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06年IT技術盤點及IT黑鏡頭

2006年IT技術盤點及IT黑鏡頭

分享一下我老師大神的人工智慧教程!零基礎,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歡迎大家轉載本篇文章。分享知識,造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06IT技術盤點

Drate 2006-12-31

內容目錄

n    被高估了的熱點技術

 

n   
被低估了的熱點技術

 

n    2006IT五大教訓

 

n    2006IT八大失誤

被高估了的熱點技術

n     SOA

l    年初:費雷斯特市場調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下稱費雷斯特)估計,到2006年年底,77%的大企業將部署SOA

l    年末:埃森哲的SOA調查顯示,擁有SOA應用的企業僅佔8.8%;在大中型企業中,這個比例也只有
10%

n     Web 2.0

l    年初:Gartner 預測80% Web應用軟體將使用Ajax

l    年末:只有3%的企業廣泛部署了Ajax開發工具。另,2006年一批提供Web2.0的公司已銷聲匿跡。關閉、裁員、購併、高層震動,成為和Web2.0公司頻繁關聯的新聞詞彙。

被高估了的熱點技術

n     3G

l    年初:香港南華早報透露,3G牌照的發放政策有望在
2006年第一季度出結果。

l    年末:事實上,3G牌照發放仍然經歷了漫長等待的一年

n     統一通訊

l    年初:IDC預計,2006年將出現基於線上狀態的統一通訊應用系統,並且藉此進一步拉動企業電話市場的增長。

l    年末:半數以上(59.14%)的企業還沒有部署統一通訊系統的計劃。只有不到十分之一(9.68%)的企業準備在未來半年內部署統一通訊。

被高估了的熱點技術

n    RFID

l    年初:Wal-Mart走向開放的電子產品程式碼(EPC)編碼技術,該高頻段、低成本、大規模、具備開放性的應用讓無線射頻識別(RFID)的使用者期待增長。
年末:調查顯示,只有12%的企業廣泛部署了RFID

n    虛擬技術

l    年初:IDC預計,到2009年,全球圍繞虛擬伺服器技術的費用將達150億美元。

l    年末:伺服器軟體虛擬化技術(例如VMware),卻在應用過程中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多之前沒有想到的新困惑。

被高估了的熱點技術

n    多核技術

l    年初:Intel CEO保羅·奧特里尼(Paul Otellini)預測,到2006年底40%的英特爾臺式CPU70%的膝上型電腦CPU85%的伺服器CPU將採用多核心設計。

l    年末:根據年底調查,只有24%的企業廣泛部署了採用雙核或多核處理器的PC或伺服器。

n    IPTV

l    年初:賽迪顧問預測,IPTV使用者到2006年底可能達到118萬戶。

l    年末:2006年年中資料分析顯示,中國IPTV使用者總數僅達到35萬。

被高估了的熱點技術

n    定位技術

l    年初:Gartner認為,定位技術有可能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就走向成熟,並且在2~5年內就成為主流

l    年末:2006年廣泛部署GPS的企業比例實際並不高,只有12%

n    WiMax

l    年初:預計全球WiMax使用者數在2006年將會達到250萬左右。

l    年末:2006年的現狀是,國內的裝置廠商和運營商的參與度不足,影響了WiMax的市場程序。

被低估了的技術

n    開源

l    年初:由於安全性和技術溝通障礙等原因,開源軟體在中國企業中並不是被普遍接受的開發方式。

l    年末:開源仍然徘徊在大多數企業的門檻之外,但在行動通訊市場發展迅猛。

n    流氓軟體

l    年初:金山公司預測,2006年流氓軟體、間諜軟體對新型網路危害的發展勢頭將會表現得更為猛烈。

l    年末:一年下來,流氓軟體的爆發和隨之對企業與個人帶來的損害之大還是讓企業和CIO們始料未及。

被低估了的技術

n     搜尋技術

l    年初:雅虎預測,中國搜尋引擎行業市場規模2006年將達到36.2億元,與05年相比將增加50%以上。

l    年末:資料顯示,2006年上半年整個搜尋廣告市場的規模的確已經達到17.2億元人民幣。

n     移動電郵

l    年初:移動電郵(PushMail)業務僅僅開展了半年。年初,在國內,該移動業務被認為到今年年底之前將處於市場培育期。

l    年末:到年底,一些跨國大企業已經開始在管理層部署移動電郵,以便能隨時掌控全球業務。

被低估了的技術

n    身份認證

l    年初:Gartner調查顯示,半數受訪者表示2006年會增加IT安全開支,其中除防火牆、入侵檢測與防護、以及防病毒軟體外,對IT安全開支使用的優先順序次序分別為補丁管理、嚴謹的使用者身份認證、遠端訪問等。其中身份盜竊被認為是排在病毒和黑客之後的第三大
安全威脅。

l    年末:賽門鐵克九月發表的第十期網際網路安全威脅報告指出: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針對每臺裝置的大型蠕蟲病毒已經讓位於身份竊取、詐騙等攻擊。

被低估了的技術

n    視訊

l    年初:商業週刊BusinessWeek)提到網際網路視訊廣告僅僅是廣告市場很小的一部分,該市場預計每年只有1.98億美元的規模。

l    年末:據研究機構EMarketer今年年底估計,2006年將有3.85億美元的視訊網路廣告,雖然僅佔150億美元網路廣告開支的2%,但仍舊是風險投資家正在瘋狂追逐的機會。

2006IT五大教訓

n    沒有可以輕視的IT細節

l    2006321410分,剛上市的招商銀行(下稱招行)認股權證由於成交量巨大,導致其行情顯示時總成交量欄位溢位,致使其總成交量顯示異常,並使招行權證價格在股票分析軟體上成為一條不再波動的直線。這種現象讓市場產生了恐慌,以為發生了突發性的災難新聞事件,導致市場拋盤洶湧而出,帶動股指發生了兩波快速下跌。當天執行平穩的滬深大盤忽然發生了罕見的大跳水,在7分鐘內,上證指數跌去了近20點。

2006IT五大教訓

n    不打無準備之仗

l   2006 7 月,第一期電子式儲蓄國債在全國範圍聯網銷售,開售沒多久,多家銀行系統出現故障,購買者無法登入購買電子國債,  讓眾多的購買者空手而歸。而交行一些支行不但無法辦理購買國債業務,甚至連儲蓄等其他業務也無法辦理了。  

2006IT五大教訓

n    有備不一定無患

l    20051010日,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航信)的主機故障導致全國數個機場航班延誤。導致全國各大機場的離港航班受到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延誤。而備用系統則遲遲不能與主機進行資料交換而無法使用,由此可見,備份系統不應該是備而不用,不是建設了備份系統就能高枕無憂,圍繞備份系統切換的一整套流程同樣需要保證萬無一失,否則有備也並不一定能夠無患。

2006IT五大教訓

n    沒有外圍的技術缺陷,只有核心的管理缺失

l   2006 4 20 10 56 分,銀聯網路系統因主機原因出現了 大面積 的癱瘓  ,原來銀聯計劃在4 25 日上線一臺新裝置,20 日上午工作繁忙時段,正當銀聯技術人員進行測試的時候,系統主機突然出現宕機,導致整個系統癱瘓,全國跨行交易無法正常進行。  

2006IT五大教訓

n    不能坐等網際網路強盜來發現你的致命弱點

l    200692117點左右,新網的域名解析(DNS)伺服器受到大規模黑客攻擊出現故障,其名下注冊的約有10萬左右域名不能訪問,部分DNS還被解析到不正確的主機上 。如何避免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呢?加強自身的系統安全?減少漏洞?保證操作規範?這些也許還不夠,公開透明的事後處理方式也同樣重要。

2006IT八大失誤

n    貪多嚼不爛

l    McDonald公司在一個代號為創新Innovate)的專案中,想建立一個連線總部和遍佈各地餐廳的企業內部網(Intranet),以提供實時的運營資訊。他們在顧問和初始實施階段花費了1.7億美元之後才意識到這個專案實在過於龐大。麥當勞終於在2003年給美國證交會的財物報告中宣判了創新專案的死刑,專案被登出,管理層決定終止這個長期技術專案。

2006IT八大失誤

n    謹慎對待錯誤

l    美國第一能源公司為450萬客戶提供電力,3年前就因為一個與電源失效有關的軟體缺陷,使美國東北部和部分加拿大地區大面積陷於停電。因為忽略了IT管理裡最重要的原則,員工也不願意與終端使用者確認檢查,確保他們的關鍵系統已能完全正常使用。IT基礎設施庫尤其建議IT部門建立一個受影響使用者的確認列表,在重啟關鍵性系統後,管理員必須與他們一一聯絡。

2006IT八大失誤

n     注重細節

l    全球燃料服務公司的子機構國際石油公司,在2000年被Earthcare公司用3,500萬美元購併,不幸的是,Earthcare公司完成了購併,卻忽略了細節。
這項交易顯示,仍由全球燃料服務公司維護用來記賬的Oracle財會系統。但Earthcare公司忘了向全球燃料服務公司支付該系統的維護費,在短暫的使用之後,系統被終止。在這期間,Earthcare公司只是簡單地評估該機構的財務狀況,估計財務資料,這些數字後來證明都是錯的。

l    糟糕的財務管理讓Earthcare公司遇到了更大的麻煩。2001年公司被迫向全球燃料服務公司支付175萬美元用於解決與收購國際石油公司相關的爭端。

2006IT八大失誤

n    拒絕金錢婚姻

l    有的公司企圖通過把IT 外包以擺脫困境。一家非常著迷於外包概念的保險和金融機構甚至為此專門購併了一家外包公司。  但在該公司的印度呼叫中心上線的日子是2001 9 10 日。第二天就發生了9·11“ 恐怖襲擊,帶外國口音的呼叫中心自然立刻蒙受負面影響。  導致2000 萬美金的投資全部泡湯。

2006IT八大失誤

n    各取所需導致消化不良

l    英國全國醫療保健系統(NHS)的IT 現代化專案也許是現存的最大規模的IT災難。該專案比預期時間滯後2年,超支100億美元,其中一個主要廠商——以醫療健康程式開發為主業的iSoft公司已在破產的邊緣,由於無法部署該系統導致沒有收益。

l    原因是:政府官員把這個現代化專案分割給許多廠商,而他們之間的協調卻非常糟糕。完全不同的軟體、不同的標準,一切都是各自為政。

2006IT八大失誤

n    墨菲定律仍然適用

l    美國內務財政收入局對欺詐行為檢測軟體進行的拙劣升級導致系統完全無法使用,每年要多花3.18 億美元填補由於漏稅導致的稅收漏洞。  

2006IT八大失誤

n    注重技術生命週期

l    2005年,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扔掉了它那千瘡百孔的虛擬案例系統(Virtual Case File System),這套定製軟體能在追查罪犯的時候為調查人員提供檢索多個犯罪資料庫的功能。這個價值1.7億美元的失敗的虛擬案例系統專案犯了一個IT界的大忌:如果一個長期專案完成之時,所用技術也將過時,那麼就要避免實施這樣的專案。專案設計者應該考慮到當他的想法付諸實現之日,將來的技術環境是怎樣的,哪些技術會被廣泛使用。

2006IT八大失誤

n    提防倉促上馬的專案

l    提供電視收視統計的尼爾森媒介研究公司(Nielsen Media Research)的技術高層因為貿然開展一項重要的專案而吃盡了苦頭。 因為這是個複雜的專案,尼爾森的技術人員原本預計需要3年完成,但高管對這個時間表不滿意, 高管們希望系統能在一年之內上線。工程開始匆忙上馬啟動。即便你希望找個機器人來管理你的 IT部門,市場上也立刻會有人表示他們能夠供貨。 結果導致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謝謝!!

n    祝大家新年愉快!!

n    身體健康!!

 

 

 

l    Drate
l   Drate(at)163.com
            

給我老師的人工智慧教程打call!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這裡寫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