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如何成為一名Quant,金融工程師和My Life as a Quant書評

如何成為一名Quant,金融工程師和My Life as a Quant書評

分享一下我老師大神的人工智慧教程!零基礎,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歡迎大家轉載本篇文章。分享知識,造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quant是做什麼的? 

          quant的工作就是設計並實現金融的數學模型

(主要採用計算機程式設計),包括衍生物定價,風險估價或預測市場行為等。所以quant更多可看為工程師,按中國的習慣性分類方法就是理工類人才,而不是文科人才,這個和金融有一定的區別(當然金融也有很多理工的內容)

2.有哪幾種quant?  

    a. desk quant

  desk quant 開發直接被交易員使用的價格模型. 優勢是接近交易中所遇到的money和機會. 劣勢是壓力很大.

  b. Model validating quant

  model validating quant 獨立開發價格模型,不過是為了確定desk quant開發的模型的正確性. 優勢是更輕鬆,壓力比較小. 劣勢是這種小組會比較沒有作為而且遠離money.

  c. Research quant

  Research quant 嘗試發明新的價格公式和模型,有時還會執行blue-sky research(不太清楚是什麼). 優勢是比較有趣(對喜歡這些人來說),而且你學到很多東西. 劣勢是有時會比較難證明有你這個人存在(跟科學家一樣,沒有什麼大的成果就沒人注意你)

  d. quant developer

  其實就是名字被美化的程式設計師,但收入很不錯而且很容易找到工作. 這種工作變化很大. 它可能是一直在寫程式碼,或者除錯其他人的大型系統.

  e. Statistical arbitrage quant

  Statistical arbitrage quant 在資料中尋找自動交易系統的模式(就是套利系統). 這種技術比起衍生物定價的技術有很大的不同, 它主要用在對衝基金裡. 而且這種位置的回報是極不穩定的.

  d. capital quant

  capital quant 建立銀行的信用和資本模型. 相比衍生物定價相關的工作,它沒有那麼吸引人,但是隨著巴塞爾II銀行協議的到來,它變的越來越重要. 你會得到不錯的收入(但不會很多),更少的壓力和更少的工作時間.

  人們投資金融行業就是為了賺錢, 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收入,你就要更靠近那些錢的"生產"的地方. 這會產生一種接近錢的看不起那些離得比較遠的人的現象. 作為一個基本原則, 靠近錢比遠離錢要來得容易.

3.quant工作的領域

  a.FX

  FX就是外匯交易的簡寫. 合同趨向於短期,大量的金額和簡單的規定.所以重點在於很快速度的建立模型.

  b.Equities

  Equities的意思是股票和指數的期權. 技術偏向於偏微分方程(PDE). 它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市場.

  c.Fixed income

  Fixed income的意思是基於利息的衍生物. 這從市值上來說可能是最大的市場. 他用到的數學會更加複雜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他是多維的. 技術上的技巧會用的很多. 他的收入比較高.

  d.Credit derivatives

  Credit derivatives是建立在那些公司債務還清上的衍生產品.他發展的非常快並有大量需求,所以也有很高的收入. 儘管如此,他表明了一些當前經濟的泡沫因素.

  e.Commodities

  Commodities因為最近幾年生活用品價格的普遍漲價,也成為一個發展迅速的領域.

  f.Hybrids

  Hybrids是多於一個市場的衍生物市場,典型情況是利息率加上一些其它東西.它主要的優勢在於可以學到多種領域的知識.這也是當前非常流行的領域.

4.quant一般在哪些公司工作

  a.商業銀行 (匯豐銀行, 花旗銀行)

  商業銀行對你要求少,也給的少. 工作會比較穩定.

  b.投行 (高盛,摩根士丹利)

  投行需要大量的工作時間但工資很高. 不是很穩定的工作.

  總的來說, 美國的銀行收入比歐洲銀行高,但工作時間更長

  c.對衝基金 (Citadel Group)

  對衝基金需要大量的工作時間和內容,他們也處在高速發展同時不穩定的情況中. 你可能會得到大量的回報,也可能幾個月後就被開除.

  d.會計公司

  大型會計公司會有自己的顧問quant團隊. 有些還會送他們的員工去Oxford讀Master. 主要的劣勢在於你遠離具體的行為和決策,而且厲害的人更願意去銀行,所以你比較難找到人請教.

  e.軟體公司

  外包quant模型變得越來越流行. 所以你去軟體公司也是一個選擇. 劣勢和會計公司比較類似.

5.成為一個quant需要看哪些書?

  現在有非常多的關於quant的書.基礎書籍包括

  - Hull - Options future and other derivatives. 這本書被稱為bible. 缺點是這本書的內容主要面向MBA而不是quantitative專家

  - Baxter and Rennie – 主要介紹一些手法和訣竅,但主要面向原理而不是實際操作.

  - Wilmott (Derivatives) – 對PDE介紹的非常不錯,但其他方面一般

  推薦其他幾本原作者的書(廣告啊...但的確很好,大牛來的)

  -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 finance

  這本書的目標在於覆蓋一個優秀quant應該知道的知識領域. 其中包括強列推薦你在應聘工作之前看的一些程式設計專案.

  - C++ design patterns and derivatives pricing

  這本書是為了告訴大家如何使用C++來做quant的工作.

  隨機微積分雖然在第一眼看上去不是很重要,但的確非常有用的. 我建議大家先看一些基本理論的書,類似Chung’s books. 一些這方面我推薦的書:

  - Williams, Probability with martingales. 一本很容易讓人瞭解account of discrete time martingale theory的書.

  - Rogers and Williams, particularly Volume 1.

  - Chung and Williams

6. 成為quant,我需要知道一些什麼?

  根據你想工作的地方不同,你需要學習的知識變化很大. 在寫著篇文章的時間(1996),我會建議將我的書全部學會就可以了.很多人錯誤的把學習這些知識看作僅僅看書而已.你要做的是真正的學習,就像你在準備參加一個基於這些書內容的考試. 如果你對能在這個考試裡拿A都沒有信心的話,就不要去面試任何的工作.

  面試官更在乎你對基本知識的瞭解是否透徹,而不是你懂得多少東西. 展示你對這個領域的興趣也很重要. 你需要經常閱讀Economist, FT 和Wall Street Journal. 面試會問到一些基本微積分或分析的問題,例如Log x的積分是什麼. 問到類似Black-Scholes公式怎麼得出的問題也是很正常的. 他們也會問到你的論文相關的問題.

  面試同樣也是讓你選擇公司的一個機會. 他們喜歡什麼樣的人,他們關心的是什麼之類的答案可以從他們的問題中得出. 如果問了很多關於C++語法的問題,那麼要小心選擇除非那是你想做的工作. 一般來說, 一個PhD對得到quant的offer是必需的.

  有一個金融數學的Master學位會讓你在銀行風險或交易支援方面卻不是直接quant方面的工作. 銀行業變得越來越需要數學知識,所以那些東西在銀行的很多領域都有幫助.

  在美國, 讀了一個PhD之後再讀一個Master變得越來越普遍. 在UK這依然比較少見.

7. 程式設計

  所有型別的quant都在程式設計方面花費大量時間(多於一半).儘管如此,開發新的模型本身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標準的實現方法是用C++. 一個想成為quant的人需要學習C++. 有些其他地方使用Matlab所以也是一個很有用的技能,但沒C++那麼重要. VBA也用的很多,但你可以在工作中掌握它.

8. 收入

  一個quant能賺多少? 一個沒有經驗的quant每年大概會掙到35000-50000磅. 我所見過最低的是25000,最高的是60000加獎金. 如果你的工資超出這個範圍,你要問自己why? 收入會迅速的增長. 獎金也是總收入中一個很大的組成部分. 不要太在乎開始的工資是多少,而是看重這個工作的發展機會和學習的機會.

9. 工作時間

  一個quant工作的時間變化很大. 在RBS我們8:30上班,6pm下班. 壓力也是變化很大的, 一些美國銀行希望你工作時間更長. 在倫敦有5-6個星期的假期. 而在美國2-3個是正常的.

 

 

My Life as a Quant書評

My Life as a Quant: Reflections on Physics and Financehttp://wenku.baidu.com/view/c8d9e538580216fc700afd5f.html 中文版為:《寬客人生——華爾街的數量金融大師》寬客職業(量化投資)

這本書(My Life as a Quant: Reflections on Physics and Finance )談的是一個物理博士闖蕩華爾街的故事。作者德曼,是個來自南非的猶太人。七十年代的時候,德曼來到哥倫比亞大學讀物理學的博士。他的理想是做一個最終的解析主義者,折騰出一種終極理論來解釋各種各樣的基本粒子的結構,成為基本粒子的門捷列夫。但是,他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可謂艱辛。他所在哥倫比亞大學強手如林,治學嚴謹,在研究生院裡要先苦讀兩年才能開始研究,哥倫比亞大學當時最有名的老闆是李政道。學生們都搶著當李政道的學生。可是,德曼覺得李政道是個變態。因為每當有學術討論,李政道就喜歡跳出來唧唧歪歪,別人說話中有什麼閃失,李振道喜歡挑別人的毛病。開始的時候,大家還以為李政道只是個學究,後來發現他完全是乘機折騰別人玩。而且李政道每隔幾年才收一個學生,所以德曼只好另外找了一個年輕的教授作老闆。讀完博士,他發表了一篇文章。隨後就開始了他的博士後生涯,他先是去了費城大學博後兩年,然後去劍橋又博後了兩年,然後又去洛克菲勒大學博後了兩年。他的這六年博後生涯不可謂不辛苦,因為每到一個地方,一年以後就要開始找下一個博後,所以只有一年時間做研究,在基本物理領域,一年時間根本不夠,加上和博後期間的老闆意見不一,產量一般。況且,那個時代的物理界很多高手比如說費曼正在高產期,而德曼的興趣愛好又太廣泛,所以他的成果也一般。他隨後好歹在科羅拉多大學當助理教授,這段經歷也是不一般的煎熬,首先,作為年輕的教授,和年紀大的教授和年紀輕的學生都有代溝,加上他家寶寶在紐約,他一個人很孤單,他甚至每天晚上都去mall裡轉悠,就想多看看活人,最後搞到mall 裡面的工作人員都認識他了。他老婆看他這樣,幫他在新澤西的貝爾實驗室找了份工作,於是他就放棄了科羅拉多大學的教職,來貝爾實驗室幹活。我們知道,那時候的貝爾實驗室也是不得了的,比如說Unix/C都是在當時的貝爾實驗室誕生的。其實,當時的貝爾實驗室的研究氣氛很自由,但是德曼傻乎乎的覺得拿了那麼多的錢就要聽老闆的話,甚至早上接送孩子上班遲到都要和老闆請假。直到他離開貝爾,他才發現,如果當時他在貝爾一直都瞎搞他自己的東西,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有人發現他做的東西和貝爾的商業利益無關。貝爾實驗室的管理之鬆散可見一斑。

在貝爾實驗室折騰了五年奇怪的東西之後,他跳槽去了金人公司搞數量金融。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做各種金融產品的價格數學模型。在金人公司幹了一段時間,他與同事們發明了一個著名的匯率的模型。他就跳槽去了所羅門,所羅門的文化和風氣和金人公司很不一樣。當時的金人公司,是合夥質,公司裡面的人彼此之間都是互相拉一把的,大家喜歡在公司裡面共享資源。而所羅門是上市公司,公司裡面大家爭鬥很厲害,不共享程式碼的。隨後經濟蕭條,所羅門裁人,他被打掃出門,重新跳回金人公司。在金人公司裡,突然固定收入部門的頭頭跳槽了,於是他就當上了固定收入部的頭頭,分析全公司產品的風險。幾年以前,他從金人公司裡跳出來,在哥倫比亞大學當金融工程學科的頭頭。

這本書談了在一個美國的高階知識分子的職業生涯的掙扎,雖然他一直過得很不容易,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他還是本著命苦不能怪社會的原則,靠著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我以為,德曼的passion主要不是賺錢,他希望能夠通過他自己的智慧創造一些不朽的精神財富,從而他的生命也可以在某種意義上得到永生。但是他其實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和其他普通人一樣的需求,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他,要在追求精神不朽的同時play within 商業社會的遊戲規則,他過得太累了。 我以為,他的理論物理的基本功還是蠻紮實的,如果他能夠早生幾十年,也許,他會成為愛因斯坦,可是,他生不逢時。

同樣是金人公司的前員工,羅伯特魯賓的“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裡”比這本書讀起來要輕鬆得多,雖然羅伯特解決的都是更高難度的問題。

 

           

給我老師的人工智慧教程打call!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這裡寫圖片描述