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料庫設計之規範化--------幾種正規化詳解

資料庫設計之規範化--------幾種正規化詳解



資料庫的設計正規化是資料庫設計所需要滿足的規範,滿足這些規範的資料庫是簡潔的、結構明晰的,同時,不會發生插入(insert)、刪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異常。反之則是亂七八糟,不僅給資料庫的程式設計人員製造麻煩,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儲存了大量不需要的冗餘資訊。

 

正規化說明

 

1.1 第一正規化(1NF)無重複的列

 

    所謂第一正規化(1NF)是指資料庫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資料項,同一列中不能有多個值,即實體中的某個屬性不能有多個值或者不能有重複的屬性。如果出現重複的屬性,就可能需要定義一個新的實體,新的實體由重複的屬性構成,新實體與原實體之間為一對多關係。在第一正規化(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個例項的資訊。簡而言之,第一正規化就是無重複的列。

 

說明:在任何一個關係資料庫中,第一正規化(1NF)是對關係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滿足第一正規化(1NF)的資料庫就不是關係資料庫。

 

例如,如下的資料庫表是符合第一正規化的:

 

欄位1

欄位2

欄位3

欄位4

 

而這樣的資料庫表是不符合第一正規化的:

 

欄位1

欄位2

欄位3

欄位4

 

 

欄位3.1

欄位3.2

 

 

資料庫表中的欄位都是單一屬性的,不可再分。這個單一屬性由基本型別構成,包括整型、實數、字元型、邏輯型、日期型等。很顯然,在當前的任何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正規化的資料庫,因為這些DBMS不允許你把資料庫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現有的DBMS中設計出不符合第一正規化的資料庫都是不可能的。

 

1.2 第二正規化(2NF)屬性完全依賴於主鍵 [ 消除部分子函式依賴 ]

 

如果關係模式R為第一正規化,並且R中每一個非主屬性完全函式依賴於R的某個候選鍵, 則稱為第二正規化模式。

第二正規化(2NF)是在第一正規化(1NF)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即滿足第二正規化(2NF)必須先滿足第一正規化(1NF)。第二正規化(2NF)要求資料庫表中的每個例項或行必須可以被惟一地區分。為實現區分通常需要為表加上一個列,以儲存各個例項的惟一標識。這個惟一屬性列被稱為主關鍵字或主鍵、主碼。

 

例如員工資訊表中加上了員工編號(emp_id)列,因為每個員工的員工編號是惟一的,因此每個員工可以被惟一區分。

簡而言之,第二正規化(2NF)就是非主屬性完全依賴於主關鍵字。

 

所謂完全依賴是指不能存在僅依賴主關鍵字一部分的屬性(設有函式依賴W→A,若存在XW,有X→A成立,那麼稱W→A是區域性依賴,否則就稱W→A是完全函式依賴)。如果存在,那麼這個屬性和主關鍵字的這一部分應該分離出來形成一個新的實體,新實體與原實體之間是一對多的關係。

 

假定選課關係表為SelectCourse(學號, 姓名, 年齡, 課程名稱, 成績, 學分),關鍵字為組合關鍵字(學號, 課程名稱),因為存在如下決定關係:

 

(學號, 課程名稱) → (姓名, 年齡, 成績, 學分)

 

這個資料庫表不滿足第二正規化,因為存在如下決定關係:

 

(課程名稱) → (學分)

 

(學號) → (姓名, 年齡)

 

即存在組合關鍵字中的欄位決定非關鍵字的情況。

 

由於不符合2NF,這個選課關係表會存在如下問題:

 

(1) 資料冗餘:

 

同一門課程由n個學生選修,"學分"就重複n-1次;同一個學生選修了m門課程,姓名和年齡就重複了m-1次。

 

(2) 更新異常:

 

若調整了某門課程的學分,資料表中所有行的"學分"值都要更新,否則會出現同一門課程學分不同的情況。

 

(3) 插入異常:

 

假設要開設一門新的課程,暫時還沒有人選修。這樣,由於還沒有"學號"關鍵字,課程名稱和學分也無法記錄入資料庫。

 

(4) 刪除異常:

 

假設一批學生已經完成課程的選修,這些選修記錄就應該從資料庫表中刪除。但是,與此同時,課程名稱和學分資訊也被刪除了。很顯然,這也會導致插入異常。

 

把選課關係表SelectCourse改為如下三個表:

 

學生:Student(學號, 姓名, 年齡);

 

課程:Course(課程名稱, 學分);

 

選課關係:SelectCourse(學號, 課程名稱, 成績)。

 

這樣的資料庫表是符合第二正規化的, 消除了資料冗餘、更新異常、插入異常和刪除異常。

 

另外,所有單關鍵字的資料庫表都符合第二正規化,因為不可能存在組合關鍵字。

 

1.3 第三正規化(3NF)屬性不依賴於其它非主屬性 [ 消除傳遞依賴 ]

 

如果關係模式R是第二正規化,且每個非主屬性都不傳遞依賴於R的候選鍵,則稱R為第三正規化模式。

    滿足第三正規化(3NF)必須先滿足第二正規化(2NF)。第三正規化(3NF)要求一個數據庫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關鍵字資訊。

 

例如,存在一個部門資訊表,其中每個部門有部門編號(dept_id)、部門名稱、部門簡介等資訊。那麼在的員工資訊表中列出部門編號後就不能再將部門名稱、部門簡介等與部門有關的資訊再加入員工資訊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門資訊表,則根據第三正規化(3NF)也應該構建它,否則就會有大量的資料冗餘。

 

第三正規化(3NF):在第二正規化的基礎上,資料表中如果不存在非關鍵欄位對任一候選關鍵欄位的傳遞函式依賴則符合第三正規化。簡而言之,第三正規化就是屬性不依賴於其它非主屬性。

 

所謂傳遞函式依賴,指的是如果存在"A → B → C"的決定關係,則C傳遞函式依賴於A。

 

因此,滿足第三正規化的資料庫表應該不存在如下依賴關係:

 

關鍵欄位 → 非關鍵欄位x → 非關鍵欄位y

 

假定學生關係表為Student(學號, 姓名, 年齡, 所在學院, 學院地點, 學院電話),關鍵字為單一關鍵字"學號",因為存在如下決定關係:

 

(學號) → (姓名, 年齡, 所在學院, 學院地點, 學院電話)

 

這個資料庫是符合2NF的,但是不符合3NF,因為存在如下決定關係:

 

(學號) → (所在學院) → (學院地點, 學院電話)

 

即存在非關鍵欄位"學院地點"、"學院電話"對關鍵欄位"學號"的傳遞函式依賴。

 

它也會存在資料冗餘、更新異常、插入異常和刪除異常的情況,讀者可自行分析得知。

 

把學生關係表分為如下兩個表:

 

學生:(學號, 姓名, 年齡, 所在學院);

 

學院:(學院, 地點, 電話)。

 

這樣的資料庫表是符合第三正規化的,消除了資料冗餘、更新異常、插入異常和刪除異常。

 

1.4 鮑依斯-科得正規化(BCNF是3NF的改進形式)

 

若關係模式R是第一正規化,且每個屬性都不傳遞依賴於R的候選鍵。這種關係模式就是BCNF模式。即在第三正規化的基礎上,資料庫表中如果不存在任何欄位對任一候選關鍵欄位的傳遞函式依賴則符合鮑依斯-科得正規化。

 

假設倉庫管理關係表為StorehouseManage(倉庫ID, 儲存物品ID, 管理員ID, 數量),且有一個管理員只在一個倉庫工作;一個倉庫可以儲存多種物品。這個資料庫表中存在如下決定關係:

 

(倉庫ID, 儲存物品ID) →(管理員ID, 數量)

 

(管理員ID, 儲存物品ID) → (倉庫ID, 數量)

 

所以,(倉庫ID, 儲存物品ID)和(管理員ID, 儲存物品ID)都是StorehouseManage的候選關鍵字,表中的唯一非關鍵欄位為數量,它是符合第三正規化的。但是,由於存在如下決定關係:

 

(倉庫ID) → (管理員ID)

 

(管理員ID) → (倉庫ID)

 

即存在關鍵欄位決定關鍵欄位的情況,所以其不符合BCNF正規化。它會出現如下異常情況:

 

(1) 刪除異常:

 

當倉庫被清空後,所有"儲存物品ID"和"數量"資訊被刪除的同時,"倉庫ID"和"管理員ID"資訊也被刪除了。

 

(2) 插入異常:

 

當倉庫沒有儲存任何物品時,無法給倉庫分配管理員。

 

(3) 更新異常:

 

如果倉庫換了管理員,則表中所有行的管理員ID都要修改。

 

把倉庫管理關係表分解為二個關係表:

 

倉庫管理:StorehouseManage(倉庫ID, 管理員ID);

 

倉庫:Storehouse(倉庫ID, 儲存物品ID, 數量)。

 

這樣的資料庫表是符合BCNF正規化的,消除了刪除異常、插入異常和更新異常。

 

四種正規化之間存在如下關係:

 

正規化應用

 

我們來逐步搞定一個論壇的資料庫,有如下資訊:

 

(1)使用者:使用者名稱,email,主頁,電話,聯絡地址

 

(2)帖子:發帖標題,發帖內容,回覆標題,回覆內容

 

第一次我們將資料庫設計為僅僅存在表:

 

使用者名稱 email 主頁電話 聯絡地址 發帖標題 發帖內容回覆標題 回覆內容

 

這個資料庫表符合第一正規化,但是沒有任何一組候選關鍵字能決定資料庫表的整行,唯一的關鍵欄位使用者名稱也不能完全決定整個元組。我們需要增加"發帖ID"、"回覆ID"欄位,即將表修改為:

 

使用者名稱 email 主頁電話 聯絡地址 發帖ID 發帖標題 發帖內容 回覆ID 回覆標題 回覆內容

 

這樣資料表中的關鍵字(使用者名稱,發帖ID,回覆ID)能決定整行:

 

(使用者名稱,發帖ID,回覆ID) → (email,主頁,電話,聯絡地址,發帖標題,發帖內容,回覆標題,回覆內容)

 

但是,這樣的設計不符合第二正規化,因為存在如下決定關係:

 

(使用者名稱) → (email,主頁,電話,聯絡地址)

 

(發帖ID) → (發帖標題,發帖內容)

 

(回覆ID) → (回覆標題,回覆內容)

 

即非關鍵欄位部分函式依賴於候選關鍵欄位,很明顯,這個設計會導致大量的資料冗餘和操作異常。

 

我們將資料庫表分解為(帶下劃線的為關鍵字):

 

(1)使用者資訊:使用者名稱,email,主頁,電話,聯絡地址

 

(2)帖子資訊:發帖ID,標題,內容

 

(3)回覆資訊:回覆ID,標題,內容

 

(4)發貼:使用者名稱,發帖ID

 

(5)回覆:發帖ID,回覆ID

 

這樣的設計是滿足第1、2、3正規化和BCNF正規化要求的,但是這樣的設計是不是最好的呢?

 

不一定。

 

觀察可知,第4項"發帖"中的"使用者名稱"和"發帖ID"之間是1:N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把"發帖"合併到第2項的"帖子資訊"中;第5項"回覆"中的"發帖ID"和"回覆ID"之間也是1:N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把"回覆"合併到第3項的"回覆資訊"中。這樣可以一定量地減少資料冗餘,新的設計為:

 

(1)使用者資訊:使用者名稱,email,主頁,電話,聯絡地址

 

(2)帖子資訊:使用者名稱,發帖ID,標題,內容

 

(3)回覆資訊:發帖ID,回覆ID,標題,內容

 

資料庫表1顯然滿足所有正規化的要求;

 

資料庫表2中存在非關鍵欄位"標題"、"內容"對關鍵欄位"發帖ID"的部分函式依賴,即不滿足第二正規化的要求,但是這一設計並不會導致資料冗餘和操作異常;

 

資料庫表3中也存在非關鍵欄位"標題"、"內容"對關鍵欄位"回覆ID"的部分函式依賴,也不滿足第二正規化的要求,但是與資料庫表2相似,這一設計也不會導致資料冗餘和操作異常。

 

由此可以看出,並不一定要強行滿足正規化的要求,對於1:N關係,當1的一邊合併到N的那邊後,N的那邊就不再滿足第二正規化了,但是這種設計反而比較好!

 

對於M:N的關係,不能將M一邊或N一邊合併到另一邊去,這樣會導致不符合正規化要求,同時導致操作異常和資料冗餘。

對於1:1的關係,我們可以將左邊的1或者右邊的1合併到另一邊去,設計導致不符合正規化要求,但是並不會導致操作異常和資料冗餘。

 

結論

 

滿足正規化要求的資料庫設計是結構清晰的,同時可避免資料冗餘和操作異常。這並意味著不符合正規化要求的設計一定是錯誤的,在資料庫表中存在1:1或1:N關係這種較特殊的情況下,合併導致的不符合正規化要求反而是合理的。

 

在我們設計資料庫的時候,一定要時刻考慮正規化的要求。

 轉自百度文庫:

資料庫的設計正規化是資料庫設計所需要滿足的規範,滿足這些規範的資料庫是簡潔的、結構明晰的,同時,不會發生插入(insert)、刪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異常。反之則是亂七八糟,不僅給資料庫的程式設計人員製造麻煩,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儲存了大量不需要的冗餘資訊。

 

正規化說明

 

1.1 第一正規化(1NF)無重複的列

 

    所謂第一正規化(1NF)是指資料庫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資料項,同一列中不能有多個值,即實體中的某個屬性不能有多個值或者不能有重複的屬性。如果出現重複的屬性,就可能需要定義一個新的實體,新的實體由重複的屬性構成,新實體與原實體之間為一對多關係。在第一正規化(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個例項的資訊。簡而言之,第一正規化就是無重複的列。

 

相關推薦

資料庫設計規範化--------正規化

資料庫的設計正規化是資料庫設計所需要滿足的規範,滿足這些規範的資料庫是簡潔的、結構明晰的,同時,不會發生插入(insert)、刪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異常。反之則是亂七八糟,不僅給資料庫的程式設計人員製造麻煩,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儲存了大量不需要的冗餘資訊。  

JS創建對象的方式

演員 sta say object ron 操作 tar obj 構造 Js是一門面向對象的語言,裏面沒有類的思想,所以直接是創建對象,下面介紹幾種創建對象的方法: 1.對象字面量的方法:記住鍵值對格式:{key:value,key :value} 實例: Var

PHP實現執行定時任務的思路

編輯 exists sched ebs conn 多系統 環境 提高效率 pac HP本身是沒有定時功能的,PHP也不能多線程。PHP的定時任務功能必須通過和其他工具結合才能實現,例如WordPress內置了wp-

php抓取頁面的方法

close deb clas win exe _array error: fopen ini 一、 PHP抓取頁面的主要方法:1. file()函數 2. file_get_contents()函數 3. fopen()->fread()->fclose

java類的關係(有程式碼、有類圖)

前言 知道類的幾種關係也是程式設計的基礎知識,通常我們在軟體設計、架構設計、開發中都需要使用的, 類的關係 一般情況下類的關係分為6種,分別是實現、繼承、依賴、關聯、聚合、組合,下面將這6中關係簡單的分類 (1)is a -->繼承、實現 (2)has a-->關聯、

《從0到1學習Flink》—— Flink 中 Time

前言Flink 在流程式中支援不同的 Time 概念,就比如有 Processing Time、Event Time 和 Ingestion Time。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 Time: Processing TimeProcessing Time 是指事件被處理時機器的系統時間。 當流程式在 Pr

web頁面跳轉方式

在做web開發中,頁面跳轉的方式有很多種,然而有些時候這些跳轉如何用到恰到好處卻很容易被忽視。 客戶端觸發跳轉有如下幾種 使用meta元資訊 ? 1 2 <!--如下表示

$.ajax()方法從伺服器獲取json資料方式

一.什麼是json json是一種取代xml的資料結構,和xml相比,它更小巧但描述能力卻很強,網路傳輸資料使用流量更少,速度更快。 json就是一串字串,使用下面的符號標註。 {鍵值對} : json物件 [{},{},{}] :json陣列 "" :雙引號內是屬性或值

Java Spring Controller 獲取請求引數的方法

1、直接把表單的引數寫在Controller相應的方法的形參中,適用於get方式提交,不適用於post方式提交。若”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可用post提交 /** * 1.

spring獲取web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

方法一:在初始化時儲存ApplicationContext物件 程式碼: ApplicationContext ac = new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ac.getBean("

PHP防止站外表單跨站提交的辦法

2、加密令牌:很多CMS會用到這個方式,就是生成一個隨機串,比如VEPHP , 然後隨表單生成一個隱藏域<input type="hidden" value="vephp" name="chk" /> 並把這個值儲存到伺服器的SESSION上。等到使用者提交後,檢查這個表單值和SESSION對比,

往HIVE表中匯入匯出資料的方式

一:往HIVE表中匯入匯出資料語法結構:[ ]帶括號的表示可選擇欄位LOAD DATA [LOCAL] INPATH 'filepath' [OVERWRITE] INTOTABLE tablename

用 Python 連線 MySQL 的方式

儘管很多 NoSQL 資料庫近幾年大放異彩,但是像 MySQL 這樣的關係型資料庫依然是網際網路的主流資料庫之一,每個學 Python 的都有必要學好一門資料庫,不管你是做資料分析,還是網路爬蟲,Web 開發、亦或是機器學習,你都離不開要和資料庫打交道,而 MySQL 又是最

Lua函式的用法

一、lua函式 在面嚮物件語言中函式是一組一起執行任務的語句。可以把程式碼放到獨立的函式中。怎麼劃分程式碼功能之間的不同,但在邏輯上劃分通常是讓每個函式執行特定的任務。在Lua中,函式是作為"第一類值"來使用的,在lua中函式可以儲存在變數中,可以通過引數傳遞給其他函式,或

decode函式的用法

decode的幾種用法1:使用decode判斷字串是否一樣 DECODE(value,if1,then1,if2,then2,if3,then3,...,else) 含義為 IF 條件=值1 THEN     RETURN(value 1) ELSIF 條件=值2 THEN

python介面自動化(四十二)- 專案結構設計大結局(超

簡介   這一篇主要是將前邊的所有知識做一個整合,把各種各樣的磚塊---模組(post請求,get請求,logging,引數關聯,介面封裝等等)壘起來,搭建一個房子。並且有很多小夥伴對於介面專案測試的框架一籌莫展,吵吵著什麼時候才可以看到一篇相對於比較完整的專案原始碼,但是由於完整的專案屬於公司內部的程式碼

資料庫設計三大正規化NF

       國內絕大多數院校用的王珊的《資料庫系統概論》這本教材,某些方面並沒有給出很詳細很明確的解釋,與實際應用聯絡不那麼緊密,你有這樣的疑問也是挺正常的。我教《資料庫原理》這門課有幾年了,有很多學生提出了和你一樣的問題

資料庫設計反三正規化的理解

反三正規化是基於第三正規化所調整的,沒有冗餘的資料庫未必是最好的資料庫,有時為了提高執行效率,就必須降低正規化標準,適當保留冗餘資料。具體做法是: 在概念資料模型設計時遵守第三正規化,降低正規化標準的工作放到物理資料模型設計時考慮。降低正規化就是增加欄位,減少了查詢時的關聯,提高查詢效率,因為在資料

資料庫設計正規化的的理解

目的:  為了降低資料冗餘,消除資料插入異常、更新異常、刪除異常。在設計資料庫時正規化要求越嚴謹則設計出來的表則越多資料結構越靈活。 定義: 第一正規化(1NF):資料表中的每一列(每個欄位)必須是不可拆分的最小單元,也就是確保每一列的原子性; 第二正規化(2NF):滿足1NF後,

關係資料庫正規化(1NF,2NF,3NF,BCNF)

關係資料庫的正規化就是設計關係資料表的一種規範,不同正規化代表的不同的規範等級。 達到的等級越高,設計出的資料庫表就越合理,問題越少。否則就會出現重複資料(資料冗餘),插入、刪除、修改等異常。 要理解關係資料庫的正規化,首先需要弄清楚幾個概念。 1. 什麼是碼 2. 什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