的、鄧小平的、稻盛和夫的,最後體會到一點:“到最後其實都是修心。”

從淘寶的工程師到社會的工程師

在阿里的10年,沈詢所在的團隊從淘寶的技術架構組演變成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中介軟體事業部,並開始“中臺”的技術研發。

2015年,阿里巴巴開啟了企業架構調整——在"中臺"模式下,前端業務部門可以像搭積木一樣呼叫平臺上的產品技術模組,從而快速搭建新業務場景。

這個理念誕生後,就在阿里內部颳起了一陣風,聚划算、盒馬鮮生、釘釘、飛豬這些創新業務就是應用技術模組快速搭建起來的。

沈詢很早就開始關注,這些技術能否為更多的企業所用,這時的他已經是阿里巴巴最年輕的P9之一了。

為什麼關注?因為網際網路公司是第一波遇到網際網路浪潮的組織,自然而然產生了與之匹配的技術與產品。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組織正在經歷他們之前所經歷的難題——全社會的網際網路化下的技術應對,中臺顯然是一個被驗證過行之有效的答案。

之後,沈詢和他的團隊就開始參與研發的資料中臺+業務中臺的“雙中臺”解決方案,並由阿里雲對外提供服務。

這群阿里工程師的角色正在轉變為整個社會的工程師,通過雲端計算,他們研發的中臺架構被應用到各種領域不同規模的企業中。

工程師們都希望自己研發的技術被最大可能地廣泛運用,雲端計算正是“普惠技術”的最好載體。“這幾年我們也是在慢慢地(經歷)從一個技術人到一個技術經理的轉變。”從2017年開始,沈詢開始從技術管理轉向售前服務,直接到一線服務客戶。

挑戰大了,“失敗”的次數多了,但也“更知道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在這個世界中存在”。“今年胖了很多,因為在外面壓力也很大,哈哈。”沈詢性格爽朗,說著說著會不時地哈哈一笑。

曾經有一個專案,他帶著四十人的團隊在一年半的時間裡與同行進行了三次PK,每次都要花上半個月的時間,但最終還是“鎩羽而歸”。

“當你真正被客戶拒絕過,在競爭中輸了的時候,就會真正理解這句話。”沈詢感慨。

沈詢說,在阿里待得越久,他就越理解阿里的價值觀。比如,什麼叫客戶第一?“不是客戶有訴求,你怎麼滿足,而是客戶連想都不想用你的時候,你怎麼辦?客戶對你沒有訴求,怎麼讓他產生訴求?”

“雙中臺”就是這樣打磨出來的產品,並且一躍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我們希望給到前線足夠多的炮火,讓他們以足夠高的效率和速度來完成創新。”沈詢相信,“雙中臺”也將成為未來企業的主流形態。

他接觸的客戶各種各樣,有政府機構、大型央企,也有做鞋的、生產電視的,做零售的……和外面的客戶接觸,讓他更加看好阿里的未來。他很有感觸——出去轉了一圈,“才明白馬老師在說什麼,為什麼當年要做阿里雲。”

經常有人問沈詢在阿里“為什麼成長這麼快”,他自己分析其中的原因。個人的原因是他善於思考,“對局勢的判斷非常清晰”,因而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但他更多地將原因歸於平臺。是阿里巴巴造就了他,“在那個階段才會產生(我)這樣的人。”

技術大者,為國為民。沈詢希望再用五年的時間,和同事們一起把中臺做大、做強。

 

原文連結
本文為雲棲社群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