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時信披+社群自治”, 55交易所能否還幣圈一片海晏河清?

“實時信披+社群自治”, 55交易所能否還幣圈一片海晏河清?

導語:投資者需要投機,但長久的投機絕不是投資。

記者丨一池

幣圈裡最怕的事,就是你和他說專案,他和你談情懷,你和他說市值,他和你說未來。你質問一根大陽線,為何他家幣種紋絲不動?他回答,無可奉告。

幣圈專案門檻極低,人們甚至不需要分析基本面,就能在“一幣一別墅,一幣一嫩模”的投機流言中失去理性判斷,繼而被各種空氣幣手起刀落。投真實專案的難度,堪比在某多多平臺挑到正品。

韭菜們唱到: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奔著解決這個現狀,一家交易所提出:在實時信披基礎上的社群自治,讓專案資訊對投資者公開,以資訊對稱為前提保護投資者利益。

7月剛剛上線的55交易所,似乎有著一種肅清行業亂象的使命感。

55交易所創始人鄭琨表示,“資訊透明和價值發現正是數字資產交易行業需要解決的痛點和難點”。

價值投資與實時信披成為趨勢

在真實的金融世界,資產交易所無一不要求掛牌專案定期進行資訊披露。股票交易場所則更嚴苛,季報、半年報、年報須按時更新,上市公司如發生重大事項,無論是否情願必須走一套標準的披露流程,是遊戲規則。

一方面,這是為了(看上去)公平起見,保護投資者利益;另一方面,也是起到一種威懾。

有意思的是,全球超過10000家的大大小小數字貨幣交易所中,沒有任何一家(包括老牌和新興的)提出一套嚴格的資訊披露制度。多數交易所的創造者只想通過幣圈迅速拉起大旗,擴充平臺專案,然後殺入名利圈。

對此,55交易所創始人鄭琨頗有些痛心疾首,“現在不管是幣圈還是平臺,大家都是希望賺快錢。對於投資者來說,無法分清這些專案優劣,不乏是抱著投機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極易蒙受巨大的損失。”

他認為,目前鏈圈幣圈需要進一步發展的一大剛需,便是實現專案的價值投資。而如若想要倡導價值投資,那麼實現基礎就是資訊對稱、資訊透明。

“實時信披制度將通過收集的資料,讓包括管理人員和投資者在內都能夠幾乎同時獲取到與通證價值相關的核心資料。這些資料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或杜絕內幕交易,更能讓垃圾幣、空氣幣無處遁形,讓好專案脫穎而出,這就可以很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鄭琨有著這樣的初衷。

理想如何照見現實?

“作為新一代社群自治交易所,55交易所首次提出了在實時信披基礎上的社群自治,讓專案資訊對投資者公開,以資訊對稱為前提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即專案資訊披露、掛牌機制和專案評測機制”,55交易所的專案白皮書如此開宗明義。

如何具象化?在記者提出疑問後,鄭琨表示,55交易所的實時信披有兩大特點,第一個是實時,第二個是鏈上。

實時信披的資料收集包括主動型和被動型兩個部分的資料。對於前者,通過區塊鏈技術在公開渠道可查,比如說專案方的相關操作:持幣指數、token日交易比、增長率、消化量,還有專案方鏈上的程式碼部分,包括更新頻率、通量、價格資訊等等。

後者則需要專案方來披露,專案方配合主動披露它這個專案所運營的重大事項,比如說團隊的變更、戰略合作方的變更、財務的資料、運營的資料。

另外,55交易所還利用社群監督作為“第三種監管”,促使專案方及時披露資料,否則,平臺將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警告,如保證金的罰沒等。

“上鍊”指基於區塊鏈技術任何人可查、不可篡改的特點,把專案方所披露的資料全部上鍊,使其無法進行修改且很容易檢查。

“不像現在的股票交易所,企業披露資訊需要到官方網站、特定網站上去查,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區塊鏈非常方便地查到企業在不同時間段披露的不同資料”,鄭琨表示。

智慧評測系統

數字交易的另一大頑疾,是市場匯聚了太多Pre-ICO的專案,讓毫無經驗的投資者/投機者以賭徒心態盲目下注。

即便所有的交易所都渴望吸引好專案上線,但因效率問題,多數交易所無法做到像創投一樣,一年派出100位投資經理來過濾垃圾專案。只能以簡單粗暴的“平臺費”來作為門檻,包裝資金雄厚者成為“成功”的專案。

55交易所創始人鄭琨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需從以下方面入手:

  1. 目前絕大部分的交易所都沒有公佈自己的稽核模型、評審規則,包括四大交易所等等都沒有公佈,不透明意味著可能存在著各種內幕交易,所以評測模型公開是很有必要的。

  2. 其實對於一個哪怕是一兩百人的專業公正稽核團隊來講,都難以每年對大量的區塊鏈專案進行一個有效的鑑別。應該基於大資料,把稽核評測標準制定成模型,由程式機器來進行智慧評測就能做到科學有效和拒絕內幕交易,畢竟人力評測永遠沒有機器可靠。

55交易所有其自身獨特的一套智慧評測模型——鏈腦,它將會以不少於十大方向,包括團隊、技術、核心能力、運營能力等,對上交易所的專案進行系統的評測。

“通過實時信披和價值評估的機制變革產業,讓行業走向通證時代經濟下的資訊透明(全透明)和價值共識時代,這是我們的初衷,而且這也將是一場革命。倡導以資訊對稱為基礎的價值投資,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這是我們的目標。”55交易所創始人鄭琨述說著自己的初心。

願景是美好的,但55交易所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截至發稿前,記者看到,目前55交易所上線的專案只有2個。假如他們成功,也許真能還幣圈一片青山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